行星

行星

自身不發光環繞着恒星的天體
行星通常指自身不發光,環繞着恒星的天體,其公轉方向常與所繞恒星的自轉方向相同。“行星”(Planet)一詞,在古希臘語中意為“徘徊者”。一般來說行星需具有一定質量,行星的質量要足夠的大且近似于圓球狀,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樣發生核聚變反應。
    中文名:行星 外文名: 别名: 分類:天體 發現者: 質量: 平均密度: 直徑: 表面溫度: 逃逸速度: 反照率: 視星等: 絕對星等: 自轉周期: 赤經: 赤緯: 距地距離: 半長軸: 離心率: 公轉周期: 平近點角: 軌道傾角: 升交點經度: 英文名:planet 拼音:Xing Xing

定義

行星通常指自身不發光的球體,環繞着恒星運轉的天體。一般來說行星需具有一定質量,行星的質量要足夠的大(相對于月球)且近似于圓球狀,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樣發生核聚變反應。

随着一些具有冥王星大小的天體被發現,“行星”一詞的科學定義似乎更形逼切。曆史上行星名字來自于它們的位置在天空中不固定,就好像它們在星空中行走一般。太陽系内肉眼可見的5顆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早在史前就已經被人類發現了。16世紀後日心說取代了地心說,人類了解到地球本身也是一顆行星。望遠鏡被發明和萬有引力被發現後,人類又發現了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已被重分類為矮行星)還有為數不少的小行星。20世紀末人類在太陽系外的恒星系統中也發現了行星,截至2016年5月8日,人類已發現2125顆太陽系外的行星。

按照這一定義,太陽系内有12顆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谷神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原先被認為是冥王星衛星的“卡戎”和一顆暫時編号為“2003UB313”的天體。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下屬的行星定義委員會稱,不排除将來太陽系中會有更多符合标準的天體被列為行星。目前在天文學家的觀測名單上有可能符合行星定義的太陽系内天體就有10顆以上。

在新的行星标準之下,行星定義委員會還确定了一個新的次級定義——“類冥王星”。這是指軌道在海王星之外、圍繞太陽運轉周期在200年以上的行星。在符合新定義的12顆太陽系行星中,冥王星、“卡戎”和“2003UB313”都屬于“類冥王星”。

形成過程

在行星的形成過程中,也就是物體如何從厘米大小的細粒累積成幾百公裡到幾千公裡大的個體,湍流也扮演着非常關鍵的角色。簡而言之,初始的細粒聚集在太陽星雲中間的平面形成固态塵粒高密度的碟狀薄片,彼此碰撞的速度非常小,利用表面吸引力可以在短時間内便積生成公分到公尺大小的小圓石顆粒。但從這個階段跨進更大的尺寸範圍便再不能依靠這個機制。要解決這個瓶頸,一個理論模型便是當太陽星雲中間塵埃薄片産生密度擾變化,這些局部的高密度區域因重力不穩定性作用可以繼續增生而形成一團,由此産生數十公尺到數十公裡的微星體。這些微星體利用自身的微重力,便可以因低速度的非彈性碰撞而結合成更大的原行星和矮行星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