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戲

皮影戲

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皮影戲是流傳于中國各省區的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皮影戲是一種用獸皮或紙闆剪制形象并借燈光照射所剪形象而表演故事的戲曲形式。其流行範圍極為廣泛,幾乎遍及中國各省區,并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
  • 中文名:皮影戲
  • 非遺級别:國家級
  • 非遺編号:Ⅳ-91
  • 申報地區:河北省唐山市

曆史淵源

皮影戲的形成時代尚無确考,但據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它至晚在宋代已經成熟和盛行,東京汴梁瓦舍中的影戲藝人已有董十五、趙七、曹保義等9人。山西繁峙岩山寺文殊殿金代壁畫中有一幅《影戲圖》,生動形象地表現了當時山西皮影演出的實況。經過宋、金、元、明四個曆史時期的發展,流行中國各地的皮影戲在清代呈現出繁榮局面。

文化特征

皮影戲雖然種類繁多,但區别主要在聲腔和劇目方面,至于影人制作和表演技術則大同小異。影人一般是先将牛皮或驢皮、羊皮刮去毛血,加工成半透明狀後再刻制上彩,其雕繪工藝講究刀工精緻,造型逼真。影人一般分頭、身、四肢等幾部分,均為側影,頭部附有盔帽,身部、四肢皆着服飾,塗油彩後用火磚烘烤壓平即成。

演出時将影人的頭插于身部,身與四肢相接,同時在身部和兩手安上三根扡,即可操作演出。除了人物造型外,還要刻制一些砌末道具、桌椅和景物造型,以便配合表演。

道具主要為影窗,俗稱“亮子”,一般高3尺,寬5尺,最高不過4尺,寬不過6尺,以白紙作幕,以便單人操作。其次為油燈一盞,用以映射影人和表演動作。

表演形式

皮影戲對表演的技藝有很高的要求,表演者除了要能一人控制三、四個影人的動作,還要密切配合場上的配樂,兼顧旁白,唱腔,操耍技巧和唱功,是皮影戲班水平高低的關鍵。

演皮影戲的設備非常輕便,所以戲班流動演出的優勢很強。所以這也是皮影戲是廣泛流傳、普及于民間的原因之一。

皮影戲的演出,有曆史演義戲、民間傳說戲、武俠公案戲、愛情故事戲、神話寓言戲、時裝現代戲等等。折子戲、單本戲和連本戲的劇目較繁多。

常見的傳統劇目有《白蛇傳》、《拾玉镯》、《西廂記》、《秦香蓮》、《牛郎織女》、《楊家将》、《嶽飛傳》、《水浒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封神榜》等等。從革命戰争年代起到解放後,新發展出的時裝戲、現代戲和童話寓言劇,常見的劇目有《兄妹開荒》、《白毛女》、《劉胡蘭》、《小二黑結婚》、《小女婿》、《林海雪原》、《紅燈記》、《龜與鶴》、《兩朋友》、《東郭先生》等等。

保護狀況

傳統的皮影戲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這也是它适應如今快節奏社會最大的障礙。

2003年,甘肅的環縣道情皮影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列為“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首批試點之一。

2005年,環縣道情皮影保護中心成立,政府與民間合力參與文化保護。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2007年6月8日,湖北省雲夢皮影藝術團和山東省泰安市範正安皮影工作室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産日獎。

2011年11月2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政府間委員會第6屆會議決定,把中國皮影戲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