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博望坡

火燒博望坡

博望坡之戰
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占據新野,操練兵馬,軍勢大振。曹操命夏侯惇前來攻打。諸葛亮分遣關羽、趙雲等迎擊,惟張飛不聽調遣。曹兵至,諸葛亮火燒博望坡,大敗曹兵。關羽講情,張飛幸免懲處。[1]
  • 名稱:博望坡之戰
  • 地點:博望坡
  • 參戰方:曹操軍;劉表軍
  • 結果:兩軍各自撤退
  • 參戰方兵力:
  • 傷亡情況:
  • 主要指揮官:夏侯惇、于禁、李典;劉備
  • 時間:公元202年

基本情況

時間:公元207年秋(漢建安十二年)

地點:博望坡(今河南省方城縣西南,原博望坡縣)

雙方統帥:劉備軍:諸葛亮;曹操軍:夏侯惇;

力量對比:曹操軍十萬;劉備軍數千;

戰争結果:火燒曹軍,劉備軍以少勝多。

戰争經過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拜為軍師,日夜操演軍馬。當年秋,曹操令夏侯惇為都督,于禁、李典、夏侯蘭、韓浩為副将,領兵十萬,直奔新野(今河南省新野縣),征讨劉備。

劉備聞訊後,立即召集将士,諸葛亮首次分兵派将,要求衆将依計而行。

夏侯惇與于禁引兵至博望坡後,劉備、趙雲佯裝敗走。此時天色已晚,并刮起大風。夏侯惇隻顧追擊,不知不覺陷入埋伏圈内,四周突然燃起大火,殺聲震起。一時間,四周蘆葦全部燃着,火借風勢,火光沖天。曹軍自相踐踏,死者不計其數。趙雲又帶兵殺回,夏侯惇帶領部分軍馬突火而逃。此時,關羽見火起,出兵截住糧草,一把大火,糧草全部燃着。于禁、李典走小路逃脫。張飛見火起,領兵在博望城放火燒着辎重。夏侯蘭、韓浩奪路逃脫。這一仗曹軍死傷無數。劉備赢得了從所未有的第一次全勝。

曆史

功在劉備,與諸葛亮毫無關系

曆史上火燒博望坡這場戰鬥進行之時,諸葛亮尚在南陽躬耕,沒有出山。據《三國志·先主傳》,劉備投奔荊州劉表後,劉表使劉備屯兵新野,以拒夏侯敦、于禁、李典等所領曹兵于博望。兩軍相持了很長時間。一日,劉備伏兵于路旁,自燒屯營僞遁。夏侯敦不知有詐,率兵追之,為伏兵所破。原來火燒博望坡之戰乃劉備親自指揮,功在劉備,與諸葛亮毫無關系。

《三國志·李典傳》亦記載了博望坡之戰。說:“劉表使劉備北侵,至葉,太祖遣典從夏侯敦拒之。備一燒屯去,敦率軍追擊之,典曰:‘賊無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狹窄,草木深,不可追也。’敦不聽,與于禁追之,典留守。敦等果入賊伏裡,戰不利,典往救,備望見救至,乃散退。”

博望坡之戰的規模并不算

拒《先主傳》與《李典傳》的記載來看,劉備雖此戰獲勝,但曹兵損失并不多。而且,《三國志》的《武帝紀》、《夏侯敦傳》、《于禁傳》及《資治通鑒》等均未記載這次戰鬥。說明博望坡之戰的規模并不算大。由于劉備與曹兵交戰勝績較少,所以火燒博望坡之戰才被《三國演義》大肆渲染。

另外,據《三國志》,博望坡之火系劉備為引曹兵入伏,僞遁前自燒屯營而起,非如《三國演義》所言先将曹兵引入伏内,後用火攻。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