墜子戲

墜子戲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墜子戲,河北省深澤縣、安徽省宿州市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墜子戲起源于中國曲藝、戲曲之鄉蕭縣。以曲藝墜子的曲調為基礎,吸收京劇,豫劇的一些表演方法,有單唱、對口唱、多人分唱;唱腔流暢婉轉,詞句通俗易懂,為群衆喜聞樂見,流傳很廣,大江以北,長城内外,均有它的足迹。
  • 中文名:
  • 外文名:
  • 别名:
  • 中文名稱:墜子戲
  • 批準時間:2008年6月7日
  • 申報單位:河北省深澤縣、安徽省宿州市
  • 遺産類型:傳統戲劇
  • 遺産序号:698 Ⅳ-97

基本介紹

安徽宿州墜子戲是由蕭縣曲藝墜子,經過不斷吸收其他曲藝、戲曲的元素,并結合當地的民風民俗等,最終于上世紀40年代形成了戲曲的形式。

墜子傳入已有一百多年曆史。建國後,有些老藝人,在戲劇界老藝術家的指導下,用京劇、梆子的表演程式,加上鑼鼓,把它搬上舞台,取名"化裝墜子"。我國威縣、邢台、南宮、隆堯等縣曾建有墜子劇團。

這些劇團組建後,經過舞台實踐和吸取各劇種之長,将原來的"水詞"該為固定台詞;樂器增加了笙、笛、揚琴、二胡、低胡、大提琴;同時采用了京、評、梆子等戲的唢呐牌子、行弦、曲牌,在唱腔上創造了墜子腔的尖闆、搖闆等。到一九五六年,"化裝墜子"已在我區發展成為具有文樂、武樂、燈光布景、文戲武打的完整劇種。

一九六一年,邢台市墜子劇團到北京演出時,受到首都人民熱烈稱頌,《北京日報》發表了評論文章,中央電視台播映了演出實況,著名戲劇家梅蘭芳、常香玉、紅線女與該劇團演職員進行了座談,中央戲劇研究院研究讨論後,将此劇正式定名為"墜子戲"。

墜子戲在安徽是稀有劇種,40年代初起源于宿州蕭縣。它是以民間說唱的單口墜子為基礎,經過“大揚琴”、“道情班”和“曲藝劇”的過程發展而成。墜子戲以其主奏樂器為“墜子”而得名。

墜子戲是一個具有濃郁淮北鄉土氣息、藝術個性很強的地方戲曲劇種。其基本唱腔委婉多姿、豐富多彩,抒情性很強,大氣動人;花腔小調幽默诙諧,襯詞襯腔優美華麗;悲苦的“大寒韻”可摧人淚下。墜子戲的唱腔有着獨特的藝術感染力。

墜子戲至今已有60多年的曆史。由于它的表演形式非常符合當地觀衆的“口味”,因此發展較快,湧現出号稱為墜子戲“三大元”的劉元芝、陳元孝、陳元萍等表演藝術家。墜子戲的劇目《魂訴》、《一條大魚》等曾晉京彙報演出。

60年代以後,《人民日報》、《解放日報》、《文彙報》、《安徽日報》都曾發表專題評論文章對墜子戲加以評述。

雲南方言唱法

墜子戲用河南方言唱念,唱腔委婉清新、優美動聽。藝人非常重視唱功,講究吐字清晰,句句進入觀衆耳中。

加之,所演故事有頭有尾,情節連貫,唱詞通俗易懂,所以在農村和城市居民中很受歡迎,有“看了墜子,賣了被子”之說。墜子戲,在三十多年的演出中,足迹涉及北京、天津、濟南、太原、開封、鄭州、石家莊、保定等大、中城市和廣大農村,給群衆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