炕

漢語漢字
炕是一個漢語漢字,讀音為kàng ,hāng 。指北方用磚、坯等砌成的睡覺的台,下面有洞,連通煙囪,可以燒火取暖。如:炕席、火炕、土炕。[1]
  • 中文名:炕
  • 拼音:kàng,hāng
  • 部首:火
  • 字碼:U 7095
  • 五筆:oymn
  • 倉颉:fyhn
  • 鄭碼:uosq
  • 筆順:43344135
  • 字級:一級
  • 平水韻:去聲二十三漾

字形源流

現在統一規範簡化為“炕”。

詳細釋義

炕:kàngㄎㄤˋ。

(1)猶炎而上陽氣用事過頸脈是炕之範式。本義:北方用磚、坯等砌成的睡覺的台,下面有洞,連通煙囪,可以燒火取暖。如:炕席、火炕、土炕。

(2)同引申義1[bake or dry by the heat of a fire]

炕,幹也。從火,亢聲。――《說文》

炕,曝也。――《廣雅》

炕火曰炙。――《詩·匏葉傳》

君炕陽而暴虐。――《漢書·五行志》。

(3)把濕褥子在炕上炕一炕

(4)斷絕[break off;cut off]

西揖彊秦之相,扼其咽,炕其氣,附其背而奪其位。――《漢書·揚雄傳下》

(5)中國北方住宅裡用磚或土坯砌成,上面鋪席,下有孔道與煙囪和鍋竈相通,可以燒火取暖的床[kang,a heatable brick bed]

客則鼾睡炕上矣。――明·魏禧《大鐵椎傳》

(6)又如:炕幔(炕前的簾子;遮擋炕上睡人的圍布);炕柴竈(北方一種與炕床相通的鍋竈,燒飯兼可取暖);炕幾(炕桌)

(7)幹渴[thirsty]

老牛呵!你水有咧,草有咧,不餓不炕了。――《中國民間故事選·牛郎配織女》

(8)急躁[irritable;irascible]

華臣炕暴失義。――《漢書·五行志》

(9)又如:炕暴(性情急躁橫暴)

炕頭,炕頭兒

kàngtóu,kàngtóur

[the warmer end of a kang]炕的接近送暖火源的一端

熱炕頭

炕席

kàngxí

[kang mat]鋪炕的席

[kang table]炕上使用的矮桌

炕:hāngㄏㄤˉ。

張開[open]

守宮槐,葉晝聶宵炕。――《爾雅》

另見kàng

《說文解字》:“炕,乾也。從火、亢聲。”。炎而上陽氣用事萬物變随是火之範式。人頸也象頸脈之形是亢之範式。火、亢兩範式疊加,猶炎而上陽氣用事過頸脈是炕之範式。

炕:kàngㄎㄤˋ。

本義:北方用磚、坯等砌成的睡覺的台,下面有洞,連通煙囪,可以燒火取暖。如:炕席、火炕、土炕。

衍義:引申指“烤”。如:把濕衣服放在火邊炕一炕。

衍義:又用作姓。

炕:hāngㄏㄤˉ。

衍義:引申指“張開”。如:《爾雅》:“守宮槐,葉晝聶宵炕。”。

常見詞組

土炕 地炕 炕床 暖炕 炕頭 炕琴 落炕 火炕 上炕 炕屏 炕沿 尿炕 炕席 炕桌 炕梢 坐炕 炕榻 炕櫃 炕洞 炕陽 熱炕 炕寝 炕幾 炕暴 爊炕 起炕 鋪炕 炕枕 驕炕 護炕 炕單 炕孵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炕【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4畫

《唐韻》苦浪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浪切,音抗。《說文》乾也。《玉篇》乾極也。《韻會》愆陽曰炕旱。《前漢·五行志》炕陽暴虐。《注》炕陽者,枯涸之意。《韻會》炕陽,張皇自大貌。

又《玉篇》炙也。《廣韻》火炕。《詩·小雅》燔之炙之。《傳》炕火曰炙。《疏》炕,舉也。謂以物貫之而舉於火上以炙之。

又絕也。《揚雄·解嘲》炕其氣。《注》師古曰:炕,絕也。

又《正字通》北地煗牀曰炕。

又《韻會》通作亢。《前漢·王莽傳》皆炕龍絕氣。《注》易亢龍有悔。

又同抗。《揚雄·甘泉賦》炕浮柱之飛榱。《注》師古曰:炕,與抗同。舉也,言舉立浮柱而駕飛榱。

又《廣韻》呼郞切《集韻》虛郞切,音㰠。《廣韻》煑胘。《集韻》張也。《爾雅·釋木》守宮,槐晝聶宵炕。《注》槐葉晝日聶合,而夜炕布者,名守宮槐。《疏》炕張也。

又《集韻》《類篇》丘岡切,音康。灼也。

又苦朗切,音慷。《爾雅·宵炕釋文》炕,籲朗切。◎按五音集韻二唐炕字注雲,又苦朗切,而二蕩失載。今從爾雅,釋文及五音集韻注增。㰠字原誤從亢從攵作。

說文解字

炕【卷十】【火部】

乾也。從火亢聲。苦浪切

說文解字注

(炕)乾也。謂以火乾之也。五行志曰。君炕陽而暴虐。師古曰。凡言炕陽者、枯涸之意。謂無惠澤於下也。釋木曰。守宮槐、葉晝聶宵炕。郭雲。晝日聶合而夜炕布。從火。亢聲。苦浪切。十部。

方言集彙

◎ 客家話:[梅縣腔] kong5 [台灣四縣腔] kong5 [寶安腔] kong5 [沙頭角腔] kong5 [東莞腔] kong5 [海陸豐腔] kong5 [客語拼音字彙] kong4 [客英字典] kong5

◎ 粵語:hong3 kong3

◎ 贛語:kong4 炕飯

炕的起源

炕是北方人的"暖床"。盡管北方城市樓房中,大部分已沒有炕,而隻有床了,但炕的出現卻比床要早很多。張國慶在他的"北人尚炕習俗的由來"一文考證,《新唐書·高麗傳》載:"(其人)冬月皆作長炕,下燃溫火"。并據此斷定,高句麗人發明了炕。然而實際上中國火炕起源高句麗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炕是由我們漢族人發明的。據考古發現,保定市徐水縣東黑山村的東黑山遺址總面積約150萬平方米。遺址自戰國、兩漢、唐宋一直延續至明清,内涵十分豐富。本次東黑山遺址中發現的火炕,其年代最早可到西漢早、中期,把中國火炕起源的曆史提早了千餘年,為火炕起源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形制和功能

炕是一種寬約一米七到兩米三左右,長可随居室長度而定的磚石結構的建築設施。搭建炕在北方稱為盤炕,其内是用磚建有炕間牆,炕間牆中有煙道,上面覆蓋有比較平整的石闆(或者大城磚),石闆上面覆蓋以泥(一般為黃土添加碎麥稭和石灰混和而成的特種黃泥)摸平,泥幹後上鋪炕席,有的地區上面還鋪一層厚羊毛氈,氈上再鋪一張專用油布,之後就可以使用。

炕都有竈口和煙口,竈口是用來燒柴,燒柴産生的煙和熱氣通過炕間牆時烘熱上面的石闆産生熱量,使炕産生熱量。煙最後從火炕煙口通過煙囪排出室外。在中國北方一般炕的竈口與竈台相連,這樣就可利用做飯的燒柴使用火炕發熱,這樣就不必再單獨燒炕。

火炕鄰近竈口的位置稱為“炕頭”(山西方言“火火頭”);鄰近煙口的位置稱為“炕稍”。一般“炕頭”都留給供家中輩分最高的主人或尊貴的客人寝卧,而男人或年青人都在“炕稍”寝卧。

結構分類

炕的結構遠較床複雜,搭法也不盡相同,有洞炕、花炕和空心炕之分。

洞炕是在地面上砌幾道小牆八行磚左右高,将空間隔成幾條坑道,兩端留空使道道相通,上以土坯、石闆或紅磚為蓋,蓋上複用沙泥或白灰之類抹平。

花炕是洞炕的發展,小牆隻砌一半高度,上面遍立紅磚做支撐,複可以紅磚為蓋,餘法相同。

空心炕更為先進,隻以紅磚壘幾個立柱做支撐,上面蓋幾塊大水泥闆,餘法盡與洞炕和花炕同。說空心炕先進是因為它内部空間很大,不易被煙火灰堵塞炕道,常常搭好一鋪炕十年八年不用扒灰。

所有的炕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一端通向煙囪,一端設有爐竈。

愛斯基摩人的炕

愛斯基摩人在狩獵外出時,往往建造雪屋,首先,他們取結實的陳雪、壓實的雪切成大城雪磚然後用雪磚壘成半球形的雪屋,用雪封住磚間縫隙,在室内燃一把火,把表層略略融化,房屋就密封住了。再在四壁挂起毛皮,甚至在屋頂覆以海豹皮保暖。雪屋有一半在地面下部,門有一半在地下,門前還有雪磚造一拱型擋風牆。也有的雪屋有小小的窗戶,用曬幹的各種海獸腸子作窗戶紙,可以透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