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壽宮

永壽宮

明清宮殿建築
永壽宮是古代内廷西六宮之一,也是皇宮内最大的宮殿之一,是明永樂十八年建成,永壽宮在曆史上更改過許多次,最早是叫“長樂宮”。
  • 中文名:永壽宮
  • 外文名:
  • 地理位置:北京市東城區景山前街4号
  • 氣候條件:
  • 開放時間:4月1日-10月31日周二至周日08:30-17:00(停止售票16:00,最晚入園16:10)周一不開放
  • 門票價格:
  • 占地面積:
  • 著名景點:
  • 英文名:YongshouPalace
  • 建築類型:皇宮建築
  • 地點:北京市
  • 所在地:北京故宮内廷西六宮
  • 票價:免費
  • 氣候類型:北溫帶季風氣候

簡介

永壽宮為内廷西六宮之一。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長樂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名毓德宮,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又更名為永壽宮。清朝順治十二年(1655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都曾重修或大修,但仍基本保持明初始建時的格局。

名稱變化

長樂宮——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n毓德宮——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n永壽宮——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

結構

永壽宮為兩進院,前院正殿永壽宮面闊5間,黃琉璃瓦歇山頂。外檐裝修,明間前後檐安雙交四花扇門,次間、梢間為檻牆,上安雙交四菱花扇窗。殿内高懸乾隆皇帝禦筆匾額「令德淑儀」,東壁懸乾隆《聖制班姬辭辇贊》,西壁懸《班姬辭辇圖》。乾隆六年(1741年),乾隆皇帝下令,内廷東西十一宮的匾額「俱照永壽宮式樣制造」,自挂起之後,不許擅動或更換。正殿有東西配殿各3間。後院正殿5間,東西有耳房,殿前東西亦有配殿各3間。院落東南有井亭1座。《清宮造辦處檔案總彙》記載,乾隆元年五月新登基的乾隆帝賜匾“德洽六宮”于長春宮,“令儀淑德”于永壽宮,據此可以推測當時皇後富察氏居長春宮、貴妃高氏居永壽宮。

特征

正殿有東西配殿各3間。後院正殿5間,東西有耳房,殿前東西亦有配殿各3間。院落東南有井亭1座。

用途

永壽宮為明代妃嫔、清代後妃所居之處。明孝宗的母親淑妃紀氏曾在這裡短暫居住,後突然暴死,成為明宮疑案之一。後因乾清宮發生火災,萬曆皇帝也曾住此宮,并于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在此召見大學士申時行等人。崇祯十一年(1638年),因國内災情異象屢屢出現,皇帝在此宮齋居。順治皇帝恪妃,嘉慶帝如妃曾在此居住。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崩,崇慶皇太後,即孝聖憲皇後居永壽宮,乾隆皇帝居乾清宮南廊苫次,并詣永壽宮問安。清代的永壽宮因為距離慈甯宮、養心殿最近,所以屢次作為筵宴場所,在公主下嫁時宴請女眷。乾隆皇帝最心愛的小女兒固倫和孝公主下嫁後,就是在此宮舉行的筵宴,而且還設了中和樂器,演奏營造喜慶的氣氛。

曆史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和碩和恪公主下嫁、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固倫和孝公主下嫁和珅之子,均設宴于永壽宮。道光中晚期,外侮内患日盛,而朝廷内部一味諱飾,将各疆吏密奏匿于永壽宮。光緒以後,此宮前後殿均設為大庫,收貯禦用物件。順治帝廢後博爾濟吉特氏廢為靜妃後居住此宮及康熙帝良妃及嘉慶帝恭順皇貴妃紐钴祿氏如妃曾在此居住。

交通指南

公交車出行

(一)故宮博物院午門(南門):天安門東站和天安西站。午門是唯一觀衆入口。n1、天安門東站:1路、2路、10路、20路、82路、120路、37路、52路、126路、99路、203路、205路、210路、728路、專1路、專2路。下車後直接步行經端門到達故宮午門(南門)。n2、天安門西站。1路、10路、37路、52路、99路、205路、728路、5路、22路、專1路、專2路。下車後直接步行經端門到達故宮午門(南門)。n(二)故宮博物院神武門(北門):故宮站和景山公園東門站。神武門是唯一觀衆出口。n1、故宮站:101路、103路、109路、202路夜班、211路夜班、685路、619路、614路、609路、專1路、專2路、124路無軌電車。n2、景山公園東門站:111路無軌電車。n故宮博物院東華門(東門)和西華門(西門)平時僅做工作人員通道。n

地鐵1号線

天安門東站或天安門西站。n溫馨提示:故宮博物院沒有專用停車場,最近的公共停車場在東華門外、景山後街與北海南門,車位有限,建議遊客搭乘公共交通車輛到故宮博物院參觀。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