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

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

載人登月飛行任務
“阿波羅”登月計劃也稱“阿波羅”工程,是20世紀60~70年代美國組織和實施的一項載人登月工程。阿波羅是古希臘神話中太陽神的名字,他和月亮女神阿耳忒彌斯是雙胞胎,所以,美國人用“阿波羅”作為登月計劃的名字。“阿波羅”工程的目的是實現載人登月飛行,并對月球進行實地考察。“阿波羅”工程是世界航天史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它把人類的足迹移上了另外一個星球。工程始于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結束,共組織了2萬家企業、200多所大學和80多個研究機構約30多萬人參加,曆時11年,共耗資255億美元。“阿波羅”工程包括運載火箭——“土星5号”和載人飛船——“阿波羅号”飛船兩大部分。飛船總重45噸,由指揮船、服務艙和登月艙三部分組成。從1966年起,“阿波羅号”飛船共發射了17艘:“1号”至“3号”為試驗用的模拟飛船;“4号”至“6号”為無人飛船;“7号”至“10号”為繞地球或月球軌道的載人飛船;“11号”至“17号”為載人登月飛船。 1969年7月21日,“阿波羅11号”飛船在月球靜海西南角着陸,航天員阿姆斯特朗首先走下登月艙踏上月面,成為第一個到達月球的人。
  • 中文名:阿波羅計劃
  • 外文名:ProjectApollo
  • 發生地點:美國

曆史背景

人類對月球的探測研究開始于20世紀50年代,美國和前蘇聯兩國在冷戰的背景下進行了激烈的太空競賽。1957年,前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61年4月12日,前蘇聯的“東方”号宇宙飛船進入太空,尤裡.加加林身穿90公斤重的太空服,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進入宇宙空間并從宇宙中看到地球全貌的航空勇士。加加林的名字,連同他那迷人的微笑,傳遍了世界每個角落。記下了載人航天這篇史詩畫卷的濃重一筆.從此載人航天科學突飛猛進。當時間定格在1969年7月16日,美國率先登陸月球完成了人類的這一夢想。到1972年12月阿波羅計劃的最後一次飛行——阿波羅17号登月為止,先後有12名宇航員登上月球表面。前蘇聯的太空計劃:第一顆人造衛星與第一個宇航員美國奮起直追1960年11月,競選時承諾要使美國在太空探索和導彈防禦上全面超過蘇聯的約翰·肯尼迪當選總統,1961年4月12日,蘇聯宇航員尤裡·加加林成為了首次進入太空的人,加深了美國對在太空競賽中落後的恐懼。次日,在與白宮科學委員會的會談中,許多議員希望能夠立刻開始一項太空計劃以保證在于蘇聯的競賽中不至于落後太多。n

輔助計劃

①徘徊者号探測器計劃(1961—1965年):共發射9個探測器,在不同的月球軌道上拍攝月球表面狀況的照片1.8萬張,以了解飛船在月面着陸的可能性。但探測器曾多次發射失敗。n②勘測者号探測器計劃(1966—1968年):共發射5個自動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軟着陸,通過電視發回8.6萬張月面照片,并探測了月球土壤的理化特性數據。n③月球軌道環行器計劃(1966—1967年):共發射3個繞月飛行的探測器,對40多個預選着陸區拍攝高分辨率照片,獲得1000多張小比例尺高清晰度的月面照片,據此選出約10個預計的登月點。n④雙子星座号飛船計劃(1965—1966年):先後發射10艘各載2名宇航員的飛船,進行醫學—生物學研究和操縱飛船機動飛行、對接和進行艙外活動的訓練。

登月方案

直接起飛:此計劃提出由一個巨大的新星火箭攜帶一艘航天器,直接飛往月球;火箭在月球降落,任務完成後再次起飛,飛回地球。n地球軌道集合:此計劃需要兩艘隻有土星5号一半大小的小型火箭将登月航天器的不同部分送入地球軌道,集合并對接。整個航天器降落在月球表面。由于當時在軌道中集合多艘航天器的經驗較少,且地球軌道拼裝航天器是否可行也是未知數,所以此計劃未被采納。n月球表面集合:此計劃需要兩艘航天器被發射:一艘自動航天器攜帶推進系統,先期登月;載人航天器晚些發射。推進系統在月球表面被移至載人航天器上,然後返回地球。n月球軌道集合:這個方案由約翰·C·霍博爾特的團隊提出。n這種方案是一艘較大的航天器,稱為指令/服務艙,攜帶一艘裝載宇航員的登月航天器,稱為登月艙。指令/服務攜帶從地球到月球并返回的燃料和生活必需品,以及進入地球大氣層所需要的隔熱闆。進入月球軌道之後,登月艙與指令/服務分離,并降落在月球表面;指令/服務留在月球軌道。3名宇航員中的1名留在指令/服務中。登月完成之後,登月艙重新起飛,與指令/服務在月球軌道集合,并返回地球。與其他幾個方案不同,月球軌道集合隻需要一艘很小的航天器降落在月球表面,使返回時在月球上起飛航天器的質量大大減小。通過将登月艙的一部分留在月球上,月球起飛質量得以再次減小。n登月艙本身分為兩部分,包括降落部分和起飛部分,前者用于在登月時降落,後者在任務完成後起飛與指令/服務艙會合并返回地球。由于航天器質量減輕,一次任務隻需要一次單獨的火箭發射。當時的顧慮是次數較多的對接和分離所提出的技術難度。包括論證飛船登月飛行軌道和确定載人飛船總體布局。從“阿波羅”号飛船的4種飛行方案中選定月球軌道集合方案,相應地确定由指揮艙、服務艙和登月艙組成飛船的總體布局方案

簡單回顧

美國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将人類送上月球的國家。以下是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簡單回顧:

載人航天阿波羅7号飛船

推進裝置:“火星”1B火箭

時間:1968年10月11日-22日

乘員:希拉、艾西爾和坎甯哈姆。

飛行時間為10天20小時,共繞地球飛行163圈,這是阿波羅飛船的第一次載人地球軌道飛行。首次載人飛船上的電視直播。

阿波羅8号飛船

推進裝置:“火星”V火箭

時間:1968年12月21日—27日

乘員:波爾曼、洛弗爾和安德斯

飛行時間為6天3小時,繞月球軌道飛行10次,飛行了20小時。這是世界上第一艘繞月飛行的載人飛船。測試了支持系統。對地球和月球進行了拍照,現場電視直播。

阿波羅9号飛船

推進裝置:“火星”V火箭

時間:1969年3月3日—13日

乘員:麥克迪維特、斯科特和施維卡特

飛行時間為10天1小時,全部登月設備在地球軌道上的首次載人飛行。施維卡特進行了37分鐘的太空行走。在152次的軌道飛行中測試了人類在太空環境中的反應和失重狀成。載人登月艙的首次飛行。

阿波羅10号

推進裝置:“火星”V火箭

時間:1969年5月18日—26日

乘員:斯坦福爾德、約翰.楊和塞爾南

飛行時間為8天3分鐘,登月降落演練,登月艙和指揮艙、服務艙在月球、地球和月球之間環境下的首次載人飛行。月球軌道飛行時間61.6小時,繞月球軌道飛行31次。登月艙至月球表面15243米處。首次在太空實現電視直播。驗證了除向月球表面降落之外的全部登月程序。

阿波羅11号

推進裝置:“火星”V火箭

時間:1969年7月16日—24日

乘員: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奧樂德林

飛行時間為8天3小時,首次載人月球登陸行動,首次在月球行走。“體斯頓,甯靜基地報告,鷹已降落。”1969年7月20日。

降落地點:靜海。

坐标:北0.71度,東23.63度。

太空行走時間2小時31分鐘,樹起了旗幟、安放了儀器,在登陸處樹立了一個牌子,上面寫着:“人類首次月球登陸處,1969年7月。我們是為了全人類帶着和平之意而來。”月球表面行走時間21.6小時,繞月球軌道飛行30次。登月艙的上升階段艙留在了月球軌道,共采集了20公斤的物質。

阿波羅12号

推進裝置:“火星”V火箭

時間:1969年11月14日—24日

乘員:康拉德、戈登、比恩。

飛行時間:10天4小時36分鐘,登陸地點:風暴洋。坐标:南0.71度,西23.63度。

取回于1967年4月在月球登陸的探測者3号的部分部件。安放了阿波羅月球表面實驗設備。月球表面停留時間31.5小時。月球道飛行時間89小時,繞月球軌道飛行45次。登月艙下載階段艙降落在月球上,采集了34公斤的物質。

阿波羅13号

推進裝置:“火星”V火箭

時間:1970年4月11日—17日

乘員:洛弗爾、海斯、斯威加特。

飛行時間5天22.9小時。進行了三次着陸努力,由于液氧箱爆炸,終止登月。由于獲得了營救人員的經驗,這次失敗被稱為“成功的失敗。”用過的登陸艙上升階段艙成功地降落在月球上。

阿波羅14号

推進裝置:“火星”V火箭

時間:1971年1月31日—2月9日

乘員:謝潑德、羅塞、米切爾

飛行時間9天,登陸地點:弗拉·摩洛地區。坐标:南3.65度,西17.48度。

裝置核動力科學實驗站和其它實驗設備。月球表面停留時間33.5小時,月球軌道飛行時間67小時,繞月球軌道飛行24次。進行了兩次太空行走,時間為9小時24分鐘,第三級降落在月球上,采集了42公斤的物質,首次使用手推車來運輸岩石。

阿波羅15号

推進裝置:“火星”V火箭

時間:1971年7月26日—8月7日

乘員:斯科特、沃登、歐文

飛行時間12天17小時,登陸地點:亞平甯山哈德利峽谷。坐标:北20.68度,東3.66度。

進行了三次太空行走,時間為10小時36分。在返往地球時,沃登進行了38分鐘的艙外行走。首次攜帶軌道感應器。裝置核動力科學實驗站,着陸的科學設備數量增加了一倍。改進後的太空服增加了機動性,使宇航員可以在月球上停留更長的時間。月球表面停留時間66.9小時。首次使用四輪月球車,月球車行走了27.9公裡(17分鐘)。月球軌道飛行時間145小時,繞月球軌道飛行74次。首次在月球軌道上發射小衛星。采集了6.6公斤的物質。

阿波羅16号

推進裝置:“火星”V火箭

時間:1972年4月16日—27日

乘員:約翰·楊、馬丁利、杜克

飛行時間11天1小時,登陸地點:笛卡兒高地。坐标:南8.97度,東15.51度。

首次對高地地區進行研究,在月球表面進行了實驗、首次在月球上首用紫外線攝影光譜儀、宇宙線探測儀,再次使用四輪月球車。月球表面停留時間71小時。月球軌道飛行時間126小時,繞月球軌道飛行64次。首次在月球軌道上發射小衛星。采集了95.8公斤的月球物質樣本。馬丁利進行了宇宙行走1小時。

阿波羅17号

推進裝置:“火星”V火箭

時間:1972年12月7日—19日

乘員:塞爾南、伊文斯、斯密特

飛行時間12天13小時52分鐘,最後一次登月任務。登陸地點:陶拉斯·利特羅山脈。坐标:北20.16度,東30.77度。

進行了3次艙外行走,時間為22小時4分。伊文斯進行了1小時零6分的艙外行走。斯密特是首位登陸月球的科學家。建立了第六個自動研究站。月球車行走了30.5公裡。月球表面停留時間75小時。月球軌道飛行時間17小時,采集了110.4公斤的月球物質樣本。

宇航員

以下的宇航員曾在阿波羅計劃中執行過任務:n來自水星計劃7人n瓦爾特·施艾拉–阿波羅7号n艾倫·謝潑德–阿波羅14号n來自第二組宇航員n尼爾·阿姆斯特朗–阿波羅11号n弗蘭克·博爾曼–阿波羅8号n皮特·康拉德–阿波羅12号n吉姆·洛威爾–阿波羅8号、阿波羅13号n詹姆斯·麥克迪維特–阿波羅9号n托馬斯·斯塔福德–阿波羅10号、阿波羅-聯盟測試計劃n約翰·楊–阿波羅10号、阿波羅16号n來自第三組宇航員n巴茲·奧爾德林–阿波羅11号n威廉·安德斯–阿波羅8号n艾倫·賓–阿波羅12号n尤金·塞爾南–阿波羅10号、阿波羅17号n邁克爾·科林斯–阿波羅11号n瓦爾特·康尼翰–阿波羅7号n唐·埃斯利 – 阿波羅7号n理查德·戈爾登–阿波羅12号n拉塞爾·施威卡特–阿波羅9号n大衛·斯科特–阿波羅9号、阿波羅15号n來自第四組宇航員n哈裡森·施密特–阿波羅17号n來自第五組宇航員n查爾斯·杜克–阿波羅16号n羅納德·埃萬斯–阿波羅17号n弗萊德·海斯–阿波羅13号n詹姆斯·艾爾文–阿波羅15号n肯·馬丁利–阿波羅16号n艾德加·米切爾–阿波羅14号n斯圖爾特·羅薩–阿波羅14号n傑克·斯威格特–阿波羅13号n阿爾弗萊德·沃爾登–阿波羅15号

飛船結構

“阿波羅”号飛船由指揮艙、服務艙和登月艙3個部分組成。n指揮艙n宇航員在飛行中生活和工作的座艙,也是全飛船的控制中心。指揮艙為圓錐形,高3.2米,重約6噸。指揮艙分前艙、宇航員艙和後艙3部分。前艙内放置着陸部件、回收設備和姿态控制發動機等。宇航員艙為密封艙,存有供宇航員生活14天的 必需品和救生設備。後艙内裝有n“阿波羅”号飛船由指揮艙、服務艙和登月艙3個部分組成。n“阿波羅”号飛船由指揮艙、服務艙和登月艙3個部分組成。n10台姿态控制發動機,各種儀器和貯箱,還有姿态控制、制導導航系統以及船載計算機和無線電分系統等。n服務艙n前端與指揮艙對接,後端有推進系統主發動機噴管。艙體為圓筒形,高6.7米,直徑4米,重約25噸。主發動機用于軌道轉移和變軌機動。姿态控制系統由16台火箭發動機組成,它們還用于飛船與第三級火箭分離、登月艙與指揮艙對接和指揮艙與服務艙分離等。n登月艙n由下降級和上升級組成,地面起飛時重14.7噸,寬 4.3米,最大高度約7米。n①下降級:由着陸發動機、4條着陸腿和 4個儀器艙組成。n②上升級:為登月艙主體。宇航員完成月面活動後駕駛上升級返回環月軌道與指揮艙會合。上升級由宇航員座艙、返回發動機、推進劑貯箱、儀器艙和控制系統組成。宇航員座;艙可容納2名宇航員(但無座椅),有導航、控制、通信、生命保障和 電源等設備。

公布照片

關于阿波羅登月計劃,我們小時候都在課本裡面學到過。這是人類航空曆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一次航行,美國人阿姆斯特朗第一次在地球以外的星體上留下了足迹,他邁出的一小步,确實是人類進步的一大步。但是後來美國乃至全世界都有不少陰謀論者,說阿波羅登月計劃其實是美國的一場騙局,其實根本就沒有這回事。那麼這個計劃到底是真是假?

事件争議

五十年前,美國“阿波羅計劃”第一次所謂的将人類送上月球并實現在月表行走。宇航員阿姆斯特朗邁出的“一小步”意味着人類對宇宙的探索邁出了“一大步”。但是卻有不少人質疑登月造假,“阿波羅”載人登月完全是20世紀最大的騙局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