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源

肇源

黑龍江省大慶市轄縣
肇源即肇源縣,是黑龍江省大慶市轄縣。原名後郭爾羅斯,位于黑龍江省西南部、松嫩兩江左岸,長春、哈爾濱、大慶“金三角”的中心。源縣境内公路、水路、鐵路三路暢達。松花江公路大橋峻工通車,使肇源成為黑龍江省西南部的大通道,與亞歐大陸橋連接,有“黃金水道”之稱。
  • 中文名:肇源(肇源縣)
  • 外文名:Zhaoyuan County
  • 别名:後郭爾羅斯
  • 行政區劃代碼:
  • 行政區類别:縣
  • 所屬地區:黑龍江省大慶市
  • 地理位置:大慶市西南部
  • 面積:4198平方千米
  • 下轄地區:8個鎮、8個鄉
  • 政府駐地:肇源鎮
  • 電話區号:0459
  • 郵政區碼:166500
  • 氣候條件: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人口數量:
  • 著名景點:蓮花湖、雙榆寺、玉皇辇、敖木台戰迹、望海屯古城
  • 機場:薩爾圖機場
  • 火車站:大慶站、新肇站
  • 車牌代碼:黑E
  • 地區生産總值:
  • 方言:東北官話

建制沿革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六月,蒙古武力東移,哈布圖哈薩爾的十六世孫布巴什惕那顔駐牧嫩江下遊兩岸,号所部為“郭爾羅斯”。

清·順治五年((1648年)十二月二日,郭爾羅斯部酋長布木巴被冊封為鎮國公爵,掌郭爾羅斯後旗紮薩克,此為旗治之始。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設肇州廳,治所設在今肇源城。實行蒙漢分治。民國初,省以下設置沿襲清制,分為道、府、廳、州、縣。

民國二年(1913年)奉大總統令廢府、廳、州,存道、縣由廳改縣後隸屬龍江道,肇州縣城設今肇源城,名稱肇州,3月20日執行。7月肇東分防廳晉升為縣,旗境東部為肇東縣,西部為肇州縣,蒙漢三個政權并存,繼續實行蒙漢分治。僞滿洲國屬黑龍江省。

1932年僞縣公署因洪水遷到薄荷窩堡。

1934年又因洪水遷到“老城基”(今肇州址)。

1934年12月1日結束蒙漢分治。

1935年郭爾羅斯後旗公署由四站老爺屯遷至肇源城,實行旗制。仍用郭爾羅斯後旗名稱,隸屬濱江省。

1945年12月20日,民主政府成立。郭爾羅斯後旗隸屬嫩江省,省會在齊齊哈爾。隸屬哈西專員公署。

1947年2月7日,黑龍江省和嫩江省合并,稱黑嫩省,本旗屬第四專區,專署駐肇州縣。是年9月17日,撤銷黑嫩省,恢複黑龍江省和嫩江省建制,本旗仍屬嫩江省。

1949年5月5日,嫩江省與黑龍江省合并為黑龍江省,本旗隸屬之。

1954年8月1日,黑龍江省與松花江省合并為黑龍江省,原署各縣旗皆屬之。

1956年4月11日,經國務院批準,郭爾羅斯後旗政府奉令改稱肇源縣。此為“肇源縣”之始。

1958年8月27日,肇源縣隸屬松花江專署。

1965年6月14日,松花江專署改為綏化專署,肇源縣随屬。

1992年劃大慶市管轄。

行政區劃

肇源縣有47萬人口,21個民族,轄16個鄉鎮,6個農林牧漁場,135個行政村。

肇源縣轄8個鎮、8個鄉。福興鄉、三站鎮、薄荷台鄉、二站鎮、和平鄉、肇源鎮、頭台鎮、大興鄉、浩德蒙古族鄉、義順蒙古族鄉、古龍鎮、新站鎮、民意鄉、茂興鎮、超等蒙古族鄉、古恰鎮。以及立陡山良種場、新立良種場、經作場、種畜場、茂興湖水産養殖場。

福興鄉轄7個村委會(永興村、福興村、新興村、瑞興村、複興村、吉興村、義興村)。

三站鎮轄11個村委會(宏大村、宏源村、宏旗村、宏林村、宏偉村、宏生村、宏合村、宏昌村、宏亮村、宏權村、宏光村)。

薄荷台鄉轄個村委會(八家子村、前台村、後台村、雙龍村、芳春村、永祥村、哈拉海村、葫蘆系村、永久村)。

二站鎮轄12個村委會(東海峰村、裕民村、利民村、希望村、土城子村、小灣子村、蓮花泡村、新發村、小城子村、曙光村、平原村、豐産村)。

和平鄉轄5個村委會(和平村、立功村、華原村、工農村、敏字村)。

肇源鎮轄11個社區、10個村委會(東山社區、城北社區、南苑社區、城南社區、興源社區、松花江社區、東苑社區、東城社區、廣場社區、西海社區、龍源社區、興安村、老虎背村、雙勝村、四方山村、郊原村、東興村、代龍村、龍誼村、臨江村、解放村)。

頭台鎮轄10個村委會(頭台村、團結村、七家子村、瓦房村、三合村、東大村、花爾村、勞動村、仁和蔔村、革新村)。

大興鄉轄6個村委會(前進村、通興村、聯結村、支前村、同心村、前土村)。

浩德鄉轄5個村委會(老山村、西浩德村、興海村、石莊子村、蓮花村)。

義順鄉轄7個村委會(東義順村、西義順村、長發村、勇進村、長勝村、東發村、革志村)。

古龍鎮轄14個村委會(永勝村、得勝村、河南村、古龍村、道寶村、立陡山村、長山村、東太村、大革村、永躍村、立強村、伍家村、富強村、共榮村)。

新站鎮轄2個居委會、11個村委會(新站居委會、新肇居委會、安合村、靠山村、先進村、振餘村、新站村、新合村、發展村、向前村、古城村、巴彥村、新城村)。

民意鄉轄6個村委會(自主村、大廟村、公營子村、建國村、民意村、建民村)。

茂興鎮轄7個村委會(當權村、自力村、一心村、合心村、幸福村、光明村、輝煌村)。

超等鄉轄7個村委會(成功村、維新村、自由村、有利村、共和村、博爾諾村、超等村)。

古恰鎮轄10個村委會(古恰村、哈友村、興發村、托古村、沿海村、倉糧村、孟克裡村、三家子村、新立村、前永利村)。

新立良種場轄3個村委會(六家子村、小河子村、新立屯)。

自然資源

肇源縣自然條件得天獨厚,資源極其豐富,“水、草、田”三分天下,有耕地180萬畝、草原173萬畝、水面103萬畝。野生動植物繁多,有狐、貉、鹿等野生動物達200多種,草本植物1800多種,有蒲公英、地丁、車前子、防風、玉等野生藥材百餘種。肇源縣可養魚水面已發展到59.5萬畝,水産品總量實現2.62萬噸,名優魚養殖面積達到27萬畝,河蟹養殖面積5000畝。水産品久負盛名,曆史上曾是清王室鳇魚貢品的重要産地,魚類品種達6目11科39種。地下蘊藏着大量石油、天然氣等礦産資源,已探明油氣總儲量達7億噸。地上有鹽堿和建築工程砂、黃粘土、火硝等,火硝産量、質量聞名全省,建築砂石儲量豐富。地下水資源十分豐沛,總量達51.4億噸。

經濟建設

總述

2012年,肇源縣地區生産總值實現140億元,增長14.5%。 全口徑财政收入和公共财政收入實現13.2億元和6.2億元,分别增長39%和7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5.8億元,增長15.9%。油與非油經濟比重達到75:25。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16584元和 10962元,分别增長18.5%和17.3%。

第一産業

肇源縣被譽為松嫩平原腹地集糧牧漁油于一體的“塞北江南”、“魚米之鄉”,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省産糧大縣、全省牧業大縣、全省漁業大縣和全省綠色食品基地縣。

2013年肇源縣現代農業示範區核心區面積發展到20萬畝,争取農業項目62個,到位資金3.55億元,糧食總産實現25.4億斤,再度榮獲全國糧食生産先進縣。2014年,實現全年新增水田10萬畝、有效節水灌溉農田7萬畝。推進畜牧業“三退三進”由奶牛向各類畜禽複蓋,新建标準化養殖小區(場)17個,實現産值40億元;水産業重點推進興安高效漁業養殖示範區、南引流域水産養殖開發區建設,打造43.5萬畝名特優漁業養殖基地,水産品總量達到2.7萬噸。棚室生産重點推進和平塞北花都、福興鄉複興村、大興鄉聯結村、民意鄉建民村4處示範區建設,加大果蔬冷鍊物流基地建設力度,力争促成“北菜南運”項目。

肇源縣“水、草、田”三分天下,截止2013年有耕地180萬畝、草原173萬畝、水面103萬畝。肇源縣可養魚水面已發展到59.5萬畝,水産品總量實現2.62萬噸,名優魚養殖面積達到27萬畝,河蟹養殖面積5000畝。水産品久負盛名,曆史上曾是清王室鳇魚貢品的重要産地,魚類品種達6目11科39種。

第二産業

肇源縣2013年有工業企業78家。培育壯大了畜禽、綠色食品、服裝加工和石油石化四個工業企業群,構築并形成了以食品工業為骨幹、油化工業為支撐、輕工和制造業為補充的工業經濟格局。規劃建設了松花江工業園區、新站民營經濟區、港橋經濟區三個工業園區。加快推進了大慶肇源皮革城和帥億生态示範城建設。

2013年引進千萬元以上的大項目16個,累計到位資金20多億元。俄羅斯羅姆斯制衣、帥億集團、江西鴨鴨、吉林糖業、松拖制造、橋源化工、草原興發、完達山乳業、北大荒米業等實力企業和大慶皮革城建設項目相繼落戶肇源。2003年,全縣全口徑工業産值完成154301萬元,同比增長23.4%;增加值42121萬元,同比增長31.1%;利稅8841萬元,同比增長16.9%。

第三産業

肇源縣2013年第三産業增加值實現27億元,增長9.8%。成功舉辦第八屆蓮花節。蓮花湖國家濕地公園通過國家濕地中心評審。衍福寺、西海公園等景區景點加快建設。全年實現旅遊收入1.7億元。沈鐵内陸港運力提升到日開行3列,年貨運能力提升到380萬噸。餐飲業實現營業收入1.6億元。新增“萬村千鄉”農家店20個。進出口總額實現1924萬美元。完成全省銀聯卡受理示範縣創建工作,金融機構發展到8家,銀行存貸款餘額分别達到59.6億元和26.5億元。

同時開拓俄羅斯市場,發展對外貿易,“肇源制造”産品,蕃茄醬、葵花仁、草原興發肉食品、古龍貢米和北大荒精制米遠銷歐盟、中東、俄羅斯及東歐和東南亞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對俄及東歐出口貿易發展前景廣闊。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3年新建社區綜合文化站2個、村級文化活動室20個。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促進文化産業多元發展。争取白金寶博物館立項。小拉哈遺址晉升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民意鄉大廟村被列入第一批省級曆史文化名村,縣龍江劇藝術中心榮獲第五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并作為基層專業院團唯一代表向全國同行介紹經驗。

教育事業

2013年,縣一中新建項目啟動建設,新(改)建農村中小學校7所、城鄉幼兒園13所。

醫療衛生

肇源縣2013年完成2個鄉鎮衛生院升級改造和41個村衛生所标準化建設,組建社區衛生服務站11個。縣中兩院晉升為二級甲等醫院,茂興衛生院通過甲級鄉鎮衛生院評審,為6個鄉鎮中心衛生院配備了救護車。醫療保險實現網上即時結算。新建鄉鎮衛生院2所、村級衛生所41個。設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處、社區衛生服務站11個。建設村級衛生所76個。打造農村30分鐘醫療急救圈和城區步行15分鐘醫療保障圈。

社會保障

社會保障體系,累計發放社保、低保資金1.02億元。肇源縣納入低保對象16114人,醫療保險參保面擴大,參保職工總數達到15837人。2003年,4956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就業和再就業。已開展保險業務37種,年承保金額11億元,賠付率達55.42%。

基礎設施

肇源縣内新建城區休閑廣場5個、塑膠健身場地4000平方米,改造街角綠地7處,拆牆透綠8處,新建停車場17處。“智慧城市”創建紮實推進,組建城管委,設立鄉管辦,啟動城區保潔權内部承包試點,強力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拆除城區違章建築25處,打造樣闆村22個,被評為全省文明村鎮建設先進縣。全縣程控電話裝機5.61萬門,移動用戶已達4.9萬戶。城鄉電話普及率達到每百人12.36部。

交通

大慶肇源新港已經建成通航,由大慶肇源新港經佳木斯、同江,一直到俄羅斯的廟街,駛入達旦海峽,直到日本海,“江海聯運”成為現實。以大慶肇源新港、松花江公路大橋、嫩江公路大橋為主的“一港、兩橋”三縱五橫、村村通的道路交通格局構成完善的交通網絡。良好的交通區位優勢,使肇源成為黑龍江西部大通道上的經貿重鎮,參與更廣泛的經濟大循環。

名優特産

古龍貢米

2001年9月及12月分别獲得上海博覽會和深圳第四屆國際博覽會金獎。

立陡山綠色水稻

立陡山綠色水稻産自于黑龍江省肇源縣立陡山良種場。

立陡山位于松嫩平原的立陡山下,屬國家級水稻開發小區。肥沃的黑土地,清澈的嫩江水,清新的空氣,較長的活動積溫為立陡山綠色水稻提供了無語倫比的生長環境。勤勞樸實的立陡山人以其世代延續的耕作經驗,融合現代農業技術,選擇優良品種生産出天然綠色的鄉村水稻。經專家确認,立陡山綠色水稻含有多種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

立陡山良種場與黑龍江省第二水稻研究所合作,作為全省水稻良種繁育基地。

旅遊名勝

肇源縣的旅遊資源非常豐富。在境内綿延250公裡的松嫩兩江左岸,既有悠久瑰麗的古代文化遺産,又有俊秀壯美的自然景觀,至今已發掘出古文化遺址105處,發現自然景觀20多處,這些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沿“黃金水道”分布,從東至西遙相輝映,構畫出了龍江西部風格獨特的旅遊景觀。按其地理位置可劃分為三個景區。

東部景區以二站蓮花湖為中心,主要由蓮花湖、雙榆寺、玉皇辇、敖木台戰迹、望海屯古城等景點構成的蓮花湖景區。

蓮花湖原名蓮花泡。位于肇源縣城以東20公裡的二站鎮蓮花泡村以南。她是更新世紀第四紀松花江改道後留下的一個新月湖,總占地面積1800多畝,水域面積150畝,花區面積105畝。蓮花湖,不僅花美、水美、風光美,而且還流傳着許多美好的傳說。

過了蓮花湖東行就是望海屯古城遺址(古稱甯江州)。相傳這是金兀術妹妹的城池,在這裡曾與嶽飛有過交戰。望海屯遺址已被定為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區。

在蓮花湖以西,就是敖木台戰迹地。據肇源史志記載,1940年9月,我抗日聯軍十二支隊奉命攻打肇源縣城,十二支隊三十四大隊臨時在敖木台屯隐蔽一天,晚間再向肇源縣城靠近。不料早飯後,一隊日軍突然闖進屯内,與三十四大隊相遇,雙方展開了激戰。上午,雙方相持不下。下午敵人從公路運來包括炮兵在内的大量援軍,由于敵我力量過于懸殊,我們的武器裝備和敵人比相差太遠。三十四大隊的傷亡很大,關大隊長、吳教導員都相繼犧牲,隊伍由聞訊趕來的支隊政委韓玉書指揮撤退。不幸的是韓玉書政委在指揮撤退時中彈犧牲。敖木台戰鬥中共有44位抗聯官兵殉難。敖木台戰迹地設有古碑、碑文,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基地。

在二站鎮與和平鄉之間,後歐力馬屯東,有一株濃蔭蔽天的千年古榆。榆樹樹圍7米多,多人才能環抱。樹高近二十米,枝葉繁茂翠綠,遮天蔽日濃蔭蓋地達百餘平方米。樹幹老态龍鐘,從側面看五根枝幹斜插碧空,宛如佛掌。掌心向天,五指垂蔭,恰似傘蓋,因此當地村民稱其為“玉皇辇”,古樹根部裸露如遊龍四出,不少善男信女叩拜祈禱,奉為“神樹”。

中部景區也稱九龍旅遊區,主要由西海濕地生态旅遊區、小城風光、松花江、肇源碼頭、雞心灘、黑山、苗家亮子等自然景點構成。此區以松花江上風光為主,以鳇魚圈為中心,從聽魚、看魚、說魚、吃魚,展現松花江、嫩江交彙之地肇源縣獨特的魚文化。

雞心灘位于肇源鎮南部,松花江左側,與黑山相依,沿水道距肇源港3.2公裡,沙灘長2600米,最寬處320米,面積65公頃,因形似雞心而得名金色的沙灘,碧綠的江水,天然的浴場構成純樸、秀麗的大自然中心。黑山,依據自身的地形地勢景色怡人,草木叢生,是天然的狩獵場所和洗浴場所。每至盛夏,吸引大批遊客前來洗浴觀光,四季均有好獵者前來狩獵。

西海濕地生态旅遊區是九龍旅遊區的核心景點,是我縣2002年新開發的景點。這裡蒲草茂密、蘆葦蕩漾、蓮花盛開、百鳥翺翔、魚群泛波、稻谷飄香、水天一色、無限風光,是旅遊觀光的好去處。

西海濕地旅遊區位于肇源縣城西1公裡處。占地面積5500畝,平均水深1.5米,濕地内有天然的蘆葦、蒲棒草等水草植物。蘆葦蕩中,栖息着江鷗、野鴨、大雁等水禽數十種。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利用濕地資源,縣委、縣政府制定了五年保護性開發計劃。2002年,起動了一期開發工程,修築了6.45公裡的環海路,修建了觀鷗台、觀魚觀、賞蓮池、垂釣池、水上遊樂區等設施。購置了電動車、電動船、雙人和多人腳踏船、搖控船模、單筒高倍望遠鏡和廣角雙筒望遠鏡等遊樂設備。今冬明春将起動二期工程。整個景區按計劃完工後,将達到國家3A級标準。

西部景區主要由衍福寺、白金寶、三岔河、大青山出河店戰役遺址、他什海古城、龍虎山等景點構成。

衍福寺建于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是郭爾羅斯後旗最高等級寺廟。建寺之後這裡的佛事活動非常興盛,可惜寺廟于1948年12月25日毀于火災,隻留下衍福寺雙塔和照壁。這雙塔生動逼真、集漢、滿、蒙民族風格于一體,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曆史。它和西藏的佛塔、呼和浩特延壽寺的漢白玉石塔、北京北海公園的白塔、承德外八廟的琺琅塔風格相同。雙塔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以象征聖潔的垩台為基調顯得典雅、端莊、秀麗。關于雙塔的來曆,還有一個神奇的傳說。

大廟村後二級台地,即是著名的白金寶文化遺址,其與半山文化遺址齊名。白金寶文化據首次科學考證有三千多年的曆史,是“黑水先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1974年8月,省博物院首次發掘,發現房屋、窯穴和窯地等遺迹,出土遺物近萬件。白金寶遺址是松嫩平原上第一次正式科學發掘的有代表性的青銅器時期的文化遺址,其中敖包遺址内還藏有遼金時期文物,如蒙古族的圖騰雄鷹和十三太保李存孝牌位等。白金寶文化遺址現已是國家級古代文化保護區。

三岔河,古稱“大口”,俗稱“陰陽界”,以栗末水(第二代松花江)和黑水(嫩江)交彙而成。三岔河又是古盛京(今沈陽)至愛珲之間古驿道的必經之地,自古以來許多文人騷客在此留下了優美的詩篇。清康熙二十一年四月,康熙帝到此暢遊,留下了“源分長白波流迅,支合烏江水勢雄”的詩句。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