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墓地

小河墓地

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小河墓地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東距樓蘭古城遺址175公裡。小河墓地整體由數層上下疊壓的墓葬及其它遺存構成,外觀為在沙丘比較平緩的沙漠中突兀而起的一個橢圓形沙山。小河墓地被評為2004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2013年,中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 中文名:小河墓地
  • 外文名:The river cemetery
  • 地理位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
  • 所處時代:
  • 占地面積:2500平方米
  • 保護級别: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開放時間:

概況

位置

小河墓地是距今3500-4000年左右的羅布泊地區古代某部落的公共墓地,曾被稱為“上千口棺材的墳墓”,其位于羅布泊地區孔雀河下遊河谷南約60公裡的沙漠裡,東距樓蘭古城遺址175公裡,西南距阿拉幹鎮36公裡。

規模

墓地沙山高出地表7.75米,面積2500平方米。小河墓地給人的第一強烈印象就是墓地沙山上密密麻麻矗立的140多根多棱形、圓形、漿形的胡楊木樁,都4米多高很粗壯,多被砍成7棱體到11棱。

小河墓地有墓葬約330個,其中被盜擾的約160個。新疆考古專家對全部編号的167個墓葬發掘了163個,還發現了最小的嬰兒墓葬。

得名

墓地名稱來于孔雀河向南流出的一條支流——“小河”。而“小河”則由1934年進入小河墓地的瑞典考古家弗克·貝格曼命名。

考古曆史

小河墓地被世界考古學界認為是中亞曆史和考古上沙埋文明中最難解的千古之謎。

20世紀初由羅布獵人奧爾德克首次發現。

1934年,瑞典考古學者貝格曼在小河墓地發現了他認為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木乃伊”,這些木乃伊通過鑒定被認為是“印歐人種”。

1939年,貝格曼在斯德哥爾摩發表《新疆考古研究》一書,對他在小河流域考古調查及發掘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小河5号墓地宏大的規模、奇特的葬制、以及所蘊含的豐富的羅布泊早期文明的信息,引起了世界各地學者的廣泛關注。

自那以後,小河墓地就在沙海中神秘地消失了蹤迹,中國學者半個多世紀以來為尋找這處古代遺寶進行了不懈努力,直至1966年後的2000年12月11日,才再次出現在新疆著名考古專家王炳華研究員等人的面前。小河墓地的驚世再現被譽為中國考古工作者“迎接新世紀的最新發現”。

2002年年底,新疆考古人員對小河墓地進行了試掘。

2003年10月,小河墓地的全面發掘項目經國家文物局批準正式啟動。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以所長伊弟利斯·阿不都熱蘇勒為領隊的小河考古隊,進行了為期3個多月的田野發掘。

遺存構成

墓地整體由數層上下疊壓的墓葬及其它遺存構成,是平緩的沙漠中突兀而起的一個橢圓形沙山。沙山高出地表7.75米,面積2500平方米。

發掘前,沙山表面矗立着各類木柱140根,在墓地中部和墓地的西端各有一排保存較好的大體上呈南北走向的木栅牆,以中部的木栅牆為界可将墓地分為東西兩區。整個墓地猶如一隻插滿了筷子的饅頭。 

遺址文化

生殖崇拜

矗立的胡楊木柱有140根,根據死者的性别不同而不同。女性棺前立的是基本呈多棱形的上粗下細的木柱,高度一般1.3-1.5米左右,上部塗紅,纏繞毛繩、固定草束;男性棺前則立一外形似木槳的立木,大、小差别很大,大的高達2米、寬0.8米左右,其上塗黑,柄部塗紅。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小河考古隊得出結論:所有的木柱都是死者擁有的紀念物。 ″多棱形的上粗下細的木柱可能象征男根,槳形立柱則象征女陰。″考古人員說。

語言之謎

小河墓地的人說的語言一直是個謎,但梅爾博士認為可能是吐火羅語(Tokharian),印歐語系中的一個古老分支。塔裡木盆地發現過用吐火羅語寫的手稿,這種語言曾在公元500年到900年在該地區用過。雖然在東方出現,對比印度和伊朗的咝音類語言(Satem),吐火羅語更接近與歐洲的颚音類語言(Centum)。

這個結論是基于數百個詞彙的拉丁語與梵語(Sanskrit)發音的區别。小河墓地的人們生活在距吐火羅語最早記錄的2000年前,但其中呈現出“一種清楚的文化連續性”,梅爾博士說。這種連續性體現在埋葬方式上——與帽子一齊埋葬,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公元後前幾個世紀。

考古成果

出土人骨

小河古人平均壽命33.29歲;接受了顱骨環鑽手術的女性個體。

陪葬物品

奶酪:小河古人用開菲爾乳酸菌和酵母菌等共同發酵牛奶,将其制成一種特别的發酵乳,再經過一定程度的脫脂處理和乳清分離,最後制成了奶酪。

“發明”中國最早明膠 :動物膠的運用有效地促進了複合工具的發展,對人類文明有着極大意義

使用牛心制作畫筆 :在小河墓地的一具女性幹屍随葬的皮囊中,發現了一塊紅赭色塊狀物,經鑒定後發現是牛的心髒。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