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歸族

恐歸族

對在外地工作、不願意回家過春節的人的概稱
恐歸族是對那些在外地工作、不願意回家過春節的人的概稱[1]。在常人眼裡,甚至在自己的父母親人眼裡,“恐歸族”有那麼一點冷血,甚至還容易和不孝牽連在一起,但對“恐歸族”來說,恐懼回家實在有太多的理由,其中回家要做的事情太多,假期永遠太短;年底各種開銷加大,回家過年無疑又是一次“大出血”以及現在過大的春運壓力等等都造成了外地工作的人們不願意回家的主要原因。
    中文名:恐婚族 外文名: 别名: 類别:社會現象 定義:過年害怕回家的人群 調查反映:親友的催婚煩不勝煩

人群簡介

中國,每逢春節臨近,總有這麼一部分人,他們對春節回家充滿了煩惱與恐懼。對他們來說,回去團圓倒不如一個人冷清自在。他們的恐懼,非對回家本身有所抗拒,而是在節日回家的種種煩心事折磨之下一種本能的反應。

形成原因

财政赤字

會造成嚴重的财政赤字危機。小孩子比父母,老年人則比兒女。誰的兒女有出息,更孝敬,當然是老人臉上有光的事情。而身在異鄉的兒女們能夠孝敬的惟一表現當然就是出手大方……

一事無成

俗話說:"男人三十而立",但有幾個達到了這個要求,經濟上隻能養活自己,養個家庭還感覺吃力。紅紅火火大過年的,怎麼好意思交“白卷”啊。

父母逼婚

婚姻大事是每個父母最懸心的事情。他們隻希望你們能夠早日結婚傳宗接代讓他們抱上孫子,卻不明白現如今的婚姻也不是那麼容易想結就結的。

風俗習慣

有些偏遠山區仍然有些觀念十分落後。有一位剛剛結婚的女孩子跟着新婚老公回農村老家過年,吃飯住宿倒還可以習慣,可家裡的規矩實在受不了。

壓歲錢看漲

已經工作了,回去就意味着不得不給哥哥嫂嫂的下一代發壓歲錢,物價上漲,壓歲錢的行情自然也看漲,幾十塊錢的紅包自己都不好意思發出去,這樣一來,對我們這些工薪階層來說,又成了一筆不小的負擔。

交通費太貴

火車票也好,飛機票也罷,以往多貴都得買,往往是不考慮價錢的!路近的幾百塊,路遠的幾千塊,本來就沒存多少錢,一下子全報銷在回家的路上了。

工作太忙

工作壓力太大,擔心自己的業務會在春節期間被落下,所以忙着工作,春節先放在一邊了。

假期太短

由于很多外出打工、求學、工作者等都遠離家鄉,回家春節飛機太貴,火車太長,而大部分白領層次的都隻有不足10天的假期,以至于來回路上将花費2~6天不等,甚至偏遠地區長達8~10天,因此扣除這些時間後,真正在家時間不長,因此就覺得必要性不強了。

太累

春節票難買、坐火車累、各種不方便加在一起,導緻春節時間人太累,得不到休息,回到家還要走親戚,對于不喜串門交際的人來說更是雪上加霜,因此覺得沒有必要這麼折騰自己。

氣候水土難适應

很多外出工作的人長時間在工作地,習慣了當地生活,到春節期間回家會導緻很多水土不服,或者溫差過大,特别是在南邊工作的人回到北邊溫差太大,因此很多人不願意回家。

攀比

回到家,很多親戚和很久不見的朋友在一起難免會問及對方情況,這樣看似關心的話其實卻隐含攀比,攀比的對象不僅僅限于工資收入、是否有車有房、有妻有子,甚至還包括孩子成績、妻子外貌等多種情況,難以回答和面對。

貧富差距大

由于老家往往和現實的生活有些脫節,有些人就不願意回家,因為不适應家裡的環境,或者是妻子和孩子不習慣,甚至擔心孩子在農村的安全和被其他孩子帶壞、欺負等。

其他

由于飛機和高鐵動車組極大的減少了回家的時間,因此很多經常回家或者回家方便的人便不願意去擠這春運高峰,對節日氣氛也比較淡薄,因此甯可好好利用春節難得的幾天假期,好好休養或者旅遊等做自己平時沒時間去做的事。

網友熱議

網友 泥巴球:誰不想回家,誰不想有個溫暖的家,有個停靠的港灣,但生活中總有些不得已的困難,如果真是窮山溝的父母,混的差你回去感覺很難受的,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而是面子的問題。我又能說什麼呢,我很同情這些不回家的人們,祝福你們也能一樣過得精彩!

網友 黃骅知青:有家不能回,是自己的悲哀也是社會的悲哀,在春節期間不能回家與父母和親人們團聚,多少會背上一些“情債”,他們是敏感的,他們的壓力也很大,家長也要理解孩子們的苦衷。

網友 7979:不歸不等于不孝,很多人被迫在親情與現實中抉擇時,我們應該尊重别人的選擇,繁文缛節太多、假期太短、買票太難、不适應回家的生活節奏……,很多原因交織在一起,何況通訊這麼發達,打個電話也能表達對家人的思念。

網友 騎牛過村:在這個文化多元的時代,春節不回家并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其實不回家也許能過得更精彩,過得更溫馨,老年人也要學會自己創造快樂,學會獨立、獨樂,不能越老越依賴兒女。

專家建議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銮表示,常回家看看,是父母對兒女發出的心聲,是他們最樸素的要求。“恐歸族”要放下心理負擔,要珍惜與父母相聚的機會。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時日,再後悔就來不及了。

恐歸族還反映了一定的社會問題,比如蟻族、大齡男女等,這不是一個人就能解決的,要全社會都來關注。

其實,有時候,生活和工作讓我們遠離了家鄉,遠離親人。遠離我們本該擁有的一切,然而想想我們得到的。才發現,我們沒有得到的才是真正應該惋惜的。過節的時候回家看看,這才是家人的心聲。常回家看看,這個才是爸媽的心願。

解決方法

職場人要放開心态 企業應多關愛員工

春節過年回家,對大多數職場人士來說并不是個輕松的話題。贍養父母、購房還貸、結婚生子等,都需要人上足了“發條”在職場打拼。原本一些平時可以逃避的“痛苦”話題,在春節過年回家後便無法隐藏,這讓太多人糾結,甚至難以承受。

“恐歸,可以說是職場人士面對超越自己收入水平消費的一種趨利避害的自我心理保護機制。”人力專家認為,春節過年回家,職場人士往往會感覺到更強的經濟壓力。建議企業重視這一現象,在一些細節上采取措施以提高員工的滿意度和忠誠度。比如,加大“年終獎”發放力度,或對考核優秀的員工發放雙薪,也可報銷一定比例的探親交通費用,在節前的企業年會上,也盡量通過禮品、現金等形式來獎勵員工。

心理咨詢師也表示,“恐歸”的心理壓力,是不少在異地工作的人都經曆過的。對“恐歸族”來說,首先得告訴自己,“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你不是孤獨的”。面對親人過高的期望,不妨如實告知自己的現狀,同時也要對親人描述在異鄉發展的不易。若父母親友對你的“個人問題”或者其他隐私等比較關注,在你願意交流的前提下,在掌握好溝通程度的基礎上,對親近的、真心關心自己的人可以說多一點,對純屬想打聽隐私、私下攀比的人,可一笑了之,或者說句玩笑話表達自己的不滿。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