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霜

百草霜

藥品原料
百草霜,中藥名。為稻草、麥稭、雜草燃燒後附于鍋底或煙囪内的黑色煙灰,即百草霜Palvis Fumi Carbonisatus。具有止血,消積,解毒散火的功效。主治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帶下,食積痢疾,黃疸,咽喉腫痛,口舌生瘡,臁瘡,白秃頭瘡,外傷出血。[1]
    藥品名: 外文名: 别名:竈突墨,竈突中塵,竈額上墨,竈煙煤、竈煤 是否處方藥: 主要适用症: 主要用藥禁忌: 劑型: 運動員慎用: 是否納入醫保: 批準文号: 藥品類型: 通用名:百草霜 性狀:為黑色粉末,或結成小顆粒狀,手撚即為細粉。質輕,入水則飄浮分散。無油膩感。無臭,味淡微辛。以烏黑色、 适應症:止血,消積。治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帶下,瀉痢,食積,咽喉口舌諸瘡。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0.3~1.5錢。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注意事項:陰虛火燥,咳嗽肺損者,勿用。

功效作用n

功能

n止血,消積,解毒散火。n

主治

n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帶下,食積痢疾,黃疸,咽喉腫痛,口舌生瘡,臁瘡,白秃頭瘡,外傷出血。nn

用法用量

n1、内服:煎湯,3-9g;或入丸、散,1-3g。

2、外用:研末撒;或調敷。nn

注意事項

n陰虛内熱者慎服。

1、《開寶本草》:“铛墨,金瘡在面,慎勿塗之,黑入肉為印。”

2、《本草經疏》:“雖能止血,無益腸胃,救标則可,治本則非,故不宜多服。”

3、《本草彙言》:“陰虛火燥,咳嗽肺損者,勿用。”

4、《本草骈比》:“無瘀滞者忌用。”nn

化學成分

n主含碳粒。

n

相關論述

1、《開寶本草》:“主蠱毒中惡,血暈吐血,以酒或水細研,溫服之;亦塗金瘡,生肌生血。”

2、《本草圖經》:“主消化積滞,今人下食藥中多用之。”

3、《綱目》:“消食積,舌腫,喉痹。”“止上下諸血,婦人崩中帶下,胎前産後諸病,傷寒陽毒發狂,黃疸,瘧痢,喳膈,咽喉口舌一切諸瘡。”

4、《本草彙言》:“解三焦結熱,化髒腑瘀血。”

5、《醫林纂要》:“瀉心降火,去妄熱,止妄血,下氣消積行痰。“nn

臨床應用

n

臨床應用

n治療咯血:取百草霜沖服,每次0.5~1錢,每日3~4次。共治14例,其中多數為肺結核,結果11例在用藥後1~3天咯血停止或顯着減少。本品對中、小量咯血效果較優,對大量咯血則較差。未見副作用。n

相關配伍

n1、治吐血及傷酒食醉飽,低頭掬損肺髒,吐血汗血,口鼻妄行,但聲未失者:百草霜五錢,槐花末二兩。每服二錢,茅根湯下。(《綱目》引《劉長春經驗方》)

2、治血虛内熱,血不歸源而崩:陳槐花一兩,百草霜半兩。為末。每服一二錢,燒紅秤錘淬酒下。(《婦人良方》)

3、治卒下血不止:竈突中塵一升,黃連五兩,地榆三兩。上三味,搗篩為散。粥飲服方寸匕,日三服,重者夜一。(《外台》引崔氏方)

4、治血痢,不問遠近:黃連一兩〔去須,微炒),竈突墨二兩,木香半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于食前,以粥飲調下二錢。(《聖惠方》)

5、治霍亂吐下:鍋底墨煤半錢,竈額上墨半錢,百沸湯一盞,急搗數十下,服之。(《經驗方》)

6、治小兒食積疳膨:百草霜三錢,巴豆霜一分。研勻,以飛羅面打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丸,白湯化下。

7、治咽喉無故腫閉:百草霜、白硼砂各二錢。研細末吹入喉中。

8、治口舌生瘡:百草霜二錢,甘草一錢,肉桂五分。為末,頻頻搽之。(6-8方出自《方脈正宗》)

9、治舌腫起如豬胞:釜下墨末,以酢敷舌上下,脫去更敷。若先決出血汁,竟,敷之彌佳。(《千金方》)

10、治婦人白帶:百草霜一兩,香金墨半兩。研末。每服三錢豬肝一葉,批開入藥在内,紙裹煨熟。細嚼,溫酒送之。(《永類钤方》)nn

加工炮制

n從燒柴草的鍋底或煙囪内刮取,用細篩篩去雜質,置瓶中用。n

藥材鑒别n

粉末狀,或粘結成小顆粒狀,手撚之即成粉末。黑色。體輕,質細似霜,入水則漂浮而分散。觸之沾手,無油膩感。氣微,味淡微辛。n

礦物學信息

n

礦物種屬

n稻草、麥稭、雜草燃燒後附于鍋底或煙囪内的黑色煙灰。n

分布區域

n全國各地均産。n

生長環境

n從燒柴草的鍋底或煙囪内刮取。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