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插花

传统插花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东方插花的代表,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株奇葩。[1]具备有端庄典雅的造型、富有诗意的画面、形神兼备的意境、师法自然的手法等特点。这种古老的艺术以群体传承的方式,见证着中国历代王朝的兴衰、传统文化艺术发展的进程以及历代风土民情的变迁。2008年6月7日,传统插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中文名:传统插花
  • 外文名:
  • 别名:
  • 批准时间:2008年6月7日
  • 非遗级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遗产类别:传统美术
  • 申报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 遗产编号:Ⅶ-93

历史渊源

中国的传统插花艺术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

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期间,经历了汉代初始期、南北朝发展期、隋唐兴盛期、宋代极盛期、元明成熟期、清后代衰落期等阶段。这种古老的艺术以群体传承的方式,见证着中国历代王朝的兴衰、传统文化艺术发展的进程以及历代风土民情的变迁。它早已成为民众寄情花木、以花传情、借花明志、装点生活的重要载体。

中国是东方式插花艺术的起源国,自隋唐时期始,中国传统插花传入日本,对日本花道的发展影响巨大。而其追求线条美、崇尚自然、注重意境美的创设、简约环保的创作技法等,对近现代西方插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末以后,传统插花艺术衰微停滞,改革开放后,插花艺术得到快速的恢复与发展,但传统插花仍然鲜为人知。传统插花艺术面临传承的困境。

主要特点

中国传统插花的显著特点是花枝较少,选材时重视花枝的美妙姿态和精神风韵,喜用素雅高洁的花材,却并不像西方插花那样讲究花朵一定要丰满、硕大、色彩鲜艳。造型时讲究线条飘逸自然,构图多为不对称均衡,利用不多的花枝,通过宾主、虚实、刚柔、疏密的对比与配合,轻描淡写,清雅绝俗,以体现大自然中固有的和谐美,悉心追求诗情画意。

显著价值

史学价值

传统插花艺术在3000多年的发展中,见证了中国历代王朝的兴衰、传统文化艺术发展的进程、历代风土民情的变迁,具有极高的史学与民俗研究价值。

文化价值

涵盖了我国所有民族、人群和时代。它受儒、释、道以及诗、书、绘画、文学等传统文化与艺术的滋养,具有深厚的艺术底蕴、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审美情趣。

艺术价值

它吸取了园林、盆景、雕塑、书法、绘画等姐妹艺术的精华,与花材和容器完美融合,不仅仅是手工艺作品,而且是一种既有形式美,又有思想美和意境美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活动,是一种自娱娱人的高雅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社会价值

它不但对古代东方插花艺术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注重意境创设、简约环保的创作技法等,还被西方现代插花所借鉴。除此之外,传统插花艺术的实用价值、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也十分显著。

艺术特色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不同于现代西方插花。与现代西方插花相比,它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特征。

这主要表现在7个方面:

一是追求花材的自然之美,不刻意改变其天然姿态,而是顺乎花枝的自然之势,“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二是追求花材的意趣美,讲求以花传情;

三是善用木本花材,以线造型;

四是采用不对称式构图形式;

五是赋予花材丰富的内涵与象征性,寄托情思;

六是注重将花材与花器、几架、配件以及作品环境的统一,体现整体和谐美;

七是兼顾中国人的独特赏花方式,分曲赏、酒赏、香赏、谭赏、琴赏和茗赏等。

艺术形式

传统插花艺术在形成过程中,受儒、释、道等哲学思想及中国绘画、文学、造园、民俗等的影响,形成了崇尚自然、富于诗情画意、擅长线条造型、多用不对称式构图形式等独特的风格与特征,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

申遗之路

“申遗”不仅有一套复杂的申报程序,而且最关键的是人们对中国传统插花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偏差。不少专家认为,插花就像是“绣花鞋”,没什么技术含量和文化内涵,因此在申报过程中屡屡遭到争议和搁置。从2004年开始,申报组的几位专家锲而不舍,收集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传统插花的理论研究成果,并通过现场演示插花手法技巧等形式,不厌其烦地在评审团中进行宣传、演示,经过层层审核,中国传统插花2007年初被列入北京市海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6月被列入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最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发展现状

中国是东方式插花艺术的起源国,但如今说到东方式插花,世人只知道日本花道。实际上日本插花缘于我国隋唐时期,在各个发展阶段受到中国插花艺术的不同影响。自20世纪以来,日本将插花作为国粹极力提倡,其文化影响力遍及世界各地。相形之下,我国作为东方式插花艺术的起源国,传统插花艺术却几近断流。

由于国人对传统插花艺术缺乏了解,专业研究人员匮乏,研究资金短缺以及深入资源普查、挖掘难度大等原因,使得传统插花艺术还未真正进入大众生活之中。系统梳理与传承、保护传统插花艺术这一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遗产,尚有许多工作要做。

创作人群

传统插花按创作人群分为民间插花、寺观插花、宫廷插花、文人插花等四大类型,主要容器为瓶、盘、碗、篮、缸、筒等六大类,由花材、容器、花插、几架和垫板、配件等构成。主要流程为构思、构图、花材与容器的选择、花材修剪、固定、调整、陈设、赏析。其间包涵丰富的文化内涵、系统的插花理论、精湛的插花技艺与独特的赏花方式。

传承意义

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插花艺术保护工作任重道远。据了解,北林大将启动普查工作,从考古文物及现存史籍中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历代插花资料与图片、系统梳理;将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纳入大、中、小学素质教育体系,在有关大专院校开办插花艺术专业;利用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在继承的基础上,创作符合国情和大众的插花艺术形式;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让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在世界插花领域重现辉煌。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