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樹上

生活在树上

2020年浙江省高考作文
《生活在树上》是由一名浙江高考考生创作的作文,于2020年完成。该作文表达了该考生对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关系的思考,并于2020年获得高考作文满分的成绩。该作文曾引发相关争议。2020年8月13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发布通报:网上流传2020年浙江省高考评卷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及专家点评,引发网民热议。经调查,作为语文评卷组作文组组长的陈建新老师在评卷结束后未经允许擅自泄露考生作文答卷及评卷细节,严重违反了评卷工作纪律。根据规定,停止陈建新老师参加国家教育考试工作(含高考评卷等)。[1]
  • 作品名称:生活在树上
  • 创作年代:当代
  • 作品出处:2020年浙江省高考作文
  • 作品体裁:议论性散文

作品原文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我们怀揣热忱的灵魂天然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不屑于古旧坐标的约束,钟情于在别处的芬芳。但当这种期望流于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虚无与达达主义时,便值得警惕了。与秩序的落差、错位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张本。而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

“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麦金太尔之言可谓切中了肯綮。人的社会性是不可祓除的,而我们欲上青云也无时无刻不在因风借力。社会与家庭暂且被我们把握为一个薄脊的符号客体,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尚缺乏体验与阅历去支撑自己的认知。而这种偏见的傲慢更远在知性的傲慢之上。

在孜孜矻矻以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对自己的期望本就是在与家庭与社会对接中塑型的动态过程。而我们的底料便是对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的觉感与体认。生活在树上的柯希莫为强盗送书,兴修水利,又维系自己的爱情。他的生活观念是厚实的,也是实践的。倘若我们在对过往借韦伯之言“祓魅”后,又对不断膨胀的自我进行“赋魅”,那么在丢失外界预期的同时,未尝也不是丢了自我。

毫无疑问,从家庭与社会角度一觇的自我有偏狭过时的成分。但我们所应摒弃的不是对此的批判,而是其批判的廉价,其对批判投诚中的反智倾向。在尼采的观念中,如果在成为狮子与孩子之前,略去了像骆驼一样背负前人遗产的过程,那其“永远重复”洵不能成立。何况当矿工诗人陈年喜顺从编辑的意愿,选择写迎合读者的都市小说,将他十六年的地底生涯降格为桥段素材时,我们没资格斥之以媚俗。

蓝图上的落差终归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也未必明晰。譬如当我们追寻心之所向时,在途中涉足权力的玉墀,这究竟是伴随着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在我们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浇铸我们。既不可否认原生的家庭性与社会性,又承认自己的图景有轻狂的失真,不妨让体验走在言语之前。用不被禁锢的头脑去体味切斯瓦夫·米沃什的大海与风帆,并效维特根斯坦之言,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

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体的超越性,保持婞直却又不拘泥于所谓“遗世独立”的单向度形象。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生词注释

嚆矢(hāo shǐ):响箭。因发射时声先于箭而到,故常用以比喻事物的开端。

滥觞(làn shāng):滥觞原指江河发源之处水极浅小,仅能浮起酒杯,后比喻事物的起源和发端。

振翮(zhèn hé):常用来形容人志向远大、努力奋发向上或经济正高速发展、在腾飞等。翮指鸟的翅膀。

肯綮(kěn qìng):典出《庄子·内篇·养生主》“肯,著骨肉。綮,犹结处也。” 后遂以“肯綮”指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要害或关键之处。

孜孜矻矻(kū):勤勉不懈的样子,出自唐·韩愈《争臣论》。

玉墀(chí):指宫殿前的石阶,亦借指朝廷,出自汉武帝《落叶哀蝉曲》。

婞(xìng)直:指倔强;刚直。

创作背景

该作文源自2020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题目如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作品鉴赏

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浙江大学副教授陈建新:“它的每一句话都围绕着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会的期待之间的落差和错位论说,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所有的引证也并非为了充门面或填充字数。”但点评专家同时也指出,写成这样需要考生阅读大量书籍,文字表达如此学术化,也不是一般高中学生能做到的。“当然,其中的晦涩也不希望同学们模仿。”

光明日报:抛开晦涩的表达与用语,文章也体现了一定的厚度。看得出来,很多句子,并非是死记硬背、机械搬运得来的。譬如,“我们在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塑造着我们。既不可否认原生的家庭性与社会性,又要承认自己的图景有轻狂的失真。”“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体的超越性,却又不拘泥于所谓遗世独立的单向度形象,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诸如此类的语句,不够流畅,但也体现了中学生中少有的思想性。当然,从成年人或成熟写作者的角度来看,这篇确实很难称得上佳作,满分的评价可能也过高了。但我们也要看到,这只是一篇高中生应试作文,一名中学生不可能有长期且专业的写作训练;在高压的考试环境下一个小时之内更不可能写出什么皇皇大作。作者能够在短时间内调动不小的知识量,且紧扣文章主题行文,应当承认这并不容易。总体而言,《生活在树上》一文因为刻意的“炫技”,阅读体验上并不友好,大量生僻词语以及对欧化语句的使用,不值得提倡,也称不上一篇上佳文章。实际上,公认文章大家的写作风格多是平实晓畅的,一眼就让人看明白,从不故作高深。南北朝的刘勰早就说过,“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寓意深刻的言辞未必要多复杂,简单细小的事情也可以寓意深远。过分的铺陈炫技,反而等而下之了。

相关事件

2020年8月13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发布通报:网上流传2020年浙江省高考评卷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及专家点评,引发网民热议。经调查,作为语文评卷组作文组组长的陈建新老师在评卷结束后未经允许擅自泄露考生作文答卷及评卷细节,严重违反了评卷工作纪律。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十三条第九款的规定,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经研究决定:停止陈建新老师参加国家教育考试工作(含高考评卷等)。对网民反映的其个人其他相关问题,有关部门正在调查核实。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