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

圣贤

汉语词语
圣贤,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通常是指被认为实践了儒学生命价值观的贡献历史和社会的人物。“圣贤”的地位其实是由历代学者通过史书和官方祭祀制度确认的,而非个人的认同。如:"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中文名:圣贤 外文名: 拼音: 近义词: 反义词: 英文名:Sages 拼 音:shèng xián 注 音:ㄕㄥˋ ㄒㄧㄢˊ 繁 体:聖賢 解 释:圣人与贤人的合称

例句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就原谅他这一次吧!

传说中的诸葛亮是一位未卜先知的圣贤。

历代圣贤或立功、或立言、或立德,而永为万流景仰。

引证解释

1、圣人和贤人的合称。亦泛称道德才智杰出者。

圣学乃精学、博学、绝学是也!一般指圣人治学之法、修学之道、成学之径,饱学之意!古之鬼谷、老庄、孔墨皆可谓之为圣学至大成者也!是故:世人尊圣学者为圣人、圣贤!《吾思/圣神贤》诗曰:深思熟思,必有奇思。信师行师,自可名师。圣学博学,方成绝学。知善致善,是为上善。性勿恶,形勿舍。省勿止,神勿折。

《吾思》解析:

遇事能多加思虑,定会有所奇思妙想。这样,离问题本身的开解便也不远了!

心中若能常怀为人师表的信念去践行师道!他日自然能成为一代宗师,名扬天下!

也只有智学、精学、博学,即有针对性、选择性地广泛学习,最终才能成就一番不朽的学业!

知道了善的价值与本义,又致力于通过行动去追索、实现它的,就已经算得上是至善尽美了!

圣贤之所以成为圣贤,那是因为他们不断地使性情保持恭良温逊乃至尊敬不恶!同时又能对自己以及周边事物的美好形态表示赞赏和依依不舍!他们每天日以继夜地致力学习、实践、辩证怀疑,每天不断地交流、审问以反思自己!为的就是让行为有所彰显、感应,而思念、精神永传不朽!!

《易·鼎》:“彖曰: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唐韩愈《重答张籍书》:“吾子不以愈无似,意欲推而纳诸圣贤之域。”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清·范阳询《重修袁家山(袁可立别业)碑记》:“余尝谓圣贤不必作神仙,而高过乎神仙。神仙虽不及圣贤,而断不可不学圣贤。”清秋瑾《同胞苦》歌:“手提白刃觅民贼,舍身救民是圣贤。”老舍《骆驼祥子》七:“他一向没遇到过像曹先生这样的人,所以他把这个人看成圣贤。”

2、圣君和贤臣的合称。

唐韩愈《进学解》:“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宋王得臣《麈史·国政》:“然莱公非赖章圣渊谋神断,先发于中,而独以倚成,又何以施其力哉?圣贤相济,呜呼盛矣!”清龚炜《巢林笔谈续编》卷上:“圣贤相遭,君臣契合,足令千载下感激欲涕也。”

3、泛称神、仙、佛、菩萨等。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如生如灭理皆明,无相无为法不二,圣贤弥勒一雷同,怎生得受菩提记。”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数了罗汉,参了菩萨,拜了圣贤。”明沈鲸《双珠记·真武灵应》:“空中果有圣贤,猛可地威灵宣现,云霄旋转,推移路一千。”《天地会诗歌选·<八拜歌>之二》:“五拜五祖为尊长,六拜六祖六圣贤。”

4、清酒与浊酒的并称。亦泛指酒。

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九酝备圣贤,八珍穷水陆。”宋苏辙《九日阴雨不止病中把酒示诸子》诗之三:“庭菊兼黄白,村醪杂圣贤。”金麻革《题李氏寓酒轩》:“我亦颇解饮,圣贤时一中。”清钱谦益《采花酿酒歌示河东君》:“请从酒国征谱牒,为尔罗缕辨圣贤。”清方文《饮梅周文秋庄》诗之二:“有酒频斟酌,何论圣与贤。”参见“圣人”。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