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石

红丝石

山东青州特产
红丝石产自山东青州。在唐朝,红丝石砚台居四大名砚之首,产地是在青州的黑山。[1]至宋末石源枯竭,历朝虽有产出,但数量相当稀少。 特征:泥质岩、硬度4-4.5左右,敲击声很脆,无厚料,从侧面看层状沉积岩特征明显,红黄相间,正面出现像树木年轮一样的红丝。
    中文名:红丝石 外文名: 别名: 产自:山东青州 简介:在唐朝,红丝石砚台居四大名砚之首,产地是在青州的黑山。至宋末石源枯竭,历朝虽有产出,但数量相当稀少 特征:泥质岩、硬度6.5左右,敲击声很脆,无厚料,从侧面看层状沉积岩特征明显,红黄相间,正面出现像树木年轮一样的红丝。 作为:观赏石

砚谱

《砚谱》一卷,不着撰人姓名,晁陈二家亦俱未着录。惟左圭刻入《百川学海》中,皆杂录砚之出产与其故实,中间载有欧阳修、苏轼、唐询、 郑樵诸人之说,葢南宋初人也。其书仅三十二条,不为赡博,采摭间有踈舛。如以端溪子石为在大石中生,尚沿旧说,未加考正;又如许 汉阳以碧玉为砚,其事出谷神子博异记,乃 龙女之砚,非汉阳砚,亦为征引之误。以其流传既久,尚有一二条足资多识者,故附着于诸家砚谱之次,以备检校焉。

李后主砚

李后主留意笔札所用,澄心堂纸、 李廷珪墨、龙尾石砚三者为天下之冠。

右军风字砚

会稽有老叟云,右军之后持一风字砚,大尺馀,色正赤,用之不减端 石云。右军所用者, 石扬休以钱二万得之。

产地

红丝石,产于山东省青州市邵庄镇的黑山顶峰石洞中和临朐县冶源镇老崖崮村的壮山周围。黑山和壮山两地直线距离约二十公里,两地所产之石色泽质地极为相似,系同出一脉。黑山因石源枯竭,藏量甚少,现红丝石多为壮山一带所产。因古代临朐县隶属青州府,故以往统称为青州红丝石。

青州黑山红丝石产于黑山顶峰一个石洞中,洞内深宽一丈馀,高三尺馀,采石极为困难。石质坚而不脆,硬而不滑,手感温柔,敲之响声清悦。石色似晚霞,红黄相间,鸡血色的丝纹回旋变幻,次第不乱,莹于石面,形成山峰、云雾、月晕、林木、花卉等纹络。制砚研墨,膏润浮泛,凝墨如漆、不伤毫毛,存墨加盖则数日不干。且无论用过多久的砚台,清水一洗即点污不染,光洁如新。

临朐壮山红丝石产于壮山地下2~7米的石灰岩第一岩段与第二岩段接触部位,岩层较薄,往往有石英线夹杂其中,料石稀有,大材极不易得。石质细腻,致密而坚实,多为柑黄地红丝纹、紫红地黄丝纹、棕红地灰黄丝纹、紫地灰黄丝纹等。丝纹虚幻神妙,变换无穷,天然形成云纹、水纹、刷丝纹和山水草木、云龙鸟兽诸状,有的还间有石眼、墨斑、金色条带、闪光紫筋、石英冰纹。制成石砚,质润肌细,手试如膏,色泽华而不浮,发墨护毫,墨液如油,墨色相凝如漆。

形成

红丝石形成于距今约4.5~5亿年的早古时代,属浅海一一 陆台潮坪相沉积岩,岩性为泥质白云质粉晶灰岩。矿物成分主要为 方解石组成,方解石含量达94~98%,另含少量铁、 锰及微量 石英、 云母等矿物和泥质物。蕴存于沉积 碳酸盐岩系中,多呈透镜状或扁豆状,单体规模不大,一般厚5~20cm。红丝石是在特殊的 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即在局部地段出现沉积间断之后露出地表,经风雨冲刷等外力作用下,变成形态各异的洼地和小丘,并接受 陆源沉积物在密集的小丘间逐次成层沉淀,直到海侵以后的全面巨厚沉积成岩。

质地

红丝石属微晶质灰岩,颗粒均匀,石质致密细腻,硬度约4度左右。色彩丰富,常见有黄地红丝、红地黄丝、紫红地褐丝、红褐地紫丝、紫地黄丝、紫地黑丝等,尤以黄地红丝、紫地黑丝者为佳。石上垂直剖面的纹理基本平行,含有后期构造裂隙影响所构成的错断或斜交,层面上的纹理则千回百转,层次分明,尤似天然云纹、水纹、刷丝纹等,千姿百态。石内丝纹多者达十多层,且纹理变幻无穷,天然形成山水草木、阳光月晕,人物鸟兽等状,瑰丽多姿,独具特色,可制作成高品位的观赏石。

分类

红丝石作为观赏石,主要分两类:一类是自然形红丝石,即天然形成,独立成块,不经为加工的红丝石;二是磨制后的红丝砚赏石,石质细腻,膏润华泽,红黄颜色对比鲜明,丝纹变化丰富。

工艺品

红丝石纹理细腻,硬度适中,易于打磨,又是制作 砚台和其他工艺品的优质材料,成砚称“红丝石砚”或“青州红丝石砚”,质地嫩润,发墨如油,蓄墨似漆,不渍墨,不损毫,匣藏不干涩,砚内色彩纹理美观和谐,是历史上 中国四大名砚之一。

价值

这种石头在宋朝就已经面临枯竭,原因是它的质地最适合制造砚台,由于其特殊材质,使得红丝石砚不渍磨,不损毫,文人墨客推崇的红丝石砚台居四大名砚之首,随着红丝石资源的日渐减少,那些具有悠远文化气息的砚 台作品连连升值。红丝石作品升值空间大,推荐收藏。

古文描述

红丝石

青州红丝石,外有皮表,磨砻即其理,红黄相参。理黄者其丝红,理红者其丝黄。须饮以水使足乃可用,不然渇燥。唐彦猷甚竒此砚,以为发墨不减端石。蔡君谟又言,端石莹润,惟有铓者尤发墨;歙石多铓,惟腻者佳。葢物之竒者,必异其类也。

鳯咮石

苏子瞻云,仆好鳯咮石,少得真者。唐彦猷以青州红丝石为甲。或云唯堪作骰盆。

端砚

苏公易简云,柳公权论砚,青州石为第一,绛州者次之,殊不言端石。世传端溪中有草,蒙茸可爱,匠琢石成砚,用草褁之,故自岭表迄中夏而无损。或云水中石其色青,山半石其色紫,山绝顶者尤润如猪肝色者佳。其贮水处有白赤黄色点者,谓之鸜鹆眼,脉理黄者谓之金线纹。其山号斧柯,昔人采石为砚,必中牢祭之,不尔雷电,失石所在。

鸜鹆眼

端石有眼者最贵,谓之鸜鹆眼,石纹精美,如木有节。今不知者乃以为石病,吁,可痛哉。石有上下巖。西坑、后厯,悉其下也。惟上巖有眼,眼之美者,青黄绿三色相重,多者自外至心凡九重,其大者尤为希有。或布列砚中,如 北斗心房之形。土人以眼多少为价重轻。其生于墨池之外者,谓之髙眼;生于内者,曰低眼。髙眼尤可,尚以不为墨渍,常可睹也。或云取石祭以中牢,故老云无之。又云石有金线为美,正其病也。(唐彦猷)

子石

端石以子石为上,在大石中生,葢精石也,流俗讹为紫石。又以贮水不耗为佳,有眼为贵。眼,石病也。官司歳以为贡。在他砚上然十无一二发 墨者,但充翫好而已。( 欧阳永叔)

端溪

端溪有斧柯、茶园、将军。地同是一溪,唯斧柯出者,大不过三四指,一两呵,津汗滴沥,真难得之物;茶园次之;将军又次之。(郑樵)

活眼死眼

苏易简作文房四谱。谱言四寳,砚为首,笔墨兼纸,皆可随时收索,可与终身俱者,唯砚而已。谱中载四十馀品,以青州红丝石为一,斧柯山第二,龙尾石第三,馀皆在中下。虽铜雀台古瓦砚列于下品,特存古物耳。端所出有四,巖石为甲,石屋次之,西坑又次之,后厯为劣。巖与西坑相去二十里,石屋、后厯七里而所产逈然不同。犹建安产茶,北源壑源去 沙溪十数里,而优劣差殊。而巖石又分上下,又有活眼死眼之别。圆晕相重,黄黒相间,繄精在内,晶莹可爱,谓之活眼。四旁浸渍,不甚鲜明,谓之泪眼。形体略具,内外皆白,殊无光彩,谓之死眼。活眼胜泪眼,泪眼胜死眼,死眼胜无眼。

龙尾石

歙石出于龙尾溪,以金星为贵。予少时得金坑矿石,坚而发墨。端溪以北巖为上,龙尾以深为上,龙尾更在端溪上,而端石以后出见贵尔。(欧阳永叔)

李贺诗

永叔以端溪后出,不然。 李贺有端州青花石砚诗云,暗洒苌弘冷血痕,则谓鸜鹆眼,知端石为砚久矣。

诸州砚

淄州金雀石,色绀青,声如金玉。又有青金石,叩之无声,发墨。青州紫金石,状类端州西坑石,发墨过之。吉州(缺)县紫石亦类西坑。登州駞基岛石,上有罗纹金星。绛州角石,色如白牛角。归州大沱石,江水中石也,止用于川峡人。 宿州出 乐石,润腻发墨,但无石脉。万州有悬金崖石,又有磁洞石。洮河出绿石,性腝不起墨,不耐久磨。牢 山丹石,滑泽坚腻。古瓦砚出相州魏铜雀台,里人因掘土,往往得之。虢州澄泥,唐人品砚以为第一,今人罕用。潭州道人 吕翁作澄泥砚,坚重如石,手触辄生晕,上着吕字。青维州石末砚,皆瓦砚也。柳公权以为第一,当时未见歙石,以为上品耳。

砚赋

傅玄砚赋云,木贵其能软,石美其润坚。刘道友以浮查为砚,知吉亦有木砚。

铜砚蜯砚

刘聪谓晋怀帝曰,顷赠朕柘木铜砚, 袁彖赠庾翼蜯砚 。

水精砚

丁恕有水精砚,大才四寸许,为风字样,用墨即不出光,发墨如歙石 。

玉砚

镇潼留后李充伯得玉材,琢为圆砚,发墨可爱。

碧玉砚

许汉阳笔以 白玉为管,砚乃碧玉,以玻瓈为匣 。

铁砚

青州熟铁砚甚发墨,有柄可执,晋 桑维翰铸生铁砚 。

漆砚

晋仪注太子纳妃有漆砚。

异物志云广南以竹为砚 。

涤砚

几砚须涤之,纵未能,亦须日易其水。洗宜用小氊片或纸,若久用石色为墨渍汚,即以麸炭磨洗,复如新矣。苦寒,不宜用佳砚,石理既冻,墨亦少光。

帝鸿氏砚

黄帝得玉一纽,治为墨海。其上篆文曰,帝鸿氏之砚。又太公金匮砚书曰,石墨相着而黒, 邪心谗言无得汚白,是知砚其来尚矣。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

孔子砚

伍缉之从征记云, 鲁国孔子庙中石砚一枚,甚古朴,孔子平生时物也。又 颜路所请者车亦存 。

砚溪

永嘉郡记云,砚溪一源多石砚。述异记云, 洞庭湖一陂有 范蠡 石牀、石砚 。

一箧磨穴砚

古人有学书于人者,数年,自以艺成,告而辞去。师曰,吾有一箧物,可附于某处。及山之下,绝无所付人,封题亦甚不密,乃启之,皆磨穴者砚,数十枚,方知师夙所用者。乃返山服膺,至皓首方毕其艺。

补百碎砚

石晋时,闗右有李处士,能画驯狸,能补端砚。百碎者赍归,旬日即复,旧如新琢成,畧无瑕纇。世莫得其法 。

后主青石砚

李后主得青石砚,墨池中有 黄石如弹丸,水 常满,终日用之不耗。每以自随。后归朝, 陶谷见而异之,砚大不可持,乃取石弹丸去。后主拽其手振臂就取,后主请以寳玩为谢,陶不许。后主曰唯此砚能生水,他砚皆不可用。陶试数十砚,水皆不生。后主索之良苦,陶不能奈,曰,要,当碎之。石破,中有小鱼跳地上即死,自是砚无复润泽。

真材本性

砚当用石,镜当用铜,此真材本性也。以瓦为砚,如以铁为镜耳。

谢铜砚笔格启

庾肩吾谢铜砚笔格启云,烟磨青石已践孔子之坛,管插铜龙还笑王生之壁。

石砚赋

黎逢石砚赋云:琢而磨之,其滑如砥;欲研精而染翰,在虚中而贮水;水随晕而还周,墨浮光而黛起;明而未融,是以为用,久而不渝,故以为美;成器 尚古,徴阙里于素王,匠法増华,参会稽之内史。又云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浄。又云对此大匠,厕诸鸿笔,见珍于杀青之晨,为用于草玄之日。

砚诗

僧贯休砚诗云:低心蒙润久,入匣更身安。

石虚中传

文嵩石虚中传云,石虚中,字居黙,器度方圆,中心坦然,若汪汪万顷之量,封即墨侯。与宣城 毛元锐、燕人 易玄光、华隂禇知白皆同出处。

附《砚史》

宋 米芾撰。一卷。记砚二十六种,辨瑞歙二石甚详。其中《用品》条,言石理当以发墨为上;《性品》条,论石质刚柔;《样品》条,述历代砚之形制。

米芾《砚史》

砚史一卷

谱录类一

器物之属

提要

臣等谨案:《砚史》,宋米芾撰。首冠以《用品》一条,论石之当以发墨为上;后附《性品》一条,论石质之坚软;《样品》一条,则备列晋砚、唐砚以迄宋代形制之不同。中纪诸砚,自 玉砚至蔡州白砚,凡二十六种。而于端、歙二石,辨之尤详。自谓皆曾目击经用者,非此则不录,其用意殊为矜慎。末纪所收,青翠叠 石一、正紫石一,皆指为历代之瑰宝。而独不及所谓南唐 砚山者,或当时尚未归宝晋斋中,或已为 薛绍彭所易,均未可知也。芾本工书法,凡石之良楛,皆出亲试,故所论具得砚理,视他家之耳食者不同。其论历代制作之变,考据尤极精确,有足为文房鉴古之助者焉。

乾隆四十六年正月恭校上

总纂官 臣 纪昀臣 陆锡熊臣 孙士毅

总校官 臣 陆费墀

钦定四库全书

人好万殊,而以甚同为公,甚不同为惑。喻之而移,非真得之,更而得之,则必信其守。夫博奕犹贤乎已?则吾是文,必不见嗤于赏鉴之士。

用品

器以用为功,玉不为鼎,陶不为柱。 文锦之美,方暑则不先于表出之绤。楮叶虽工,而无补于宋人之用,夫如是,则石理发墨为上,色次之,形制工拙,又其次,文藻缘饰,虽天然,失砚之用。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