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

汉语汉字
泉(拼音:quán)是汉语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泉水从泉穴中流出。泉本义是地下涌出的水,即水源,又引申为地下水。因为泉水出自地下,所以泉又指人死后所在的地方。有的学者认为泉水是流通的,货币也是流通的,因此,古代把货币叫泉。
  • 中文名:泉
  • 拼音:quán
  • 部首:白、水
  • 五笔:RIU
  • 仓颉:HAE
  • 郑码:NKKV
  • 字级:一级(1572)
  • 平水韵:下平一先
  • 笔画:5 4、4 5
  • UniCode:6CC9
  • GBK:C8AA
  • 外文名:spring
  • 注音:ㄑㄩㄢˊ
  • 造字法:象形字
  • 结构:独体字,上下结构
  • 异体字:㟫、洤、湶、灥
  • 四角号码:26902
  • 统一码:基本区-6CC9

字源演变

象形字。甲骨文(图1)的外形像一个三面围绕,一面开口的泉眼,中间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像泉水从中流出。泉的本义就是泉水。金文与甲骨文大致相同,但笔画有所减省。小篆(图4)形体有所变化,像泉水流成一条小河的样子,但仍然像有泉水从泉眼中流出。隶书和楷书楷书失去了泉水原来的象形,上部变为“白”字,下部变为“水”字。整个字虽然不像泉眼、泉水了,但“白”下面却明显地有个水字,表明了泉的本质。

现代释义

拼音

词性

释义

quán

名词

从地下流出的水。

泉眼,流出泉水的小洞或小缝。

泛指江河湖海之水。

地下水。

迷信的说法称人死后所在的地方。

古代钱币的名称。

(Quán)春秋戎邑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南。

(Quán)古州名。隋开皇九年置,治原丰县(今福建省福州市)

(Quán)唐景云二年改武荣州置,治晋江(今福建省泉州市)。

(Quán)姓氏用字。

参考资料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十一下】【泉部】疾缘切(quán)

水原也。象水流出成川形。凡泉之属皆从泉。

说文解字注

水厡(原)也。

注:《释水》曰:滥泉正出。正出,涌出也,沃泉县(xuán)出。县出,下出也,氿泉穴出。穴出,仄出也。《毛传》亦云:槛泉正出,侧出曰氿泉。许作滥泉,?泉。召旻曰:泉之竭矣,不云自中。《传》曰:泉水从中以益者也。引申之,古者谓钱曰泉布。许云: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

象水流出成川形。

注:同出而三岐,略似巛形也。疾缘切。十四部。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部】泉·康熙笔画:9·部外笔画:5

古文:洤

《唐韵》疾缘切。《集韵》《韵会》从缘切。《正韵》才缘切,竝音全。《说文》:水原也。象水流成川形。《易·蒙象》:山下出泉。

又《尔雅·释水》:滥泉正出。正出,涌出也。沃泉县出。县出,下出也。氿泉穴出。穴出,仄出也。

又同出异归曰肥泉。《诗·衞(卫)风》:我思肥泉,兹之永叹。

又醴泉。《礼·礼运》:天降膏露,地出醴泉。

又泉有光华曰荣泉。《前汉·郊祀歌》:食甘露,飮荣泉。

又瀑布曰立泉。班固《终南山赋》:立泉落落。

又州名。《广舆记》:周时为七闽地,隋曰温陵,唐曰泉州。

又天泉,星名。《甘氏星经》:天泉十星,在鼈东。一曰大海,主灌漑沟渠之事。

又龙泉,劒(剑)名。即龙渊也。杜甫诗:三尺献龙泉。

又姓。南史有泉企。

又货泉,即钱也。《周礼·天官》:外府掌布之出入。注:布,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取名于水泉,其流行无不徧也。

又《地官·泉府注》:泉,或作钱。

又《集韵》:疾眷切,全去声。义同。

又《韵补》:叶才匀切,音秦。李尤《东观铭》:房闼内布,疏绮外陈。是谓东观,书籍林泉。《集韵》或作灥。

又?、?、?。

字形书写

【笔顺】①ノ(撇)②丨(竖)③㇕(横折)④一(横)⑤一(横)⑥亅(竖钩)⑦フ(横撇)⑧ノ(撇)⑨㇏(捺)

【写法】❶“白”小“水”大。❷“白”,居上偏左,底部在田字格横中线。❸“水”,居下居中,亅(竖钩)写在竖中线左侧,フ(横撇)在亅(竖钩)左侧,撇、捺两笔在亅(竖钩)右侧,两笔相接于竖中线。

韵书集成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韵系

字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平声

下平二仙

仙A

合口呼

三等

全浊

疾缘切

dzʰjuæn

集韵

仝(全)

平声

下平二?(仙)

合口呼

三等

全浊

从缘切

dziuæn

去声

三十三线

合口呼

三等

全浊

疾眷切

dziuæn

中原音韵

阳平

先天

撮口呼

次清

tsʼiuɛn

中州音韵

平声

先天

才宣切

洪武正韵

平声

十一先

全浊

才缘切

dz‘yen

分韵撮要

阳平

第十三鸳婉怨乙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