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2012

美国2009年罗兰·艾默里奇执导灾难电影
《2012》是一部由约翰·库萨克、桑迪·牛顿、阿曼达·皮特和切瓦特·埃加福特等联袂出演的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该电影由罗兰·艾默里奇执导。该影片于2009年11月13日在美国上映。影片故事发生在2012年12月,一家人正在度假。没想到根据玛雅预言,2012年的12月21日,正是世界末日,玛雅人的日历也到那天为止,再没有下一页。电影讲述了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灾难面前,尽现人间百态。[1]
    主标题:杰克逊 副标题1: 约翰·库萨克饰 副标题2:影片的主人公,凯特的前夫 副标题3:曾经是个作家,但因为书不受欢迎改为替大老板当司机。是个狂热而执着的人,有点理想主义,觉得自己能够控制情况。因灾难来临时,积极地去救助自己的两个孩子与前妻。 主标题:凯特 副标题1: 阿曼达·皮特饰 副标题2:杰克逊的前妻 副标题3:在抵达西藏后,不断求助当地人,拼了命地先让两个孩子脱险,展现母亲的大爱。 主标题:艾德里安 副标题1: 切瓦特·埃加福特饰 副标题2:发现了危机的年轻科学家 副标题3:在朋友的帮助,第一个发现了危机的年轻科学家,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总统,积极地帮助世界各国完成逃亡之计划。 主标题:总统 副标题1: 丹尼·格洛弗饰 副标题2:美国的黑人总统 副标题3:在临走前往西藏时,选择留在华盛顿与普通的百姓在一起。最后在海啸来临时,被美国的航母临面压下,成为一名普通美国人而去世。 主标题:白宫幕僚长 副标题1: 奥利弗·普莱特饰 副标题2:美国白宫幕僚长 副标题3:在得知危机的消息时,还报以嘲笑的态度。在海啸来临时,表现了一个自私且自大的反面形象。 中文名:2012 外文名:Farewell Atlantis 其他译名:2012世界末日 类型:动作 出品公司:哥伦比亚影片公司 制片地区:美国 拍摄日期: 拍摄地点: 发行公司:哥伦比亚影片公司 导演:罗兰·艾默里奇 编剧:罗兰·艾默里奇、哈拉德·克卢瑟 制片人:沃克·恩格尔 主演:约翰·库萨克、桑迪·牛顿、阿曼达·皮特、切瓦特·埃加福特、托马斯·麦卡锡 片长:158 上映时间: 票房: 对白语言:英语 色彩:彩色 电影分级:USA:PG-13 imdb编码:tt1190080 主要奖项: 在线播放平台:优酷网 、爱奇艺 制片成本:200000000 美元 拍摄日期:2008年7月23日 至 2008年10月18日 上映时间:2009年11月13日(中国内地)

剧情简介

杰克逊·柯蒂斯(约翰·库萨克饰)带着孩子去黄石国家公园度假,却发现曾有美好回忆的湖泊已经干涸,而这个地区也成为了禁区。充满疑惑的他在黄石附近的营地偶然认识了查理。查理告诉他由于自然环境和资源长期被人类掠夺性破坏,地球自身的平衡系统已经面临崩溃,人类即将面临空前的自然灾害。查理说有些国家已经在联合秘密研制并建造可以躲避这个灾难的方舟。杰克逊以为他是个疯子,就一笑而过走开了。

然而第二天,灾难就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巨大的火山爆发让眼前熟悉的家园变成了人间地狱。在地球的其他地方,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也以前所未有的规模爆发。杰克逊和众多家庭一样踏上了求生之路。面对全球性自然灾害不知何去何从的他突然想起查理提到过的方舟和地图,于是决定前往诺亚方舟基地寻找生存的机会。

在寻找和前往诺亚方舟基地的过程中,杰克逊一家经历了生死考验。最终他们终于到达方舟基地。然而已经制造完成的方舟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从世界各地闻讯涌来的受灾人群。谁去谁留已然成为挑战整个人类的道德抉择。面对灾难,来自不同国家的人类做出了最重要的抉择:“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有平等的生存机会!”最后人们终于在方舟中度过了这一全球性的灾害,获得了继续繁衍和发展的希望 。

演职员表

角色

演员

杰克逊·克鲁斯特

约翰·库萨克

劳拉·威尔逊

桑迪·牛顿

查理·弗罗斯特

伍迪·哈里森

凯特·克鲁斯特

阿曼达·皮特

艾德里安·赫莱姆斯里

切瓦特·埃加福特

托马斯·威尔逊(总统)

丹尼·格洛弗

卡尔·安胡瑟

奥利弗·普莱特

托尼·蒂亚戈

乔治·席格

韦斯特教授

约翰·比灵斯列

莉莉·克鲁斯特

摩根·莉莉

赛特男·特思罗塔尼博士

吉米·米斯特雷

戈登·塞尔伯曼

托马斯·麦卡锡

诺亚·克鲁斯特

连姆·詹姆斯

塔玛拉

毕崔斯·罗森

天钦

黄经汉

索纳姆的奶奶

卢燕

尼玛

欧斯瑞克·周

索纳姆的爷爷

张铮

艾德里安父亲哈里·赫莱姆斯里

布鲁·曼库玛

制作人:

罗兰·艾默里奇、沃克·恩格尔、拉瑞·弗兰科、马克·戈登、哈洛德·克卢瑟、马克·韦格特、迈克尔·维姆

导演

罗兰·艾默里奇

副导演(助理):

盖瑞·哈维斯、梅甘·M·香柯 

编剧:

罗兰·艾默里奇、哈洛德·克卢瑟 

摄影:

迪恩·塞姆勒

配乐:

哈洛德·克卢瑟、托马斯·旺克

艺术指导:

巴里·朱塞德

美术设计:

罗斯·德姆斯特、肯戴尔·艾略特、唐·麦考利

视觉特效:

沃克·恩格尔、菲尔·琼斯、科林·施特劳斯、格雷格·施特劳斯、马克·韦格特

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

参考资料

音乐原声

曲目

专辑资料

Time for Miracles(主题曲)

Run Daddy Run

U.S. Army

Constellation

Fades Like a Photograph Filter

Leaving Las Vegas

Ready to Rum ble

Ashes in D.C.

Spirit of Santa Monica

Wisconsin

Great Kid

Nampan Plateau

It Ain't the End of the World

Saving Caesar

Collision with Mount Everest

Adrian's Speech

Stepping into the Darkness

Open the Gates!

We Are Taking the Bentley

Suicide Mission

2012 - The End of the World

The Impact

作曲者:哈洛德·克卢瑟

The End Is Only the Beginningnly the Beginning

Finding Charlie lie

发行日期:2009年11月10日

参考资料

获奖记录

奖项

种类

得奖者

2010年土星奖最佳特效

提名

沃克·恩格尔

2010年土星奖最佳动作/冒险/惊悚电影

全体剧组

2010年青少年选择奖最佳科幻电影男演员

提名

约翰·库萨克

2010年青少年选择奖最佳科幻电影女演员

阿曼达·皮特

2010年青少年选择奖最佳科幻电影

全体剧组

2009年金卫星奖最佳音效

获奖

迈克尔·麦吉

2009年金卫星奖最佳视觉效果

沃尔克·恩格尔

2009年金卫星奖最佳电影剪辑

提名

戴维·布伦纳

2009年金卫星奖最佳艺术指导、制作设计

巴里·朱塞德 

参考资料

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1. Centropolis Entertainment [美国]

3. Farewell Productions

2. 哥伦比亚电影公司 [美国]

4. The Mark Gordon Company [美国]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

法国

2009年11月11日

德国

2009年11月12日

中国香港

2009年11月12日

意大利

2009年11月13日

巴西

2009年11月13日

澳大利亚

2009年11月12日

俄罗斯

2009年11月12日

英国

2009年11月13日

加拿大

2009年11月13日

日本

2009年11月20日 

票房收益

影片于2009年11月13日在全球同步上映,上映首周的周末三天全球的票房为2.25亿美元,其中北美票房6500万,海外票房1.6亿,其中法国1720万、俄罗斯1530万、韩国990万、西班牙810万。影片在北美3404家影院上映,首日便拿到236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而周六和周日分别入账2480万和1660万 。

《2012》在中国内地上映后,占据了市场60%以上的排映空间,单日票房占比高达90%以上。上映首周收获票房为7500万人民币。《2012》在中国内地上映20天,总票房已突破4亿元大关,全球票房已经突破6亿美元 。

参考资料

幕后花絮
    影片原名为《再见亚特兰蒂斯》(Farewell Atlantis)。《2012》投资2亿美元,是罗兰·艾默里奇执导电影里成本最高的一部。《2012》的预告片制作时,影片的配乐尚未完成,所以使用了《闪灵》的原声音乐。实际上2012年的末世论是一种西方思想,并非玛雅人所创,相反玛雅人只是认为在2012年之后,世界会进入一个新纪元,这与世界末日并无太大关联。影片原计划是在2010年公映,但导演罗兰·艾默里奇于2008年的作品《史前一万年》票房和口碑均十分不理想,因而罗兰·艾默里奇加快了《2012》的制作速度,影片也得以提前一年问世。《2012》片长158分钟,是罗兰·艾默里奇执导的第二长的电影,第一长的是梅尔·吉布森主演的《爱国者》。片中总统名字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字跟真实生活中的第28届总统相同。伍德罗·威尔逊的第一个名就是托马斯。罗兰·艾默里奇拍摄完影片之后曾对《今日美国》的采访里表示,《2012》是他的最后一部灾难电影。与罗兰·艾默里奇的其他导演作品一样,《2012》的剧本创作同样有罗兰·艾默里奇参与。鉴于《2012》里出现的大量描述真实城市发生灾难的情节和镜头,MPAA曾经为该片的分级而产生过激烈争执,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该片应分级为R。不过最后考虑到影片确实没有出现太过血腥的段落,《2012》最后还是分级为PG-13。有意思的是,一些电影院将影片的放映时间安排在20:12分。主角的名字是Jackson Curtis ,这个名字和饶舌歌手50 Cent的真实姓名一样,这是因为罗兰·艾默里奇是50 Cent的大粉丝,所以他拍《2012》的时候希望以他的真名来命名主角。

穿帮镜头
    常识错误:飞机无法在充满火山灰的环境正常行驶,因为火山灰将导致发动机熄火。连贯性错误:当孩子们在野营时受到蚊子叮咬,彼此都在脸上发现了几个相当严重咬伤的痕迹。然而,当第二天他们回到家中时,他们的脸上似乎完美无缺。地理错误:在CNN节目的那个镜头中,报道了里约热内卢的毁灭以及南美被地震破坏后,接下来报道了墨西哥城也被地震摧毁了。但是墨西哥城不在南美洲而是在北美洲。地理错误:在黄石的帐篷里,孩子们穿着无袖衬衣和短裤。然而即使在夏天,黄石的夜间气温会急剧下降。孩子们处于低温的危险中。事实错误:在影片结束时,天空晴朗,阳光明媚,并且气温相对温暖。然而,仅仅在黄石的大爆发就足以令整个世界进入核冬天。考据错误:当Jackson和Gordon驾车前往方舟时,他们在卡车后部,你可以看到,车的速度非常快,但他们的头发并没有动。连续性:当Jackson来接他的孩子去露营时,他被拍到正从他的豪华轿车后面经过,此时后备箱是完全打开的,但是在下一个镜头中,后备箱还未完全打开 。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衷于灾难题材的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在执导《独立日》、《后天》等灾难大片后,再次他选择了世界末日做噱头,制作了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电影《2012》。导演在看到熟悉的城市在银幕上毁灭时,感到一种不可思议的震撼,于是开始琢磨2012年世界末日这个题材,所以导演在2006年就开始着手构思《2012》的故事。

演员选择

在《2012》中约翰·库萨克扮演的主角戏份最多。谈及为何要挑选约翰时,导演罗兰·艾默里奇说:“当开始构思故事的时候,在脑海里男主角的样子就是约翰·库萨克。他对于惊悚题材把握得很到位,喜欢捕捉他在片长一些即兴的演出,为这部电影增添了许多有趣的元素。”

3D制作

影片共采用1400个CG特效镜头,耗资近两亿美元,如此多的CG镜头,为3D版做了充分的准备。原始版本中这些CG特效镜头往往保留了场景的每一部分、多个摄影角度的场景工程文件及三维深度信息,视觉特效师已经为场景中的元素(包括:汽车、停车场、道路、路灯、树木等)都建立起了三维模型,然后再将这些模型打破。3D特效团队针对这些镜头重新整理,依照情节所需用以前搭建好的三维场景将摄像机的角度、视角差、聚焦点制作得准确而逼真,重新渲染输出高品质的画面,每一个镜头都经过多番调试预览,力求最震撼、最真实、最符合物理空间关系的效果。

影片初期就对人群采集了大量的照片,然后为他们建立了CG模型,对于主要人物,根据来自Eyetronics的扫描数据,建立了强大的数据库及模型库,开发了新的软件环境和算法和包括GPU处理矩阵、Solid State Drive、高速内部网络等在内的特殊硬件环境使影片的制作达到效率和质量的双重提高。

除CG特效镜头外,原拍摄保留了大量的3D拍摄素材,也都将运用到此次3D制作中,大量的深度信息图在原先拍摄时已经提取,此次利用实拍的深度信息做3D的转制,直接保证其转换质量的高还原性及真实性,并对之前由于技术不成熟造成效果不佳进行了深度修复,大大增加了3D效果。

影片评价

媒体评价

好评

任何有点观影经验的观众,在看这片的过程中都很容易识破导演弄的各个蹩脚的悬念,不过也能时不时给你带来欢乐。(《时代周刊》评)

影片的片场面佳、内涵深。(《华盛顿邮报》评)

在类型片中,这部电影几乎可算完美,艾默里奇的《2012》给出了各种你所能想到的角度,不过这些内容都远比你想到的要深 。(《旧金山纪事报》评)

差评

小心《2012》,这部电影有相当不可信的奇迹和《变形金刚2》般冗长的故事,整部电影是愤世嫉俗、充满偏见、脑残、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毫无灵魂、主题蠢到爆 。(《滚石》评)

观众评价

好评

《2012》有足够的自身实力去吸引观众,想赚钱而技术含量低下的商业产品太多了,《2012》毕竟还是拿出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包装出很多概念,释放出不少善意。影片不复杂,无非就是逼真特技加一些烂熟的剧情,最后一秒的生死悬念、美国国家主义的张扬等等,但它把这些东西、各种元素糅合得让观众目瞪口呆,几乎达到了银幕所见和想象力的一致。至于影片的惊悚感,这基本是“过山车型”,间隙式地给予观众相应的惊喜 。(《潇湘晨报》评)

差评

里面却渗透着美国人自以为是的政治主张和思想,一门心思地指手画脚领导世界。片中对中国的画面和台词处理,看来是不友善的,甚至可以说有些调侃。技术层面也硬伤很多,特技始终与剧情割裂,是《泰坦尼克号》、《海神号》、《天地大冲撞》、《天崩地裂》、《活火熔城》中特技镜头的重新剪辑、拼凑,无创新之感 。(《潇湘晨报》评)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