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

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是浙江中医药大学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按照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学院于 2000年1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在杭州市滨江区高教园办学,同年秋季开始招生。2004年 11月,获得教育部正式确认。2007年 2月,依法完成登记注册,取得独立法人资格。学院下设第一临床医学系、第二临床医学系、第三临床医学系、基础医学系、口腔医学系、药学系、护理学系、医学技术学系、生命科学系、人文与管理系、马克思主义系等 11 个系及体育部、图书馆。拥有 2 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同时共享母体学校3所直属附属医院。
  • 中文名: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
  • 外文名:ZheJiang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BinJiang College
  • 简称:浙中医滨江学院
  • 办学性质:独立学院
  • 学校类别:医药类
  • 学校特色:普通本科高校
  • 主管部门:浙江省教育厅
  • 校训:求本远志
  • 地址:富春校区:杭州市富阳区富春街道高科路 滨文校区: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

学院概况

校本部对学院的教学活动予以宏观指导,对教学质量进行检查评估。与校本部一起教学并共享师资和学术资源。学生收费标准按办学成本确定,并报省教育厅、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备案。后勤服务实行社会化,委托浙江大学后勤集团、新宇公司和浙江工业大学容大公司管理

15届滨江学院初次就业率为96%,毕业生去国(境)内外升学人数为46人,其中国内37人,国(境)外9人,升学院校包括:浙江大学、西南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n

办学历史

1953年7月创办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

1955年10月学校独立办学。

1956年初学校迁至杭州市四宜亭。

1956年下半年学校迁至杭州市庆春路原浙江大学旧址。

1959年6月成立浙江中医学院。

1960年、1970年学校两度并入浙江医科大学。

1974年9月恢复浙江中医学院。

2000年3月学校整体迁至现址,成立滨江学院。

2006年2月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5年9月,滨江学院迁建工程(富春校区)竣工并投入使用。

建院以来,全院师生员工秉承浙江中医药大学“求本远志”校训精神,遵循高等教育规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模式,依托母体学校的办学优势,以特色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性强,择业面广的应用型人才。

经过10余年的发展与建设,学院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在举办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将不断加强内涵建设,规范办学,加快建设,力争建成为一所以中医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管理规范、特色鲜明、功能完善、质量优良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型独立学院。n

院系设置

专业

学制

类别

中医学(定向)

5

第二批提前录取

中医学

5

各省民办本科高校相应录取批次

临床医学

5

口腔医学

5

针灸推拿学

5

康复治疗学

4

中药学

4

药学

4

护理学

4

公共事业管理

4

市场营销

4

生物技术

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

英语

4

生物工程

4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4

师资力量

专任教师(聘期一年以上)230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149人。立足于浙江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学院成立了医学系、药学系、生命科学系、工程与技术学系、管理与语言学系等五个系,设置了医、管、理、工、文等五个学科门类的20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148人。

学院设有中医系、临床医学系、针灸推拿学系、药学系等13个系及体军教研室、社科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280人,其中专职教师93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145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209人。

学校领导

院长:阮叶萍。

书记:张元龙。

副书记:王建钟。

副院长:滕骅,朱乔青。

常务副院长 :刘英超。

所获荣誉

学校在京领新国际所发布的“2019年中国民办大学国际化竞争力300强”中,位居第280名。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