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

修炼

修心炼身
修炼一般指修心炼身。《高级汉语大词典》解释为“道教的修道、炼气、炼丹等活动”。道教贵生恶死,因而道教不但有修心的方法,还特别强调炼身的方法,强调心身并炼。“修”有整治、改正、修理之意。“炼”原指用加热等方法使物质溶化并趋于纯净或坚韧,道家用来指炼丹等活动,如通过炼内丹使人“养形炼精,积精化气,炼气合神”,“肌肉若一”,“积精全神”而使身体更坚韧、健康。“修炼”两字合用,多见于道家典籍, 如《黄帝阴符经》:“ 知之修炼,谓之圣人。”另有人用“修练”。“练”字本义为把生丝煮熟,亦指把麻或织品煮得柔而洁白,有加工、精练、练习之意,但通常无“炼”字高温加热使物质变化之意。道家认为通过“炼”可使精神气三种物质高度合一而使人心身高度健康,“精合其神,神合其气,气合其真,不得其真,皆是强名。[1]
    中文名:修炼 外文名: 别名: 解释:亦作"修练 语录: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拼音:xiū liàn

基本释义

解释:

1.亦作"修练"。

2.指道教的修道炼气炼丹等活动。

3.修养陶冶。

4.学习锻练。

5.特指修行(成仙)。

6.抵制诱惑。

道家修炼

经典:黄帝内经、道德经、南华真经、清静经、清虚经等。代表人物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但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故须“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庄子曰:“心斋”,“坐忘”。心斋,即心念的止息。坐忘,即心失去对身体和宇宙的意识,便获得对道的意识,最终与道合一。

1、原指传统道家的修道、炼气、炼丹等活动。现指为实现某种理想信念或技术、技能目标而进行修养和锻炼的过程。孔羽《睢县文史资料·袁氏陆园》:“袁家山(袁可立)尚有大殿三间,……传说吕洞宾曾在此修炼,故有吕洞宾木像一尊。”

不同的修炼目标会产生不同的修炼结果。

2、修行。指练功与修德。

道家修炼追求天人合一,即修“真”,寻找真我,境界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只说。小说中所看到的“三花聚顶”等描述,亦源自于此。

3、修行又根据法门的高低决定层次,最高者为既修元神又修肉体(性命双修);其次为单修性或修命。佛道两家法门主要为修“性”。

佛家修炼

经典:金刚经、心经、华严经、涅盘经、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等。基本要理在于:戒,定,慧。戒,借助对世俗物的外在放弃,最终内在放弃对它的欲望。定,心念绝对止息。慧,完全证悟真理。1、佛教精华《金刚经》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无所住心。何以故?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即一切多样、有限和可灭的现象形式世界实乃幻相,完全是虚幻和虚假的。2、《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曰:“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宇宙中各种现象事物皆由各种条件组合而成,一切的相都是暂时的组合,不是永久不变,所以叫无常。我们的享受、欲望、作为、看、听、闻、尝、触、感觉的一切现象都是虚妄思想造作的。所经历的一切生死、善恶、苦乐体验都只不过是影子的体验。如此体验的一切都是虚假的。研读经典,通过把心和整个人格专注于迄今心智所领悟的真理来转化之。3、 净土宗:念佛法门。佛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云栖云:“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五宗。”念佛法门,以念止念,至于无念,即妄想离,而佛智现。即通过不断地念记佛的实相、观佛像、念佛名等,达到对现象界的忘记,对真理(佛)的记得。

儒家修炼

根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63岁的时候,有两次被鲁国驱逐。在宋国时,司马桓砍倒大树对他进行恐吓威胁。后来到了卫国,又被错抓入狱。在陈国和蔡国之间,又被楚军包围,围困达七日之多,结果饿得弟子们有气无力;但孔子却毫不计较,“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孔子的意志力比一般人要强好多。

这是儒家所提倡的修炼方式的成果。

儒家功就是儒家的学者以及信徒修炼的一种功法。关于儒家功的内容与方法,主要见于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和荀况的《荀子》等儒家经典著作中。儒家功将正常的生活、道德修养和练功融合为一体,练功的目的是更积极地入世和更好地治国,不像佛家和道家那样为了出世,这是儒家功最突出的特点。《大学》中有明确记载:“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则格物,格物而后知至。”儒家功如果按照佛家的看法,还没有脱离“我执”的束缚,但儒家练功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入世,所以这种功法本身就是对于绝对自由的一种约束。儒家功和道家功、佛家功相比,非常简单,主要是以守静的心斋、坐忘为代表。孔子的弟子颜回曾经问他什么是心斋,孔子答道:“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神),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可以看出,孔子所主张的心斋是通过意念专一、呼吸细长、耳之不闻、唯心能觉,进而达到神气合一,进入清静纯一的境界。孔子认为心斋这种功法是修身的关键,不但可以使人不出户而知天下,还能使人延年益寿。有了这种认识,孔子在任何环境中都能使自己保持一种宁静豁达的心态。

孟子在继承孔子守静的理论后,又进一步提出了内观养心养气的功法。孟子的功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求放心或养夜气。求放心就是把为外物迷惑的心收敛起来,养夜气是把人在子夜到清晨未与外界事物接交时的清明之气存养起来。孟子认为这是保养真气的好方法。第二阶段是思诚和养浩然之气。思诚就是悟道,至于养浩然之气,就是一种“至大至刚”的宇宙元气。

孔子和孟子之后,儒家的学者们基本上都继承了孔孟先圣的静坐功法。到了宋朝,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将静坐看做同读书、做学问同等重要的事。但是,儒家的静坐一直没有详细的理论和具体的功法。到了明朝时期,儒士高攀龙参考了程朱的理学思想,又吸取佛、道两家的功法精华,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一整套的静坐理论。

于静坐方法,高攀龙说:“静坐之法,不用一毫安排,只平平常,默默静坐。”所以,高攀龙的这种儒家静坐法,虽然很平淡朴实,但也是一种大众化的静坐法。

在孔子之后,儒家学者和弟子们在儒家功法方面都没有超过先圣孔子,其实,儒家的功法是一种为入世做准备,或者对强身健体起促进作用的功法。儒家功的目的并不是追求多高多深的功法和境界,而是静心养性,培养意志力和忍耐力。

其它相关

关于具体修炼心法的取舍

一句话形容诸多修炼心法,那就是,所有的修炼心法都离不开《楞严经》中的坚固妄想以为其本。

因为严格意义上来说,任何一个相对较浅的层次都是更深层次的妄想。

换句话说,最基础重要的标准就是,只要不是害他害己的,不能稳定的,在这两个基础上,基本就都可以炼。

当然,各种具体的入手角度不同,路途中的风景,目的用途特色优劣余留等等也是很不一样的。

如:

佛门入手不离修定神。(代表如释迦佛和其座下十大弟子等)道家入手不离修御气。(代表如庄子,天师罗公远,宗师孙禄堂,左公元放等)瑜伽入手不离修经脉。(代表如圣哲帕坦伽利等)即比如想要保留人道色身朝强化生命力为基础的,就必须不能脱离“气”的运行角度,比如想要通力那最好是朝“脉”为主的角度去发展,比如想要开发智慧,那最好是直接走定“神”的路线等等。(当然越深入大家会越相似,你会我也会是常有的事,而心性的稳定无为漏少则是共法。)换句话说,自己去开发心法按照目的去修炼也是完全可以的(当然,最好是起码先参考人家大圣贤宗师传下来的为一定基础,否则也不建议。),因为三界六道本来就是妄想,四禅八定作为一个衡量标准很好,但是其并不是绝对的,其实是可以变化的,或者说,实际是常变的,法界中的诸层法则也是相对的!而那个相对三界六道十法界不变的“那个”实际上是可以做出任何的变化作用的,所以在心法和以后的发展上没有必要首先做任何主观上无谓的限制!这里再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比如,观想小我身中之气整体通于法界之气。修炼这个心法的好处有-此法就很利于养生乃至辟谷-时久了原来生命力主要蕴藏在色身的生命会慢慢朝着生命力主要蕴藏在法界之气的生命特色去发展成就。好比之前以色身为主要生命力的生命在色身遭受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即会丧失生命,修此功法日久会得到转变,生命力会从过去的以色身为主转变到生命力会以蕴藏在法界之气当中为主的生命姿态,除非法界之气与其连接的程度遭受严重破坏,此生命是很难被直接破坏的。(所有的各种特异能力或姿态都是这种以深层次范围克服表层次范围为基础而运作的。)(以观想为基础的好处就在于,可以模拟几乎所有的其他心法,相对来说而单纯的修御气,心息相依等等则无此好处,当然所有的心法都必须有定力,即层次的深入为基础,否则就都成了空话,无有事处。)好了说一下断淫的问题,淫不断,想超人,不可能。除了愿力,定力,其实还有一个非常利于断淫,就是辟谷。因为吃地上的任何东西都会产生阴性能量,而这种阴性能量不会造什么好方向,换句话说,以粗质量交粗换质量的生存方式很容易浊漏,所以能避免的话,最好避免,就像大多数非以粗色身蕴藏生命力为主的生命体们都是这么稳定而生存的。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