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学生所编语录体散文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出自《论语·为政》。译文为“推崇高尚的道德,影响诱导人们的思想,用规范的礼仪制度整肃人们的行为。”[2]具体出自“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作品名称:《论语》
  • 作者: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 创作年代:春秋战国时期
  • 作品出处:《论语・为政》
  • 作品体裁:语录体散文

作品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创作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激越,产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的文人都想把自己的想法介绍给诸侯国,希望治国安邦。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不同的学说流派。在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先后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流派。百家争鸣时期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中国传统中很多光辉的思想主张,都产生于那个时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即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一个学术流派。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为记录孔子的思想将孔子及其他优秀弟子的言论编著成书。最终,形成《论语》这本著作。

注释译文

子曰:“道①之以政,齐②之以刑,民免③而无耻④;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⑤。”①道:有两种解释,一为“引导”;二为“治理”。前者较为妥贴。    ②齐:整齐、约束。    ③免:避免、躲避。    ④耻:羞耻之心。    ⑤格:有两种解释,一为“至”;二为“正”。    【译文】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作品鉴赏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第一经典,主要记载儒学创始人、“万世师表”孔子的言语行事,同时也载录了孔子若干弟子,如曾参、颜渊、子路、子贡、子夏、子张等人的言语行事。全书共二十篇,约一万五千余字,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学说。大体而言,它包含有四大部分的基本内容:第一,以“仁义”为主干的政治理学说,反映在具体政治上就是提倡“德治”与“王道”;第二,以“克己复礼”为特点的礼治原则,具体表现为提倡爱有差等、尊卑有序的纲常之道;第三,以“用中适时”,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为基调的“中庸”思想;第四,以追求“天下大同”为最高宗旨的社会理想。

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先师,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基本内容

出处:《论语・为政》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注释】

(1)道:有两种解释:一为“引导”;二为“治理”。此处后者较为妥贴。

(2)齐:整齐、约束。

(3)免:避免、躲避。

(4)耻:羞耻之心。

(5)格:有两种解释:一为“至”;二为“正”。

【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解说】“道之以德”,用道德来教导人民,又“齐之以礼”。“礼”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规矩,要人民的思想行动,都合乎规矩。老百姓会“有耻且格”,既知道自己为什么错了,又知道正确的做法是循规蹈矩,那就可以知过必改,口服心服。 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