掎角之勢

掎角之勢

漢語成語
掎角之勢,漢語成語,拼音是jǐ jiǎo zhī shì,掎角:指拉住腿,抓住角。原指從兩方面夾攻敵人;現比喻戰争中互相配合、夾擊敵人的态勢,或分出一部分兵力以牽制敵人。出自《左傳·襄公十四年》。
    中文名:掎角之勢 拼音:jǐ jiǎo zhī shì 近義詞:犄角之勢 出處:《左傳·襄公十四年》,北齊·魏收《為侯景叛移梁朝文》 用法:褒義,謂語 結構:聯合式

基本釋義

掎:拉住,指拉住腿;角:指抓住角;掎角:夾擊敵人。原指從兩方面夾攻敵人。現比喻分出兵力,造成牽制敵人或互相支援的形勢。

出處

《左傳·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晉人角之,諸戎掎之,與晉掊之。”孔穎達疏:“角之謂執其角也;掎之言戾其足也。”《三國志·吳志·陸遜傳》:“掎角此寇,正在今日。”

示例

徐州受敵之地,不可久居;不若分兵屯小沛,守邳城,為掎角之勢,以防曹操。(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二回)《晉書˙載記第三》:“使征北劉雅、鎮北劉策于汾陰,與石勒為掎角之勢。”

成語用法

偏正式;作賓語;比喻互相配合,兩面夾擊。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