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部中線有細小凹坑但無任何感覺

尾部中線有細小凹坑但無任何感覺

醫學術語
藏毛性疾病在窦道發生感染之前很少出現症狀。典型病例是在尾部中線有細小凹坑但無任何感覺。[1]凹坑有細孔,有的用淚囊探子也難以探入。這是原發窦道,距肛門5~6cm。感染後局部形成表淺膿腫,自行破潰或手術切開後流出膿液。膿腫排放稀薄膿液數日後漸愈,遺留一硬結。再次細菌感染可以出現另一膿腫。藏毛窦發生癌變者,若有轉移則預後不佳,文獻報道5年生存率為51%。複發率占50%。在初診時發現腹股溝淋巴結有轉移占14%。
  • 中醫病名:尾部中線有細小凹坑但無任何感覺
  • 外文名:
  • 别名:
  • 就診科室:
  • 多發群體:
  • 常見發病部位:
  • 常見病因:
  • 常見症狀:
  • 傳染性:
  • 傳播途徑:
  • 患病部位:腰部
  • 相關疾病:藏毛性疾病
  • 相關症狀:膿腫、肉芽腫、尾部中線有細小凹坑但無任何感覺、細菌感染
  • 所屬科室:其他科室其他綜合
  • 相關檢查:溫度覺

原因

(一)發病原因

本病病因學說很多,大緻可分為2類:發育上的原因和損傷。19世紀後半期由于胚胎學的發展,對于本病特定的發病部位發生的特定病變,自然就懷疑是因為發育上的原因所引起的。歸納大量着述提出的假說大緻有3種:

1.骶尾部髓管囊性殘留物學說:1887年法國學者Tourneaux和Herrman提出,一直到1942年美國學者Kooistra仍然支持此說。

2.骶尾區中央縫畸形發育學說:Fere(1878)提出骶尾區中央縫畸形發育導緻皮膚内涵物形成囊腫,1935年Fox擁護這一理論

3.類似鳥類尾羽腺結構的退化殘迹:1931年Stone提出這一理論。也有人認為是某種腺的退化殘迹。一直到1946年Patey等報道1例理發師手指上發現藏毛窦以後,先天性病源論或是發育上的原因諸假說開始受到懷疑并在獲得性原因方面尋求解釋。以後這類報道頗多。認為皮膚損傷後繼發毛發植入,或者是毛發穿破皮膚,造成感染和皮化。Bearley認為藏毛窦在開始是由周圍毛發刺入皮膚形成短窦道,而毛發根部仍然與其毛囊相連。當這一毛發脫落後,繼續被窦道産生的吸引力吸入,他建議在第1階段稱為刺入性窦道,第2階段稱為吸入性窦道。這一假說似乎可以解釋已經知道的一些臨床現象和曆史事實。

例如本病以男性為主,多發生在那些體毛多而硬的人群或種族。發生部位是多毛區,并且是經常遭受揉搓、摩擦的部位等。Bearley說吉普車乘員中之所以發病率高,就是因為這些軍人乘坐低矮硬韌的吉普車在崎岖的道路上長途颠簸,經常扭動和摩擦臀部有關。他曾測量臀溝開張時局部壓力的變化。當臀部向兩側分開時,局部壓力可以驟然降低80mmH2O。說明該局部可以産生的吸引力。1975年在一次讨論會上,Rord報道1例在藏毛窦内取出一绺毛發,共23根,毛發的顔色、粗細、長短和方向都是一緻的。他認為這是從一個青春型毛囊連續長出來的。

青春型毛囊不像頭顱型毛囊那樣在胎兒期就啟動功能而是在青春萌動期才開始啟動功能。每根毛發從生長到脫落約需3~6個月。在毛發仍在繼續生長之際,窦道感染,這绺毛發才暴露于外。他認為組織學檢查時很難準确地切到毛囊或者切到時毛囊結構已被破壞,因而一般病理報道總是說隻有毛發沒有毛囊。Rord的報道表明,傳統的病因學說還存在着許多等待解釋的問題。

(二)發病機制

在尾骨部背側中線的原發窦道在皮膚開口,深約2~3cm,末端有小腔。窦道内含毛發,有時毛發在窦道口伸出。這種毛發全然是遊離的,兩端尖細,很難發現毛囊。繼發管道位于原發窦道深處,感染後破向皮膚,含有豐富的肉芽組織。原發窦道開口部以鱗狀上皮為襯裡,這種上皮襯裡深入窦口内2mm左右即為肉芽組織替代。繼發管道位于原發窦道顱側。

檢查

本病在窦道發生感染之前很少出現症狀。典型病例是在尾部中線有細小凹坑但無任何感覺。凹坑有細孔,有的用淚囊探子也難以探入。這是原發窦道,距肛門5~6cm。感染後局部形成表淺膿腫,自行破潰或手術切開後流出膿液。膿腫排放稀薄膿液數日後漸愈,遺留一硬結。再次細菌感染可以出現另一膿腫。上述症狀重複出現。如此反複出現,以緻局部可出現幾個窦道口。這些窦道口可以非常接近,也可能有2~3cm距離。多數窦道口可容細探針通過。窦道深淺不一,最深可達數厘米。繼發的窦道多在原發窦道口的上方即顱側。據觀察常略偏向一側,尤以偏向左側者最多。

在窦道區的幹燥期可以在此處觸知一長橢圓形硬結或囊性腫物。

鑒别診斷

藏毛窦由症狀和體征容易診斷,但應與疖、肛瘘和肉芽腫鑒别。

1.疖癰

生長在皮膚,由皮膚突出,頂部呈黃色。癰有多個外孔,内有壞死組織。

2.肛瘘

肛瘘的外口距肛門近,瘘管行向肛門,扪診有索狀物,肛管内有内口,有肛門直腸膿腫病史。而藏毛窦的走行方向多向顱側,很少向下。

3.其他

結核性肉芽腫與骨相連,X線檢查可見骨質有破壞,身體其他部位有結核性病變。梅毒性肉芽腫有梅毒病史。梅毒血清反應陽性。

緩解方法

(一)治療

治療方法很簡單,即在局麻下十字切開引流,切口選在波動或壓痛最明顯處,避開正中線。抗生素不能替代外科引流。對膿腫伴有蜂窩織炎,或患者伴有糖尿病、血管性心髒病或免疫缺陷等時,可加用抗生素治療。術後經常檢查創口是否愈合,剃去周圍的毛發,用探針輕柔地探查窦腔,或有可能把一簇毛拉出,這簇毛作為異物而使感染永存。經過以上治療,有些病人創面可能一期愈合,但多數在1~2個月後仍不愈合,呈慢性反複發作,這樣就需要進行藏毛窦的根治性手術治療。

對慢性藏毛窦的根治性手術,沒有一種方法可以證實是完全成功的。過去曾有用過廣泛切除手術進行治療,實踐證明創口愈合緩慢,使病人蒙受不必要的痛苦和損失。目前多采用比較保守的手術,僅切除病變組織而盡量保留正常的皮膚和皮下組織。手術方法有下列幾種。

1.切除病竈一期縫合:手術切除全部病變組織、遊離肌肉和皮膚,完全縫合傷口,使一期愈合。為了消除深的臀間裂及其負壓力,減少傷口裂開、血腫和膿腫,可行Z形成形術。适用于囊腫和在中線上的小型無感染的窦道,複發率在37%以下,優點是愈合時間短,臀間裂内形成的瘢痕柔軟活動,在瘢痕和骶骨之間有軟組織,可耐受損傷。

2.切除病竈部分縫合:切除病變組織,傷口兩側皮膚與骶骨筋膜縫合,使大部傷口一期愈合,中間一部分傷口由肉芽組織愈合。适用于有很多窦口和窦道的病例,效果與切除病竈一期縫合相同,但愈合時間較長。

3.切除病竈傷口開放一期縫合:适用于嚴重感染的病例和一期縫合發生感染傷口切開引流的病例。

4.切除病竈傷口開放:适用于傷口過大不能縫合和手術後複發的病例。手術簡單,但愈合期長,形成的瘢痕廣泛,隻有一薄層上皮,黏于骶骨,如有損傷,瘢痕容易破裂。

5.袋形縫合術:切除窦道壁的表面部分和上蓋皮膚,用腸線或可吸收的人造縫線縫合窦道殘腔與皮膚的切緣,這樣可以縮小創口以促進愈合。仔細的術後護理,常可得到滿意的結果。多用于不能切除的病例或複發性藏毛窦。

6.廣泛切除:藏毛窦發生癌腫時,應予廣泛切除,然後用植皮或皮瓣治療。腹股溝淋巴結腫大者應做活檢以除外有無轉移。

(二)預後

各種治療方法均有一定的複發率。Keighley(1993)分析文獻報道的7種治療方法的複發率:僅開放治療為7%~24%;切除病竈及開放為0%~22%;切除病竈及袋形縫合為7%~13%;切除病竈及一期縫合為1%~46%;切除病竈及Z形整形為0%~10%;切除病竈及形皮瓣為3%~5%;切除病竈及分層皮移植為0%~5%。

藏毛窦發生癌變者,若有轉移則預後不佳,文獻報道5年生存率為51%。複發率占50%。在初診時發現腹股溝淋巴結有轉移占14%。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