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興雜詩

吳興雜詩

清代學者阮元詩作
《吳興雜詩》是清代學者阮元的詩作。這首詩前兩句寫吳興周圍河流縱橫交錯,分支遍及千家萬戶,既描繪出江南水鄉的美麗風光,也為農民進行水生植物生産交代了自然條件.後兩句不僅生動地反映了農民進行種菱種稻種荷花等多種水生植物生産的繁忙場面,而且反映了農民因地制宜,根據湖澤沼地水位深淺,合理安排種植品種的科學态度。詩句平易淺近,既有一種純真自然的情趣,也有發人深思的理趣。
  • 作品名稱:吳興雜詩
  • 外文名:
  • 作品别名:
  • 作者:阮元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 題材:山水田園詩

原文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萬家。n深處種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

2、雜詩:題目中不指明題材内容的詩。

3、交流四水:即“四水交流”:四條河流交錯地流通。交流,交叉溝通。四水,湖州城附近有西苕溪、東苕溪,二水合成霅溪,另有一條東去的運河。

4、抱城斜(xiá):繞着城斜流。斜,指環城的河流并不是和城牆構成平行直線而是斜斜地流着。

5、散作:分散成。

6、千溪:很多條流水。千,與後面的“萬”同用以形容數量多,均不是确數。

7、遍:遍及。

8、深處:水深的地方。

9、菱(líng):水生草本植物,果實叫菱角,可食。

白話譯文

四條河流交錯環抱着吳興城,它們的流向與城牆偏斜。這四條河又分出許多溪水,溪水邊居住着許多人家。居民們利用這大好的自然條件,在水深的地方種上菱角,水淺的地方種植水稻,在那不深不淺的水域裡種上荷花。

創作背景

阮元在做浙江巡撫時,頗為關心百姓及農事,不時出外巡視民情,因此對地方的山川形勢比較熟悉,這首《吳興雜詩》便作于嘉慶二年(1797)。在江南水鄉,地處太湖南面的吳興(今浙江湖州)是最美麗的城市之一。此詩即描寫吳興的田園風光。

作品鑒賞

文學賞析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萬家。”寫吳興地處水鄉的特殊自然風光。讀者首先注意到兩句中的三個數量詞,它們寫出了密而不紊的一片水系。“四水”是主幹,“千溪”是支流,“萬家”則意味着更多的支流。通過“交流”、“散作”“遍”等動詞勾勒,讀者仿佛淩空鳥瞰,一望收盡吳興水鄉風光。被這密如蛛網的水系所分割,江南綠野就變成許多色塊組成的錦繡。“抱城斜”是指環城的幹流與城牆有一定走向上的斜度,是自然形成的一種勢态,大大小小的水流都是活水,它們給江南原野帶來了生機。

“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兩句寫水鄉農作及其特點:人們在水深處種菱,水淺處種稻,而在不深不淺的地方種。它首先給讀者呈現的是一派富庶的景象,難怪“人人都說江南好”,難怪有“蘇杭熟,天下足”的俗諺了。這兩句還給人更多的美感,在前二句的背景上描繪了更加生動的景物,即各種作物互相間雜,組成缤紛錯綜的圖案。不說種藕而說種“荷花”,固然是為了字數韻腳的要求,但也使人從經濟價值觀念中跳出來,從審美價值角度來審視這幅圖景。

待到夏秋之交,綠的菱葉,黃的稻浪,紅的荷花交相輝映,那是一幅格外宜人的圖畫。從語言風韻看,這兩句也極有意趣,上句以“句中排”形式,揭出一“深”一“淺”,相反相成,已給人有唱歎宕跌、無限妍媚之感。而作者能事未盡,又寫出一個“不深不淺”,對上句來了個折中,表現出絕妙的平衡;而在“深”“淺”字面上前分後總,又推出一層唱歎之音,使此詩洋洋乎愈歌愈妙。

地理内涵

此詩的頭兩句刻畫的是河流水系的分形特征。“交流”、“斜”或多或少已透露出作者對水系不規則性、複雜性的觀察和感受,是對整形幾何觀的某種超越。第二句更是關于水系分形的典型刻畫,準确、生動而富有韻味。“散作”就是分散的意思,從環抱吳興城的四水沿河上溯,作者看到的是不斷分叉而形成的千溪萬流,整體上構成一幅分支式分形圖。水系的分形造就了居民點分布的分形。

自然界的水系本來是由千溪萬澗逐步彙聚而成的,村落是人們擇水而居所形成的,都是一類分形結構。作者采用詩家慣常的人格化手法,仿佛是先有了居民點的分形分布,而後河流為了親近千村萬戶,便從吳興城外的四水開始,逐步分散為千溪萬澗,遍灑人間。水系是自然地理系統的分形,居民點分布是人文系統的分形,兩幅分形畫面不可分離地交織在一起,既展示了獨特的美學意韻,又體現了大地的厚德載物。

地理分形造就了氣象的分形特征,地理分形與氣象分形共同造就了生态環境的分形特性,導緻動植物的多樣性、差異性、相關性和複雜性,形成植物生态系統的分形特性。詩作的後兩句表明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意會到這種生态分形,通過對農作物間種的形象描繪,反映了河流分形帶來的生态多樣性,進一步豐富了詩作對水系分形描繪的内涵。

哲學啟示

此詩以優美的語言描繪了江南水鄉的美麗風光,給人以美的享受。更蘊涵着深刻的哲學思想。

詩的末二句将這遍及千家萬戶的溪水分三類,即“深”處。“淺”處和“不深不淺”處,并且分别為它們做了科學的安排,即“深”處種“菱”,“淺”處種“稻”,“不深不淺”處種“荷花”。全詩之妙,即在這三種安排之上。這三種安排的共同特點是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惟其如此,菱、稻、荷花俱可長得茁壯喜人。反之,如果“一刀切”,不顧客觀實際,那将會産生災難性的的後果。

這二句語言簡潔,但哲學思想卻非常豐富。它告訴人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從實際出發,具體地講,就是從實際需要和實際可能出發,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在按客觀規律辦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争取實踐的成功和目标的實現。絕不能背離實際需要和實際可能,形而上學地搞“一刀切”、絕對化。要在水深處種菱角,在水淺處種稻子,在不深不淺的地方種上荷花。不管水深水淺,一律種菱角,或者一律種稻子、種荷花,都是錯誤的。

對于人生來說,也是如此。每一一個人,各有各的抱負,各有各的處境,各有各的能力,各有各的環境,各有各的機遇。關鍵在于,從實際需要和可能出發,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找準自己的定位,争取事業的成功,實現人生的價值。水深處種菱角,不深不淺種荷花,再淺可以種稻,再淺沒有水還可以長草。隻要遵循這樣的哲學思想,每一個人都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作者簡介

阮元,1789年(乾隆五十四年)中進士,第二年授翰林院編修,後升任少詹事,入值南書房。曆任山東學政、浙江學政、戶部左侍郎、浙江巡撫、江西巡撫、兩廣總督等職。在任期間,除吏治軍政之外,編書撰述不辍。在廣東期間,建議禁鴉片,對英商采用較嚴厲的政策。1826年(道光六年)任雲貴總督,随即又晉升體仁閣大學士。1838年(道光十八年)返揚州定居,先後加太子太保、太傅。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去世,谥“文達”。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