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形容文采好,有修養
意思:像切,像磋,像琢,像磨。切磋琢磨(qiē cuō zhuó mó):本來指把骨頭、象牙、玉石、石頭等加工制成器物。形容文采好,有修養。後引申為學問上的研究、探讨。指共同研究學習,互相取長補短。《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詩經》中有許多人物的贊歌,稱贊的對象也很廣泛。其中重要一類被稱頌的對象,是各地的良臣名将。先秦時代,正是中華民族不斷凝聚走向統一的時代,人們希望和平、富裕的生活。[1]在那樣一個時代,人們自然把希望寄托在聖君賢相、能臣良将身上。贊美他們,實際上是表達一種生活的向往。《淇奧》便是這樣一首詩。據《毛詩序》說:“《淇奧》,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聽其規谏,以禮自防,故能入相于周,美而作是詩也。
  • 中文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外文名:
  • 别名:
  • 出處:《詩經·衛風·淇奧》
  • 釋義:比喻學習或研究問題時彼此商讨砥砺,互相吸取長處,改正缺點
  • 文學體裁:風
  • 創作年代:春秋時代

出自

國風·衛風·淇奧

淇奧瞻彼淇奧,綠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谖兮。

瞻彼淇奧,綠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谖兮。

瞻彼淇奧,綠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寬兮綽兮,猗重較兮。善戲谑兮,不為虐兮

賞析

這個武公,是衛國的武和,生于西周末年,曾經擔任過周平王(前770—前720年)的卿士。史傳記載,武和晚年九十多歲了,還是謹慎廉潔從政,寬容别人的批評,接受别人的勸谏,因此很受人們的尊敬,人們作了這首《淇奧)來贊美他。從詩本身而言,隻是一曲形象的贊歌,時間、地點、人物的指涉性不強,因此可以說,詩中形象并非實指,而是周王朝時代一個品德高尚的士大夫,具有泛指意蘊。全詩分三章,反覆吟詠。但在内容上,并不按詩章分派,而是融彙贊美内容于三章之中。這是因為詩歌本身比較短小,不能長篇鋪叙,無法按稱頌對象的各個方面一一分述,隻能混涵概括,點到為止。同時,三章内容基本一緻,就起了反覆歌頌的作用,使聽者印象更加深刻。

那麼,《淇奧》反覆吟頌的是士大夫的哪些方面的優秀之處呢?首先是外貌。這位官員相貌堂堂,儀表莊重,身材高大,衣服也整齊華美。“會弁如星”、“充耳琇瑩”,連冠服上的裝飾品也是精美的。外貌的描寫,對于塑造一個高雅君子形象,是很重要的。這是給讀者的第一印象。其次是才能。“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文章學問很好。實際上,這是贊美這位君子的行政處事的能力。因為卿大夫從政,公文的起草制定,是主要工作内容。至于“猗重較兮”、“善戲谑兮”,突出君子的外事交際能力

春秋時諸侯國很多,能對應諸侯,不失國體,對每個士大夫都是個考驗。看來,詩歌從撰寫文章與交際談吐兩方面,表達了這君子處理内政和處理外事的傑出能力,突出了良臣的形象。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歌頌了這位君子的品德高尚。“如圭如璧,寬兮綽兮”,意志堅定,忠貞純厚,心胸寬廣,平易近人,的确是一位賢人。正因為他是個賢人,從政就是個良臣,再加上外貌裝飾的莊重華貴,更加使人尊敬了。所以,第一、第二兩章結束兩句,都是直接的歌頌:“有匪君子,終不可谖兮!”從内心世界到外貌裝飾,從内政公文到外事交涉,這位士大夫都是當時典型的賢人良臣,獲得人們的稱頌,是必然的了。此詩就是這樣從三個方面,從外到内,突出了君子的形象。詩中一些句子,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善戲谑兮,不為虐兮”成為日後人們稱許某種品德或性格的詞語,可見《淇奧》一詩影響之深遠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