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繡

四大名繡

中國傳統刺繡工藝
四大名繡,指的是我國刺繡中的蘇州蘇繡、湖南湘繡、廣東粵繡、四川蜀繡。刺繡是針線在織物上繡制的各種裝飾圖案的總稱。刺繡分絲線刺繡和羽毛刺繡兩種。中國的刺繡工藝在秦漢時期便已達到較高水平,是曆史上絲綢之路運輸的重要商品之一。[1]
  • 中文名:四大名繡
  • 外文名:
  • 遺産級别:
  • 遺産類别:
  • 種類:蘇繡、湘繡、粵繡、蜀繡
  • 産 地:中國
  • 類 型:傳統刺繡工藝品
  • 曆 史:2000多年等
  • 古 稱:針繡

蘇繡

蘇繡,是以江蘇蘇州為中心包括江蘇地區刺繡産品的總稱。其蘇州地處江南,蘇繡的發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濱臨太湖,氣候溫和,盛産絲綢。因此,素有婦女擅長繡花的傳統習慣。優越的地理環境,絢麗豐富的錦緞,五光十色的花線,為蘇繡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在長期的曆史發展過程中,蘇繡在藝術上形成了圖案秀麗、色彩和諧、線條明快、針法活潑、繡工精細的地方風格,被譽為“東方明珠”。

特點:

從欣賞的角度來看,蘇繡作品的主要藝術特點為:山水能分遠近之趣;樓閣具現深邃之體;人物能有瞻眺生動之情;花鳥能報綽約親昵之态。蘇繡的仿畫繡、寫真繡其逼真的藝術蘇繡效果是名滿天下的。在刺繡的技藝上,蘇繡大多以套針為主,繡線套接不露針迹。常用三、四種不同的同類色線或鄰近色相配,套繡出暈染自如的色彩效果。同時,在表現物象時善留“水路”,即在物象的深淺變化中,空留一線,使之層次分明,花樣輪廓齊整。因此人們在評價蘇繡時往往以“平、齊、細、密、勻、順、和、光”八個字概括之。經過長期的積累,蘇繡已發展成為一個品種齊全,畫面豐收,變化多端的一門完整藝術,涉及裝飾畫(如油畫系列、國畫系列、水鄉系列、花卉系列、賀卡系列、鴿譜系列、花瓶系列等)。實用品涉及服飾、手帕、圍巾、賀卡等。

粵繡

簡介

粵繡是以廣東省廣州市為生産中心的手工絲線刺繡的總稱,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粵繡最初創始于少數民族――黎族,先前繡工大多是廣州、潮州男子,為世所罕見,明朝中後期開始形成特色。粵繡的構圖繁而不亂、色彩富麗奪目、針步均勻、針法多變、紋理清晰、善流水路、立體感強,具有裝飾趣味,一直以金碧輝煌、花繁色鮮而著稱。

悠久的曆史

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年),南海14歲姑娘盧眉娘于皇宮中在一尺絹上繡《法華經》7卷,字如粟粒而點畫分明、細如毛發,足見其技之精。到了宋代,民間日常已廣泛應用刺繡品,其中的欣賞品的工藝日臻成熟。明代中後期,廣繡已揚名海外。

正德九年(1514年),葡萄牙人在廣州購得龍袍繡片回國,得到國王厚賞廣繡之名遂傳至歐洲,繡品從此輸出國外。

廣繡作品有一個共同特點,遠看非常醒目,近看又精細非常。清初,英國商人拿服飾圖樣到廣州繡坊訂繡品。因圖樣乃西方油畫風格,繡工為繡得惟妙惟肖,便增加繡線種類及改革繡法,豐富繡品的表現力,使廣繡技藝更加提高。如以孔雀羽毛扭績成線縷,以馬尾纏絨為勒線等。清中葉是廣繡出口的全盛時期,大幅的繡畫納稅也要白銀1.2兩,可知價值不菲。當時的廣繡作品布局章法已中西合璧,用色濃豔且非常光影變化。今故宮仍保存着當時廣繡挂屏可證其藝術高超。

清代,廣州的刺繡作坊多在狀元坊、新勝街、沙面一帶。繡品的特色是構圖飽滿、繁而不亂、裝飾性強、色彩鮮豔、富麗堂皇,高檔繡品有條幅、挂屏、台屏等。清末,有名畫家參與廣繡設計,使技藝更有發展,如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廣東省工藝局聘畫家高劍父任賓華藝術學校校長時,設繪畫、刺繡、雕刻等習藝班,高劍父紅顔知己宋銘黃(1877~1940,後為高夫人)任刺繡班教師。該校又設濱華繡品陳列館,陳列廣繡精品,其中的孔子立像精緻無比,不見針眼,形象栩栩如生。民國初,宋銘黃随高劍父到上海,創辦“上海女子刺繡院”,宋以高的花鳥畫作為刺繡畫稿,改進刺繡針法,被譽為“改革刺繡工藝的範本”。1920年,在“廣東省第一回美術展覽會”上,宋銘黃的刺繡作品參展,好評如潮。

清末民初時,廣繡業行會“錦繡行”有會員1000多人。廣繡名師輩出,早起有百歲是福陳球,門下弟子不少成為名師:四代相傳專繡貢品的黃洪,能在兩寸見方的貢品荷包上繡出種種花鳥,精緻之極;能畫能繡得周雲笙,構圖新穎、針法獨特。還有許榮、許松、周德、朱蘇等名師一批。 宣統三年(1911年),在南京舉辦的“南洋勸業會”上,缤華藝術學校選送的繡品獲三等獎,黃洪弟子餘德(宗禧,1880~1970)的《孔雀牡丹》荷包獲二等獎。

再度輝煌

1915年,餘德的繡品《孔雀牡丹會景》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一等獎,被行内譽為“繡花王”1922年,餘得的繡刮畫《瑞獅》在英國倫敦大橋開幕賽會上獲二等獎。1923年,黃妹(漢光)的繡挂畫《菊花貓蝶圖》、《半浮沉金魚》、《雞冠花》在廣東省國貨展覽會上獲一等獎,被譽為“繡花狀元”。此時,黃妹用旋紋針法代替直紋針法繡老虎、獨創八面旋轉針法繡雞冠花,以及陳荷影用二針企麟法繡大龍,用虛凸(粵語稱虛蔔)法繡龍鳳,皆聞名于國内刺繡行。1929年,莫傅精繡得列甯頭像被莫斯科列甯紀念館收藏。1929年,在廣州舉辦的四省市繡品展覽會上,廣繡以《孔雀牡丹》、《番獅》、《雪地風景》等繡品參展,再一次被譽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1926年,餘德、黃妹等組織錦繡工會,有會員900餘名,産品多為鏡畫、褂群、會景(大幅繡畫),遠銷海外。

1938年日軍侵占廣州之後,藝人改行謀生,廣繡一落千丈。抗戰勝利後雖稍有恢複,但元氣大傷。解放後,市政府扶持藝人組織起來,20世紀50年代中期再起高潮。1954年8月,全市刺繡業有557戶、932人(包括繡戲服、珠繡)。黎沾、餘德、黃妹、李笑華、文景、怡然等藝人創作出一批國内外聞名的廣繡畫精品。著名的有餘德的《牡丹松鶴》、黃妹的《百鶴圖》、聶卓(餘德弟子)的《魯迅像》等。1957年,廣州市工藝美術研究所成立,設實驗工廠,配備繡工26人,還吸收一批美術學院畢業生,從事繡稿設計與刺繡,挖掘整理廣繡針法等技巧,出版《廣州刺繡針法》一書,挖掘出7大類38種針法;從用料分有絨繡、線繡、釘繡等。該所梁紀、段吉璋均為設計畫稿的知名畫家。50年代,梁紀設計,蘇文、朱開、許幟光等多人繡制的《紫荊孔雀》入選挂于北京人民大會堂廣東廳,林章、鄧伯江合作的《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作為國家禮品贈送給蘇聯的弗羅西洛夫主席;餘德與弟子黎燕開合繡得《錦雞牡丹》,在1959年廣東工藝美術品評選中獲一等獎,此作運用了直扭針、續插針、輔助針、編繡、繞繡、變體繡等7類20多種針法;還有蘇文等人創作的《孔雀挂屏》,梁紀設計聶卓等繡刺得《紅棉八哥》,朱開燈創作的《春夏秋冬》四屏,以及陳荷影的釘金繡《花籃》,均獲廣東省工藝美術評比一等獎。豈料廣繡再上高峰之際,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廣繡成了被掃的“封資修”之列,藝人四散。幸而,廣繡再60年代初吸收的陳少芳是位有心人,她埋頭鑽研廣繡技藝,終能延續與光大。

老樹新花

2001年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工藝美術大師的陳少芬,是廣繡的光榮。2001年9月至2002年6月在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陳家祠)展出的“陳少芬廣繡作品展”,吸引了衆多國内外觀衆,令廣繡再鑄輝煌。然而,當我們放眼廣州,廣繡畫這一民間工藝美術,卻隻剩下陳少芬一枝獨秀了。當年聞名海内外的廣州刺繡品早已不生産繡畫,唯有退休後的陳少芬與友人合辦的番禺廣繡藝術研究所不斷創作新精品,令廣繡畫依然屹立于中華明繡之中。

特點

粵繡(廣繡)大緻分為兩大品類:一是盤金刺繡,二是絲絨刺繡。盤金刺繡以金線為主,輔以彩紛刺繡,金碧輝煌,燦爛奪目,雍容華貴。絲絨刺繡開絲纖細,色彩缤紛,繡出的花鳥尤其精美。

廣繡所使用的基本材料有絲絨、真絲、金線、銀線、金絨混合等幾大類。其中金銀繡獨具裝飾性,構圖飽滿勻稱,色彩輝煌,顯得富麗華貴。

廣繡的色彩主要分為兩類:“威彩”以較飽滿的色彩為主調;“淡彩’以三間色為主調。色彩根據刺繡品種而定。例如,繡喜帳用“威彩”,繡文房用品用“淡彩”。

廣州刺繡以構圖勻稱,色彩斑斓,極富裝飾性着稱。清代中葉許多外國商人慕廣繡之名前來廣州大量訂購廣繡,有的商人還帶來外國國王肖像、耶稣像或一些圖畫照片進行來樣加工訂貨。廣繡從清代起早已聞名海外,其産品行銷海外,在國際上享有較高的聲譽。在國内,不少廣繡佳作,作為貢品貢獻給曆代皇帝。北京故宮博物院也收藏有不少廣繡的優秀作品。

人物繡與花鳥繡等是廣繡的特色産品,其中人物繡是廣繡的主要産品之一,它根據畫稿的不同要求,以虛實、施疏、層層疊繡、滲繡,線、面結合等不同的繡制方法達到形神兼備的中、外人士肖像。廣繡花鳥則善于體現“平、齊、細、密、均、光、和、順”的藝術風格。它具有構圖精密、色彩秀麗分明、針法多變、主題突出等特點。

針法與技巧

廣繡刺繡技法有“釘、墊、拼、貼、綴”五種。其中一些技法難度大,要求高,釘金墊浮繡的二針龍鱗和魚鱗立體針法被認為是刺繡工藝中難度最高的針法。

廣州亞運宣傳片中對廣繡的宣傳鏡頭

蜀繡

簡介

蜀繡,亦稱“川繡”,是以成都為中心的四川刺繡産品總稱。蜀繡的曆史也很悠久,據晉代常璩《華陽國志》中記載,當時蜀中的刺繡已十分聞名,并把蜀繡與蜀錦并列,視為蜀地名産。蜀繡的純觀賞品相對較少,以日用品居多,取材多數是花鳥蟲魚、民間吉語和傳統紋飾等,頗具喜慶色彩,繡制在被面、枕套、衣、鞋及畫屏。清中後期,蜀繡在當地傳統刺繡技法的基礎上吸取了顧繡和蘇繡的長處,一躍成為全國重要的商品繡之一。蜀繡用針工整、平齊光亮、絲路清晰、不加代筆,花紋邊緣如同刀切一般過于齊整,色彩鮮麗。

特點

蜀繡起源于川西漢族民間,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由于受地理環境、風俗習慣、文化藝術等方面的影響,逐漸形成了嚴謹細膩、光亮平整、構圖疏朗、且渾厚圓潤、色彩明快的獨特風格。蜀繡作品的選材豐富,有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山水魚蟲、人物肖像等。針法包括12大類共122種,常用的針法有暈針、鋪針、滾針、截針、摻針、沙針、蓋針等,講究"針腳整齊,線片光亮,緊密柔和,車擰到家"。繡品的種類繁多,包括被面、枕套、衣、鞋和畫屏等,既有巨幅條屏,又有袖珍小件,是觀賞性與實用性兼備的精美藝術品。當今繡品中,既有巨幅條屏,也有袖珍小件;既有高精欣賞名品,也有普通日用消費品。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蜀繡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确定,四川省成都市的郝淑萍為蜀繡代表性傳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湘繡

簡介

湘繡,是以湖南長沙為中心的刺繡産品的總稱。湘繡分别在1912年和1933年意大利都靈博覽會和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湘繡繡品分别獲得最優獎和一等獎,被國外譽為超級繡品。原先,長沙城裡的商人們為了滿足一批因鎮壓太平軍而發迹的新貴,開設了“顧繡莊”,不久又以湘繡之名壓倒了顧繡。湘繡的特點是用絲絨線(無拈絨線)繡花,其實是将絨絲在溶液中進行處理,防止起毛,這種繡品當地稱作“羊毛細繡”。湘繡也多以國畫為題材,形态生動逼真,風格豪放,曾有“繡花花生香,繡鳥能聽聲,繡虎能奔跑,繡人能傳神”的美譽。湘繡人文畫的配色特點以深淺灰和黑白為主,素雅如水墨畫;湘繡日用品的色彩豔麗,圖案紋飾的裝飾性較強。

特點

湘繡主要以純絲、硬緞、軟緞、透明紗和各種顔色的絲線、絨線繡制而成。其特點是:構圖嚴謹,色彩鮮明,各種針法富于表現力,通過豐富的色線和千變萬化的針法,使繡出的人物、動物、山水、花鳥等具有特殊的藝術效果。在湘繡中,無論平繡、織繡、網繡、結繡、打子繡、剪絨繡、立體繡、雙面繡、亂針繡等等,都注重刻畫物象的外形和内質,即使一鱗一爪、一瓣一葉之微也一絲不苟。從1958年長沙楚墓中出土的繡品看,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湖南地方刺繡就已有一定的發展。一九七二年又在長沙馬王堆西漢古墓中出土了四十件刺繡衣物,說明遠在二千一百多年前的西漢時代,湖南地方刺繡已發展到了較高的水平。此後,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培養了質樸而優美的藝術風格。随着湘繡商品生産的發展,經過廣大刺繡藝人的辛勤創造和一些優秀畫家參與湘繡技藝的改革提高,把中國畫的許多優良傳統移植到繡品上,巧妙地将我國傳統的繪畫、刺繡、詩詞、書法、金石各種藝術融為一體,從而形成了湘繡以中國畫為基礎,運用七十多種針法和一百多種顔色的繡線,充分發揮針法的表現力,精細入微地刻劃物象外形内質的特點,繡品形象生動逼真,色彩鮮明,質感強烈,形神兼備,風格豪放,曾有“繡花花生香,繡鳥能聽聲,繡虎能奔跑,繡人能傳神”的美譽。

聯合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

2010年10月19日,在湘繡的原産地開福區沙坪鎮,“湘繡”、“蜀繡”、“粵繡”、“蘇繡”中國“四大名繡”的代表将宣讀“沙坪宣言”,啟動“四大名繡聯合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

此次文化節精心策劃了三大主題活動:首屆中國・沙坪湘繡文化節暨第三屆開福金秋經貿文化節開幕式、大城北兩型社會建設投資推介會、國際圖書館東亞文獻合作暨華文報刊數字化研讨會。

沙坪鎮是中國湘繡原産地,被譽為“中國湘繡之鄉”,目前已發展成為集購、吃、住、行、娛、遊為一體的湘繡風情小鎮。在此次文化節上,除發布“沙坪宣言”外,還将舉行沙坪AAA級景區和沙坪湘繡地理标志的授牌,市民們可以欣賞到千名繡工為“金牌繡女”而角逐、萬幅湘繡為“名作”而競争的盛況。

此外,國際圖書館東亞文獻合作暨華文報刊數字化研讨會将于10月25日舉行,來自牛津大學圖書館、斯坦福大學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等世界著名圖書館的250餘名館長将齊聚長沙,圍繞華文報刊文獻數字化發展計劃、報刊期刊數字化技術等課題進行學術讨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