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龍船

劃龍船

南方水域區各民族共有的傳統文體活動
劃龍船又叫龍舟賽。因船在水上用木槳拔着行動而得名。活動時間是在農曆正月、五月或常年不定期舉行。南方水域區各民族共有的傳統文體活動。劃龍船不但東花有,莆田南北洋許多地方都有端午劃龍舟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中文名:劃龍船 外文名:Rowing dragon boat 别名:端陽節賽龍舟 屬性:傳統體育活動 舉行時間:農曆正月、五月或常年不定期舉行

主要形式

1.拔水龍船

這一活動,與其他民族地區的劃龍舟大同小異。土家族居住的酉水、沅水、澧水和清江、烏江等流域,都有拔水龍船比賽的運動習慣。素有紅、白龍尾賽之稱。

特點

其特點是:賽期長,充滿民族團結氣氛。龍船模樣古樸,都由民間自靠和自發組織船隊。拔龍船分"五龍"和"六龍"兩個傳統節日。"五龍"為迎龍日,"六龍"為送龍日。兩個節日的時間是從農曆五月初五算起,逢辰為"五龍"日,習慣稱作龍頭日,十二天輪轉一次,依次算下去,算到六月的龍日為"六龍"。分段比賽前,首先由主辦村寨請所有的船隊高手吃一頓團圓飯,再給每條龍船上披紅、挂彩,以示吉祥順利。

規則

比賽時以龍船的紅、白尾互為對手。紅、白組隊多以宗族親戚為主劃分,以村、寨為單位組隊。船隊人數不一,有15對,24對和30對等,由一名長者任鼓手,一名任鑼手,還打扮成醜角的揮旗手,炮聲響處,船上水手按鑼鼓節奏喊"嘿着、嘿着……的号子奮力劃槳前進,争先恐後奔向終點。拔龍船,有順水拔和對河橫渡兩種形式。

對河橫渡者在對岸上豎一面紅旗,不但看誰的龍船先拔到岸,還要看誰先搶得紅旗。所以拔船手與奪紅旗手要配合好,乘龍船到岸後迅速下船跑去奪旗取勝。順水下拔者,看誰先到達終點為勝。特别是拔到終點時需要從對方龍船前繞過,習稱"旋鍋蓋"方為勝利,沒有超出整個龍船身位者是不可能"旋鍋蓋"而獲勝的。現今的拔花船比賽,設有裁判員,船隊人數相等,采用計時比賽分出勝負。

2.拔彩龍船

特點

每到農曆正月初三至十五日土家族居住地區都可看到五彩缤紛的彩龍船活動。彩龍船,是用小山或篾條紮成船形骨架(規格船身長1丈,船肚寬1.5尺),用3尺藍、綠色綢布繞船沿周圍上邊在船口紮緊,下邊拖地,意為綠色河水;船體分三段,前段分4尺長為船頭,中段為1.5尺長為船肚,後段為4.5尺長為船尾;船頭船尾上面用紅布封好,船肚留空不封,從船肚兩邊船沿處系一條彩帶;船肚前後左右豎4根一人多高的竹杆綁在船邊,上面紮成翹四角的船頂蓬,用彩色紙裝飾為美觀的彩蓬。彩龍船做成。

規則

拔彩龍船表演時,一般要有5-7人參加,分别扮為:彩蓮女,由一身穿民族服裝的少女,面向船頭,将船肚兩邊系的彩帶套在肩上扛船離地雙手扶船沿,在彩綢布下面不準露腳;纖夫,頭戴瓜皮草帽的土家後生,從船頭系條纖索雙手握緊一端将纖背在肩上彎腰拉船前進;艄公,頭戴草帽、手扶船舵把的白胡須老公公,平穩撐舵;槳手,身穿土家服裝的2-4名男青年,在彩船左右兩邊(每邊1-2人)手握木槳不時地做劃船動作。

在衆唱彩船調和鑼鼓、鎖呐聲中,彩蓮女将船提上提下擡船頭翹船尾,纖夫在前用力拉纖,艄公在後搖擺船尾,劃槳男子向前用力齊劃木槳。彩船時進時退,時快時慢,時而颠簸回旋,時而搖晃起伏,活像真船在江河中漂蕩。彩船漂灘過急流時,行速加快,船頭船尾相互照應,衆呼"吆喝",周圍觀衆燃放鞭炮助興,熱鬧非凡。

彩船到山寨各家各戶走村竄寨,到每家門前都要齊唱:"招财進寶"、"喜盈門"、"開門紅"、"滿堂紅"、"開門大喜"、"恭喜發财"等吉祥歌詞。有時,拉纖的歌手,見景生情,即興創作,随口編唱對這戶人家的祝福歌,博得主人的喜歡。主人便放鞭炮"接龍送龍",有些人家還要給彩龍船丢紅包,彩龍船玩得更起勁,鑼鼓喧天,火炮連綿,土家山寨一片歡騰。

3.扛旱龍船

旱龍船,是用薄杉木闆做的3尺長、1尺多寬的小船,船底安四隻腳的木架,架頂橫裝一木扁擔,船上亦用薄木闆做尺把高1.5尺長的船蓬,蓬中供紅(男)、白(女)兩個人頭塑像,土家族稱其為"羅公羅娘"。像前置一竹筒插香火用,人頭像前面左右和下方挂彩綢布條或土家姑娘刺繡的花手巾。旱龍船蓬中供的兩位人頭像,傳說是伏羲兄妹,紅臉男頭是兄,白臉女頭是妹,即指在擺手舞"兄妹成親"一節中的兩兄妹。

兄妹成親時,兄長嫌是同胞兄妹,害羞得紅了臉,妹妹為避免人恥笑,用青絲巾遮蓋在臉上,旱龍船供此兩位兄妹則為了紀念兄妹繁衍人類的功德。扛旱龍船者,是由頭腦靈活,口才好的男人擔任,他用肩從人頭像的後方木架中扛起扁擔,常年(農曆正月為盛)扛着旱龍船走村竄寨。進每家堂尾後,把旱龍船放在堂屋中間,口唱"兄妹成親"的傳說故事後,再對主人唱"添子發孫、子孫滿堂、人西興旺"等祝福歌。

主人就在兄妹頭像前插燒香、挂彩布條和花手巾、花童鞋童帽,祈求羅公羅娘保佑子孫興旺。同時,還要給扛旱龍船的人送錢、送米。祝旱龍船越走越紅火,祝土家山寨興旺發達,繁榮昌盛。扛旱龍船者進寨後,孩童們跑來看熱鬧,大人(特别是中老年)們走來聽歌唱,口才好的歌手,博得聽衆喝彩,場面如同喜慶活動。

莆仙民俗

端午節前後,莆田一帶有劃龍船習俗(賽龍舟),意為紀念屈原,慶祝豐收,祈求平安。

“龍舟争快楚江邊,吊屈誰知特怆神。”這是北宋政治家、詩人餘靖《端午日寄酒庶回都官》的詩。這詩反映了一千多年前,民間就有賽龍舟、吊屈原的習俗,相沿至今,長久不衰。早在四五百年前,莆田南北洋一帶就有人開始造龍舟,端午節把柳枝幹雕成的龍頭,裝在木船後面,龍舟下水前要舉行“龍王祭”和“龍舟點睛”典禮。凡參賽的龍船,由道士上香禀告“龍王尊神”,主持者用紅彩綢蒙上龍船的“眼睛”,并在“龍角”上挂上“龍燈”、花環、餅圈等。接着,龍舟在執事者的護送下,由長老用彩筆為龍舟開光點睛,使其成為真正的“龍”後,龍舟才在一片熱烈的掌聲和震耳的爆竹聲中下水,再進行龍舟比賽。

新中國成立後,劃龍舟活動更加蓬勃地開展,這其中以黃石鎮龍舟最多最活躍。全鎮有一百多艘龍舟,平均一個村就有二至三艘。黃石鎮以東花一鄉的龍舟最多。為什麼東花鄉群衆對龍舟産生這麼大的興趣呢?原來,“江東、東花吃米無沙。”這是莆田人常說的一句古話。意思是說,江東東花是平原地區,鄉裡一擔沙無處找,地處木蘭溪下遊,莆田南洋平原的東花,全鄉現已分成華東、華西、華堤三個行政村,總人口達上萬人。

境内水田五千餘畝,河網密集,大小河流有幾十條。其中華東村的大溝琴;華西村的大溝前、華堤村的五個宮前的興太岩。這三條溝長達一千多米,寬百餘米,溝路筆直且深(平均5-6米深),是賽龍舟的好場所。農民們一到端午節,就想扒龍船娛樂。村裡的男人撐溪船拉網捕魚占大多數。因此早在明朝中葉,這個鄉便開始舉行龍舟比賽。至解放時,劃龍船的水手多達五六百人,有的父子同舟,有的叔侄同船,有的父親掌舵兒劃船。

端午節這一天,農民們吃完端午飯,抹了雄黃,換了新裝後,相争下水扒龍船。人人像水裡的蛟龍,岸上觀看的群衆擠得水洩不通。“扒呀!(劃的意思)扒呀!加油、加油!”的歡呼助興聲震撼整個水鄉,連四鄉八鄰的群衆也跑到東花來看扒龍船,所以人們稱東花是“龍舟之鄉”。

劃龍船不但東花有,莆田南北洋許多地方都有端午劃龍舟習俗,一直沿襲至今。近年不但有男子龍舟隊,還有女子龍舟隊,龍舟競劃,為端午節增添了濃濃的節日氣氛。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