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墓

楊貴妃墓

楊玉環的墓葬
貴妃墓其實隻是楊貴妃的衣冠冢,位于鹹陽市興平縣馬崽鎮西500米處,距西安60公裡。墓呈半球形,冢高3米,整座墓冢都用青磚包砌,墓後有一座高約6米的楊貴妃大理石塑像。當地每逢農曆三月初三,成群接隊的姑娘們來到這裡遊玩,臨走時都要在貴妃墓上抓把黃土帶走,回家後與面粉攙和,名曰“貴妃粉”,擦了以後可以使皮膚變白容貌變的更美,這樣年複一年,墓冢不斷變小,為了保護這個已有1200年曆史的遺迹,人們便用青磚将墓冢包了起來.曆代文人曾留下大量的關于唐明皇的愛情故事,使楊貴妃墓聞名于世,墓冢周圍雕刻有曆代文人騷客的題詠。
  • 中文名:楊貴妃墓
  • 外文名:Tomb of Yang Guifei
  • 館藏地點:
  • 所屬年代:
  • 類别:名勝古迹
  • 中文名稱:楊貴妃墓
  • 所在地:鹹陽市興平縣馬崽鎮西
  • 墓主:楊貴妃
  • 修建時代:唐代
  • 所在地:鹹陽
  • 地址:陝西省鹹陽市興平市城西馬嵬坡
  • 開放時間:08:30-17:00
  • 票價:45元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 景區等級: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概況

簡介

楊貴妃墓是唐代第七個皇帝玄宗李隆基的寵妃楊玉環的墓葬,距今已有1200多年,位于西安以西63公裡處的馬嵬坡,它以其“古冢留香,詩碑放彩”的獨特魅力而馳名海内外。

1956年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9年成立文物保管所,1980年對外開放,2008年5月升格為博物館,現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整個墓園依山而建,呈階梯狀,氣勢雄偉。拾階而上映入眼簾的是民國二十五年陝西省府主席邵力子所題的七個金色大字“唐楊氏貴妃之墓”。

園内仿唐獻殿現作為“唐代婦女生活展”展室對外開放,通過唐代喪葬禮俗遺物展現了唐代女性生活的部分方面,共分“審美情趣”、“發髻綽姿”、“面靥倩影”、“服飾新潮”、“出行常度”、“翰墨風流”、“樂舞春韻”、“農家淺露”等八部分。

楊貴妃墓原是一個土冢,相傳墓上封土香氣宜人,遊女紛紛拾取,使得封土被大量帶走,為保護墓葬而砌成現在這風格獨特的青磚冢。

在墓葬的東西兩側為清代風格的碑廊,陳列着唐以後達官貴人,文人學士題寫的珍貴詩詞刻石三十八通,這些碑石中既有唐僖宗、李商隐、賈島等唐代著名人物的作品,又有近代林則徐、趙長齡、于右任等的題詠,珍貴的碑刻,字體不同,風格各異,各抒其見,不一而足。

登上最後一層,高5.8米的貴妃插花漢白玉雕像聳立于中,含情脈脈,側首西望,仿佛把曆史的場景從千年前拉回到眼前。仿唐二層太真閣、集30幅繪畫為一體的長恨歌畫廊、16米高的望都亭、觀音殿等建築錯落有緻,景景相接。園區綠草掩映,古樹參天,清靜幽雅,漫步遊園,使您盡情領略貴妃遺韻。

陵園布局

楊貴妃陵園小巧玲珑,占地3000平方米,進門正面是一座三間仿古式獻殿,穿越獻殿就是墓冢,占地約一公畝,高約三米,墓家冢以青磚包砌。在墓東、西、北三面有回廊,鑲嵌有大小不等的石碑,刻有曆史名人的遊記和題詠。

楊貴妃墓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楊貴妃漢白玉雕像已豎立于前期擴建的陵園之中。大門頂額橫書"唐楊氏貴妃之墓"七字。進門正面是一座三間仿古式獻殿,穿過獻殿,就是墓冢。墓高約3米,封土周圍砌以青磚。圍繞墓的周圍有三面回廊,上嵌大小不等的石碑,刻有曆代名人遊後的題詠。

貴妃墓現已成為一處重要的旅遊景點楊貴妃墓,位于興平縣西12.5公裡的馬嵬坡。楊貴妃墓即唐玄宗李隆基的貴妃楊玉環之墓。妃墓其實隻是楊貴妃的衣冠冢,位于興平縣馬嵬鎮西。楊貴妃名玉環,陝西華陰人,通曉音樂,能歌善舞,有傾國之貌,原為唐玄宗十八子李瑁的王妃,後被唐玄宗召入宮中,封為女官,号太真,天寶四年,進冊為貴妃。安史之亂中,唐玄宗逃至馬嵬坡時,以右彪武軍大将軍陳玄禮為首的随從将士殺死宰相楊國忠,并脅迫唐玄宗将楊貴妃缢死,時年三十八歲。

文獻記載

據文獻記載,公元757年,唐政府軍收複長安,李隆基自成都回來,曾密令遷葬楊貴妃,所以此墓是原來的舊墓還是遷葬後的新墓,或隻是楊貴妃的衣冠冢,都無确證。貴妃墓原是一個土冢。相傳冢上白土香氣宜人,滋潤皮膚。遊女紛紛拾取,使得封土被大量帶走。為了保護其墓,便用青磚砌成了園頂墓冢。墓園現有門樓一座,獻殿三間,東西兩側有碑廊十二間。保存有唐、宋以來曆代名人題詠石刻38塊。楊貴妃漢白玉雕像已豎立于前期擴建的陵園之中。楊貴妃墓為一陵園,大門頂額橫書“唐楊氏貴妃之墓”七字。

相關習俗

據說當地每逢農曆三月初三,成群接隊的姑娘們便來到這裡遊玩,臨走時都要在貴妃墓上抓把黃土帶走,回家後與面粉攙和,名曰“貴妃粉”,擦了以後可以使皮膚變白,容貌變的更美。

曆代詩碑

墓側有李商隐、白居易、林則徐等曆代詩碑。臨潼骊山北麓有華清池,傳為楊貴妃“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的遺迹,其中尤以“貴妃池”更為著名,傳為楊貴妃專用的浴池,故又稱“妃子湯”,池側有“涼發亭”,傳為貴妃浴罷涼發梳頭之處。

修葺工程

楊貴妃墓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當地政府對貴妃墓進行了修葺,新修了圍牆、碑廊、獻殿和亭子,并在墓園後添立了一尊6米高的楊貴妃大理石雕像。貴妃墓現已成為一處重要的旅遊景點。擴建的白居易《長恨歌》畫廊和“安史之亂”展館正在加緊建設。

日本貴妃墓

學者着文

說來也奇,日本也有兩座楊貴妃墓,京都等古城還有她的塑像。曆史上的楊貴妃自缢死于馬嵬坡,日本何來貴妃墓一直是個迷。但國内學者俞平伯、周作人先生早年着文說:“楊貴妃輾轉到日本定居。日本學者渡邊龍策在《楊貴妃複活秘史》一文中考證說,楊貴妃逃脫馬嵬坡後得到唐代舞女和樂師的幫助,輾轉到揚州,在那裡不僅見到樂其兄楊國忠、長子楊暄之妾及其幼子,還見到日本遣唐使團的藤原制雄,在藤原的協助下,楊貴妃搭乘日本使團的船到日本久津登陸,時間為公元757年。到日本後楊貴妃受到天皇孝謙的熱誠接待。後來,楊貴妃以她的智謀幫助孝謙挫敗了一次宮廷政變,從此在日本名聲大震,獲得日本人民,尤其是日本婦女的好感。至今還有日本婦女說她是楊貴妃的後代。一些日本婦女到馬嵬坡訪問時,總喜歡裝一袋白色的“貴妃土”帶回去。而當地人傳說貴妃潔白的皮膚把周圍的土染白了,婦女取“貴妃土”搽臉美容,墳土因此變少,後來不得不砌磚蓋頂和圍邊。

墓地結構

在日本山口縣大津郡油谷町的二尊院,有一塊規模不大的墓地。位于墓地的最前面,靠近大海處是“華僑”楊貴妃的墓地,是由亂石砌成的一個十幾平方米的平台。台上有5座石塔,被日本人稱為“五輪塔”,列為國家保護文物。這裡既無規模宏大的廟宇,也無墓碑之類的明顯标志,隻有墓前插着的幾束鮮花,證明不斷有人前來掃墓。據說朝拜楊貴妃墓之後,可生個漂亮可愛的孩子。墓前有兩塊年代較新的木闆,一是關于楊貴妃之墓的介紹,一是關于“五輪塔”的說明。

民間傳說

在介紹楊貴妃墓的木闆上寫着:充滿着謎團和浪漫色彩的楊貴妃之墓———關于唐玄宗皇帝愛妾楊貴妃的傳說。傳說她在馬嵬驿兵變中并未被逼自缢身亡,真正死的是其替身侍女,而楊貴妃在皇帝親信的護送下,從海上乘船逃走,漂流到日本向津縣半島的唐渡口,不久之後因病身亡。當地人為了哀悼她,将她葬于二尊院。後來,楊貴妃托夢于唐玄宗。唐玄宗命人制作了釋迦如來和阿彌陀如來兩尊佛像,命陳安帶到日本安放在楊貴妃的墓地。

陳安多處尋找,未能找到楊貴妃墓地的下落。就暫時将兩尊佛像安置于京都的清涼寺後回國。後來,人們得知楊貴妃漂流身死的地點是山口縣,但清涼寺衆僧對兩尊佛像愛不釋手,就又制作了完全相同的兩尊佛像,并将新舊佛像各一尊分别安置在京都的清涼寺和山口縣的二尊院。

關于楊貴妃的去處還有另外一種傳說。傳說她由親信護送到了有“夜郎”之貴州,來到貴州之後居住在一個叫羊坪(琴鞏)的地方,也葬于此地。據說當地還有她的墓穴,有一些村民還自稱是她的後代。

貴妃簡介

楊貴妃,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市)人,後遷至蒲州(今山西永濟市)。)。開元七年(719年)六月一日生于蜀州(今四川崇州)。小名玉環。其父楊玄湖。玉環早年喪母,其叔父将其養大。她通曉音律,能歌善舞,原為唐玄宗李隆基十八子壽王李瑁妃。公元736年屆惠妃死。唐玄宗将其召入宮中,為女官。

在初次見玄宗時穿道士服。故号太真。天寶四年(公元745年)封為貴妃,受到玄宗寵愛,父、兄、姐妹皆因之顯貴。堂兄楊國忠被封為宰相,操縱朝政,勢傾天下,使唐政府政治腐敗,國勢漸微,天寶十五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叛軍陷洛陽,破潼關,京師震動。玄宗帶楊貴妃逃往四川。途經馬坡,以右彪武軍大将軍陳玄禮為首的随軍将士,以楊貴妃和楊國忠倡亂誤國,憤而殺死楊國忠,逼唐玄宗将楊貴妃缢死。

楊貴妃天生麗質,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顔色,堪稱大唐第一美女,此後千馀年無出其右者。其與西施、昭君、貂蟬并稱中國四大美女,是體态豐腴之美。唐代詩人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對這一事件有生動細緻的描寫:“九重城翩煙塵生,幹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複止,西出都門百馀裡。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娥眉馬前死。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楊貴妃死後即葬于馬坡。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