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頭

斧頭

金屬砍削工具
斧頭,一種金屬砍削工具,主要用于伐木;另為一種兵器,與戈矛同時,亦為古仗之一。
  • 中文名:斧頭
  • 别名:帶斧、斧子
  • 英文名:Ax
  • 拼音:fǔ tóu

詞語解釋

英文:axe; fot;hatchet;

[axe] 一種金屬砍削工具,用一相當厚的金屬開刃的頭裝在柄上而成,刃口與柄平行,以便砍削,專用于伐木、劈木柴和砍木料。

又稱為斧子,帶斧。

斧頭是一種用于砍削的工具。斧是利用杠杆原理和沖量等于動量的改變量原理來運作的。分為兩個部分:斧頭和斧柄。斧頭為金屬所制(一般為堅硬的金屬,如鐵)。斧柄一般為木質(也有金屬的)。刀口形狀一般為弧形(有時也為直線形)。形或扁形。

曆史淵源

與戈矛同時,亦為古仗之一。黃帝時即有斧銊之名,在當時非但用為兵器,抑且用為刑罰之具。《刑書釋名》載:“黃帝五刑,四曰斧銊。按五刑即甲兵、刀鋸、鑽鑿、斧銊、鞭撲、是也”。由此推之,則斧之始于黃帝時也,其理甚明;“惟當時并無所謂三十六法,對敵時不過亂砍亂劈而巳;迄漢時,南中蠻人創斧法,亦如槍法之創于武吃氏而流入中原者,惟始創者之為何人,則不可考據矣”。其法初亦無三十六手之多,後之武師,從而增益之,使變化不測,成為戰陣之利器,故今傳闆斧有三十六法也。

斧之溯源甚早, 原始人類,即知拾利石為劈器。而最早之銅斧,見於商代,不僅用於武事,而且有的雕刻嵌镂,極為精美,已為儀仗之用。周代用斧風氣不如商代,到了雙鋒劍出,與刀并用後,斧就更少人使用了,隻作為砍迤工具,或為樂舞儀仗及斬殺之器。斧雖不作為主要兵器使用,但各代均有使斧者,尤其生活在北方地區的民族,喜練斧類兵器。

石斧的曆史大約可追溯到幾十萬年以前。那時人們用磨制粗糙的石斧,砍斫器物、捕獵禽獸,是不可缺少的勞動工具之一。古漢字中“斤”就是砍木頭的斧字,所以後來從斤字旁的漢字多有斬截、折取的意思。钺是由原始社會的勞動工具——石斧演化而來的。在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中,曾發現過一種磨制非常精細的石钺,钺體扁平,刃部寬闊,弧曲度大,兩角微微上翹。這種精心制作的石钺顯然不适宜砍伐林木或用于農作。據推測很可能是古人專門制造的原始兵器。

分類

投斧(Tomahawk)可用來投擲目标。

戰斧(Battle axe)長柄、專門用來戰鬥的斧。

短斧(Hatchet)

實用性

在民用方面,斧頭通常用以砍伐樹木,也可以用做木工工具,砍削一些粗大的部件。

斧頭也是消防員的常規裝備,是辟開諸如門窗等救援障礙物的有效工具。

在格鬥、狩獵中,斧都有很強的近距離戰鬥力。是給人強烈的粗暴感觀的砍擊兵器。除了近戰格鬥,一些特制的斧頭還可以用以投擲。在古代,裝備戰斧的軍隊往往能夠輕易擊敗使用刀劍的敵軍。

網絡語言

另為網絡語言的一個,是photoshop的photo的直譯,網友們有時稱photoshop為斧頭,延伸出的網絡用語有:這個美女是用斧頭砍出來的(意思為使用photoshop加工處理過的);幫我把這個MM劈(砍)了(意思是用photoshop加工美化一下)。

古代兵器

斧之溯源甚早,原始人類,即知拾利石為劈器。而最早之銅斧,見於商代,不僅用於武事,而且有的雕刻嵌镂,極為精美,已為儀仗之用。周代用斧風氣不如商代,到了雙鋒劍出,與刀并用後,斧就更少人使用了,隻作為砍迤工具,或為樂舞儀仗及斬殺之器。斧雖不作為主要兵器使用,但各代均有使斧者,尤其生活在北方地區的民族,喜練斧類兵器。

與戈矛同時,亦為古仗之一。黃帝時即有斧銊之名,在當時非但用為兵器,抑且用為刑罰之具。刑書釋名載:黃帝五刑,四曰斧銊。按五刑即甲兵、刀鋸、鑽鑿、斧銊、鞭撲、是也。由此推之,則斧之始于黃帝時也,其理甚明;惟當時并無所謂三十六法,對敵時不過亂砍亂劈而巳;迄漢時,南中蠻人創斧法,亦如槍法之創于武吃氏而流入中原者,惟始創者之為何人,則不可考據矣。其法初亦無三十六手之多,後之武師,從而增益之,使變化不測,成為戰陣之利器,故今傳闆斧有三十六法也。

宋曾公亮《武經總要》載有大斧、鳳頭斧,都是隋、唐遺制。元代軍隊喜用小斧、大斧和寬體大斧。清代将士喜用雙斧,斧柄僅有尺餘,斧刃甚小,雙斧均可插腰,戰場上使用靈活。

我國史籍中鮮見斧兵的記載,而古典小說中則多有描述。《三國演義》第五十二回:「道榮出馬,手使開山大斧,……輪大斧竟奔孔明。」《水浒傳》第三十八回說黑旋風李逵,「使兩把闆斧」,第七十二回說李逵「拿著雙斧,大吼一聲,跳出店門」。從這些小說反映的情況,我們可以看出,斧是曆代廣為使用的兵器,所以它也成了民間武藝小說中一般俠客的常用兵器之一。

詞語出處

漢劉熙《釋名·釋用器》:「斧,甫也,甫,始也。凡将制器,始用斧伐木,已乃制之也。」

斧的主要用法

劈、砍、剁、抹、砸、摟、截等,舞動起來顯得粗犷、豪壯,可以顯出劈山開嶺的威武雄姿。

歐洲的斧子

在中世紀歐洲,斧作為一種有效的揮擊武器大受騎士階層歡迎。斧與劍(闊劍、長劍)、釘錘一起,作為除長矛外的輔助武器。事實上,在騎士沖入敵陣後長達數米的矛就失去了使用價值。在混戰中騎士的優勢僅在于重甲與騎馬的高度優勢。在自上而下的揮擊時,斧一類刃較厚的武器劈砍較有力,不易崩刃,而且這種情況下劍的反手回擊價值也不大。斧既有鋒刃可以殺傷無甲或軟甲的敵人——相較于劍,斧可以擊碎骨胳,而且會使傷道嚴重挫傷(厚刃)還可以利用較高的動能殺傷穿鍊甲甚至闆甲的敵人。斧可以砸開鍊甲的鍊節,使鍊環嵌入傷口,造成易于感染而難以治愈的傷口,即使無法破甲,斧也可以利用自身動能造成鈍傷。

在步兵,斧可以作為反騎兵武器(反甲),還可以非常方便地向上磕開盾,然後向下……但斧相較于刀劍,笨重是其最大缺點(某些方面也是優點),因而不适用于近戰(例如城堡),步兵用單手斧則必須配盾,或裝備副手刀劍。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