臼齒

臼齒

口腔後方兩側的牙齒
大臼齒,簡稱臼齒,俗稱磨牙(客語:撞牙),是人類和其它哺乳動物的一種牙齒。大臼齒位于口腔後方,因上端扁平而且主要用來研磨和咀嚼食物而得名。臼齒由于随使用而被磨損,可以被用來判定生物個體或其遺骸的年齡。[1]
  • 中文名:臼齒
  • 别名:磨牙
  • 英文名:Molar teeth
  • 拼音:jiùchǐ
  • 位置:在口腔後方兩側的牙齒

簡介

臼齒英文(Molar teeth)[拼音]:jiùchǐ

臼齒是指位置在口腔後方兩側的牙齒,齒冠上有疣狀的突起,适合于磨碎食物。人類的臼齒在左右兩側,包括智慧齒在内,每一側上下颌各4到5個,合計應有16到20顆。通常又稱槽齒或者磨牙。

臼齒:人體器官名。即盡根牙。又稱磨牙。以其上為平面,有磨碎物之作用,故名。

結構

哺乳類的一種齒,位于上下齒列兩端的最後方。與大臼齒相鄰的為前臼齒(小臼齒),前臼齒的後方為後臼齒(大臼齒)。狹義上講後者才稱為臼齒。後者不換齒,在乳齒時不生此臼齒,此臼齒頂端不尖而成齒面,并有各種隆起,适于磨碎食物。根據隆起的形狀可以區别為丘狀齒(bunodont),橫堤齒(lophodont),半月齒(selenodont)等種類   。

人類臼齒

人類的乳牙包括8顆乳臼齒,左右上下各2顆,位于乳犬齒之後,從前向後稱作第一乳臼齒和第二乳臼齒。恒牙則有12顆大臼齒,左右上下各3顆,位于前臼齒之後。依次稱作第一大臼齒(一般在5-7歲萌出)、第二大臼齒(一般在10-14歲萌出)和第三大臼齒(17-25歲萌出,不但時間最晚而且常見經常萌發不全,又稱智齒)。

前臼齒,位于尖牙的後方,上、下各4個,共有8個。齒冠的咀嚼面呈卵圓形,中間有一溝。各有一個齒根,但上颌第一雙尖牙可右二個齒根。  

大臼齒,位于雙尖牙的後方,上、下各6個,共有12個。咀嚼面呈圓形,有兩條溝。下颌磨牙各有兩個齒根,前後各一個,上颌磨牙則各有三個齒根。  

哺乳動物的臼齒

一般來說,食草動物因為要咀嚼大量纖維性食品,臼齒(以及前臼齒)比較發達。食肉動物的臼齒則不發達,如成年貓一共隻有4顆臼齒。

哺乳動物的大臼齒按其狀态可以分很多類:

高冠齒(hypsodont): 齒冠的高度大于齒根高度,多見于需要咀嚼堅硬食物的動物,例如馬。

低冠齒(brachyodont)齒冠的高度低于齒根高度者。

三尖齒(tribosphenic): 見于一些食蟲動物和鴨嘴獸幼體(成體沒有牙齒)。上臼齒有三個尖,下臼齒有兩個尖以及位于側面的第三個尖。

方形齒 (quadrate): 見于人類等。臼齒上有呈長方形排列的四個尖,也有五個尖的。

丘狀齒(bunodont): 臼齒上的尖圓滑呈丘狀,整個臼齒上有琺琅質覆蓋。見于一些雜食動物如豬、熊和人類等。

橫堤齒(lophodont): 表面有與颌骨走向垂直的嵴。

半月齒(selenodont): 表面有半月形的嵴。

斜紋齒(loxodont):表面有斜走向的嵴。非洲象的拉丁文名字Loxodonta(形)即來自此。

三尖理論

1907年,H.F.Osborn以原始有胎盤類(Eutheria)的臼齒為原型,提出了哺乳動物臼齒(特别是 脊齒型的草食動物)的三尖解剖命名方式,目 前仍被廣泛采用:

上臼齒:位于舌面的原尖(protocone)和位于唇面的前尖(paracone)和後尖(metacone)。原尖和前尖之間的小突起稱為前小尖(paraconule),原尖和後尖之間的小突起稱為後小尖(metaconule)

下臼齒的三個尖與上臼齒的三尖方位相反,以便咀嚼。下原尖(protoconid)位于唇面,下前尖(paraconid)和下後尖(metaconid)位于舌面。此三尖以外又有延伸的較低部分,稱為下跟座(talonid),上有二尖,下次尖(hypoconid,外面),下内尖(endoconid,内面)。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