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堅

金大堅

小說《水浒傳》人物
金大堅,是中國古典小說《水浒傳》中的人物,綽号“玉臂匠”。本來是金石雕刻家,善刻碑文、印章,亦會槍棒厮打。原住在濟州。宋江因“反詩”被捉,關在江州時,吳用獻計,使戴宗把聖手書生蕭讓和金大堅請上梁山,以制作假信救出宋江。金大堅負責刻蔡京的假印。然而因為疏忽,此計不成,險些斷送了宋江、戴宗的性命。而金大堅便與蕭讓從此落草于梁山,為文職将領,專管造兵符印信,排梁山第六十六位。梁山征讨方臘之前,他被皇帝召回禦前聽用。在《水浒傳》的各種續書中,金大堅多有出場,如《水浒後傳》與《蕩寇志》。[1]
    中文名:金大堅 别名:玉臂匠 籍貫:北宋·濟州 職業:符印篆刻 主要成就:梁山征讨方臘之前,他被皇帝召回禦前聽用。 梁山排名:66 綽号:玉臂匠 星号:地巧星 出處:《水浒傳》 所處時代:北宋 性别:男 梁山職位:内務處十六監造之五兼雕刻營指揮

出處考證

金大堅不見于宋元史料,也不見于《大宋宣和遺事》《宋江三十六人贊》以及元雜劇水浒戲等早期水浒故事和文學,這些早于《水浒傳》的作品之中,也不見其所述之梁山泊或宋江部下有專門負責兵符印信的頭領。因此,金大堅這一角色,應屬于小說《水浒傳》的創造。

人物經曆

以下情節根據百二十回本的《水浒全傳》概括。

宋江因殺閻婆惜,被發配江州,又因在浔陽樓題“反詩”,被黃文炳發現,向江州蔡九知府蔡得章告發,被抓入牢中。蔡九知府依黃文炳之計,寫家書給父親蔡京,以炫耀“抓獲反賊”之功,并讓蔡京指點如何處置宋江。已與宋江結識的戴宗奉命将信送往東京,半路在朱貴的酒店被麻翻,信件被搜出。

吳用因此獻計,僞造蔡京回信,使宋江被押往東京,梁山便可派人中途奪下。金大堅因為善于雕刻圖書印記,又與吳用相識,因此與善于寫包括蔡京在内各家字體的蕭讓一同被吳用派戴宗賺上梁山。戴宗以“泰安州嶽廟刻碑文”為由,騙得蕭讓、金大堅與其同行,半路上戴宗借故走開,蕭、金二人便被王英依計捉上了山。第二天,兩人家眷也被接上山,從此,蕭、金二人便“死心塌地,再回山寨入夥”。

金大堅上山後,按吳用計策,僞造了蔡京的玉箸篆文“翰林蔡京”印章,用在蕭讓僞造的回信上。戴宗帶着假信便下山回江州。

然而戴宗離開後,吳用突然想起,家書不應蓋如此印章,蔡九知府必然會發現此信是假。

後來蔡九知府與黃文炳果然發現回信是假,戴宗也被打入死牢。梁山好漢鬧江州、劫法場,才救出宋江、戴宗二人。

此後金大堅在梁山擔任“刊造雕刻一應兵符、印信、牌面等項”。梁山大聚義時,石碣上名号為“地巧星玉臂匠金大堅”,排名六十六。職務為“掌管專造一應兵符印信”。

梁山受招安後,攻打遼國、田虎、王慶時,金大堅一直在隊伍之中。其中遼國政權通過賄賂蔡京、童貫等人,向宋朝投降之後,征遼的梁山軍馬隻得停戰,回師之時,宋江命金大堅、蕭讓和随軍石匠們在“永清縣東一十五裡茅山之下”立碑記事。征田虎、王慶後也有類似舉動。

梁山征方臘前,金大堅與皇甫端一起,被皇帝留在了京城,“駕前聽用”。最後“在内府禦寶監為官”。

在《水浒傳》其他原着版本中,除了起源更早的百回本裡無田虎、王慶情節,經過“腰斬”并增加“驚噩夢”情節的金聖歎評本無大聚義以後情節外,金大堅的經曆基本相同。

形象描寫

金大堅在《水浒傳》中初次出場時,書中描寫他“眉目不

凡,資質秀麗”;但關于他的更多描述,都是集中在他的雕刻技藝上。此外通過吳用的叙述,也可知道他與蕭讓二人并非純粹的文弱書生,金大堅“亦會槍棒厮打”。後來王英依計攔路将蕭、金二人劫上山時,蕭、金也“倚仗各人胸中本事,便挺着杆棒,徑奔王矮虎”。并且“各使手中器械,約戰了五七合”。

金大堅出場時有贊詩一首:鳳篆龍章信手生,雕镌印信更分明。人稱玉臂非虛譽,藝苑馳聲第一名。

衍生形象

衍生文學

在《水浒傳》的各種續書中,金大堅多有出場。如在陳忱的百回本續書《水浒後傳》中,金大堅最後與其他梁山餘部一起定居于李俊為國主的暹羅國,官封尚寶寺正卿。

而在俞萬春的七十回本續書《蕩寇志》中,金大堅與蕭讓被張叔夜、陳希真等人下令拷打而死。袁無涯本評語:聖手生、玉臂匠亦見藝中精巧。

影視形象

在多部《水浒傳》電視劇中,金大堅都屬于出場很少的龍套角色。其中1998年央視版電視劇《水浒傳》中的金大堅劇照如圖冊中所示,但演員名已無從查考;2011年新版《水浒傳》中金大堅由郭小安扮演。

而系列電影《水浒人物譜》在2013年有《金大堅與蕭讓》一部,金大堅為主角之一,由于彥凱扮演。

後世評價

金大堅在《水浒傳》中出場很少,在梁山上起到的作用是輔助性的,甚至比一同上山的蕭讓更加低調。因此後世關于水浒人物的評論中,基本上難以找到針對他的。

另外,有一種看法認為,刻有梁山好漢名字的石碑是宋江、吳用等人僞造的,而金大堅也是參與者之一。這種觀點較早的來源出自容與堂本聲稱為李卓吾所寫的評語:“眼見得蕭讓任書,金大堅任刻,做成一碣,埋之地下,公孫勝作法,掘将起來,以愚他衆人。”但是,這一看法與原着描述并不符合。

人物背景

梁山的第四大派系是降将派系,主要是幾次政府征讨梁山和梁山主動攻擊政府軍時被梁山收服的政府軍軍官組成。林沖秦明花榮等雖然也是前政府軍軍官出身,但是同梁山另有淵源,所以不算在降将派系中。這個派系比較松散,名義上的領袖是大刀關勝,是有三個小派系組成加上雙槍将東平。三個小派系是呼延灼派系,關勝派系,和張清派系。呼延灼派系主要是梁山破高唐州後,第一次朝廷派出征讨軍的軍官,是呼延灼,韓滔,彭玘,淩振等4人。關勝派系是一個比較大的派系,主要是梁山大名府時,朝廷派出的兩支征讨軍的軍官,共有關勝,宣贊,郝思文,單廷珪,魏定國,加上關勝收服的原大名府上校團長索超,共6人。張清派系是梁山打東昌府收服的東昌府政府軍軍官,張清,龔旺,丁得孫3人。這個松散的降将派系總共14人。但考慮到單個派系的人數都比較少,整體上的聯系又不夠緊密,所以無齋主人将其排在第四大派系。

人物出處—《水浒傳》簡介

《水浒傳》又名《忠義水浒傳》,長篇小說。明高儒《百川書志》着錄其所見本,前署“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胡應麟的《少室山房筆叢》認為施耐庵作;壬圻《續文獻通考》等則認為羅貫中着。施、羅皆元末明初人。大約作者在《宣和遺事》及有關話本、故事的基礎上,經過加工再創造而成。

全書以描寫農民起義為主題,第一次把曆代封建統治者不屑一顧的勞動人民放在曆史主人翁的地位。有如眷秋所說:“施耐庵乃獨能破除千古習俗,甘冒不韪,以朝廷為非,而崇拜草野之英傑,此其魄力思想真是令儒咋舌”(《小說雜評》)。《水浒》揭露封建統治階級的黑暗勢力:最基層的是鄭屠、西門慶、祝朝奉、蔣門神等地主惡霸,他們淫人妻女,欺壓鄉鄰,私設公堂,霸人産業,獨霸一方,無惡不作。較上一層的是以陸謙、張都監、黃文炳為代表的幫閑官僚,是一夥追名逐利、出賣靈魂、禍害無辜的小人。再上層的是梁中書、高廉和慕容彥達之流的地方長官。梁中書在大名府極力搜刮民脂民膏,每年以十萬貫的生辰綱孝敬東京的丈人蔡太師。高廉依仗哥哥高太尉的權勢,在高唐州無所不為。慕容彥達是宋徽宗慕容貴妃的哥哥,他倚仗裙帶關系在青州橫行霸道,殘害良民,欺壓僚友,無惡不作。作為他們靠山的則是當朝太師蔡京、太尉高俅,兩個流氓成性、專橫殘暴、貪得無厭、誤國害民的大官僚。地主階級的總頭子皇帝宋徽宗則是蔡京、高俅等權貴的後台。小說通過對封建統治階級罪惡的揭露,挖掘出農民起義的社會根源,揭示出“官逼民反”的道理,第一次喊出“壓迫有罪,造反有理”的口号。

人物評價

金大堅名萬春,字敷華,一字仲華,浙江永康人,永康多松石,因号松石山民。江浙人士,多廣交遊,小有成就,或同學少年,或門生故舊,辄相标榜,故聲名鵲起,而名實往往難相副。均則不同,僻處永康,息交絕遊,藝術成就雖高出侪輩甚多,而生前生後,名皆不顯。近年幸有《西泠藝叢》披露遺作,其名始稍為世知,仲華書畫篆刻皆卓爾不群,其書法成就尤為特出,金鑒才謂其書法“驚人之處”在于作品中富有強烈形式感,并體現出“超前”審美情趣,即所謂“現代意識”者。現代書法重線條,講構成,意趣每異于傳統審美觀念,故時為老輩學者所诟病,厚古非今,固是偏見,而現代書法創作者忽視傳統,奢談創造,雖大言炎炎,終不免淺薄、虛妄之诮。讀仲華書作,亦重線條,講構成,而包綜傳統,使轉皆在法度中,此又與當今狂怪力亂之“書壇精英”不可同日語也。

金大堅以篆籀之筆寫蘭,墨渖淋漓,生氣勃發,尤為識者激賞,題蘭有句雲:“不事繁華與豔妝,朝朝風露對斜陽。高山流水無人問,留答知音一段香。”此亦其人生境界之寫照。比較言之,仲華篆刻成就在其書畫之下,蓋其書畫已洗盡前人習氣,而印作尚未盡出漢封窠臼也。其篆刻與丁二仲氣味最相投,所不同者,二仲力學而成,仲華則得自天然,更兼書畫之助,故功力雖未及二仲深厚,而奇崛高古,絕無庸俗之筆,高出時輩甚多。

贊曰:不以俗姿媚缙紳,不因造作損天真。當時已歎知音少,異代何人解問津。

詩詞評價

青衫鳥帽氣稜稜,

頃刻龍蛇筆底生。

米蔡蘇黃能彷佛,

善書聖手有名聲。

镂寫蔡蘇黃米字,

京畿玉刻唯尊他。

公明題賦殺頭罪,

大堅應邀摳假押。

施計不成害恩友,

喬裝犯律解刑殺。

義歸大寨行書印,

奉诏留京謄秘劄。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