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族

怒族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
怒族是中國人口較少、使用語種較多的民族之一。共有37523人(2010年),主要分布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原碧江縣)、福貢、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以及迪慶藏族自治州的維西縣和西藏自治區的察隅縣等地,與傈僳族、獨龍族、藏族、白族、漢族、納西族等民族交錯雜居。怒族自稱“怒蘇”(泸水),“阿怒”(福貢)、“阿龍”(貢山)和“若柔”(蘭坪),自認為是怒江和瀾滄江兩岸的古老居民。怒族地區江河彙聚,萬山重叠,瀾滄江、怒江、獨龍河自北而南縱貫境内。怒族使用怒語。怒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
    中文名:怒族 外文名:The Nu nationality 别名: 分布地區:中國雲南、西藏,緬甸 人口:37523人(2010年) 語言:漢文、傈僳語、怒語

曆史沿革

從怒族地區搜集到的許多新石器遺物和有關傳說來看,怒族在16世紀以前可能還處于新石器的晚期階段,當時除使用石鋤外,還使用木鋤和鋤。16、17世紀除用石鋤為工具的農業生産外,采集和狩獵還占很大比重。清胡蔚本《南诏野史》載:“怒人,居永昌(今保山)怒江内外,射獵或采集黃連為生。”當時他們還處于父系家族公社階段,土地主要屬于家族公社公有,由成員共同耕種。

怒族地區從8世紀起,先後受雲南的南诏、大理政權管轄。元、明以後屬麗江納西族木氏土司統治。17世紀開始,怒江怒族除受麗江木氏土知府所屬的維西康普土千總和葉枝土千總統治外,還受察瓦龍藏族土千總和喇嘛寺及蘭坪菟峨白族羅姓土司的管轄。此外,遷入怒江地區的傈僳族頭人也開始強占怒族土地,甚至掠奪人口作奴隸。

這樣,怒族人民不僅要向納西、藏、白各族土司和喇嘛寺繳納貢物,而且還要受傈僳族統治者的壓迫剝削。與此同時,怒族社會内部也不斷分化,族内也出現了家庭蓄奴。有的蓄奴戶從獨龍族地區通過放債換取奴隸,然後再轉賣到其他地區。這種蓄奴現象,一直延續到清末民國初期。

18世紀中葉以後,社會生産力較前有所發展。清馀慶遠《維西見聞記》記載:怒族“複竹為屋,編竹為垣,谷産黍、麥,蔬産薯蓣及芋,獵禽獸以佐食。”“人精為竹器,織紅文麻布。”農業有各類作物,手工業也有了相當發展。

辛亥革命後,民國政府于1912年在怒江地區先後成立菖蒲桶(貢山)、上帕(福貢)、知子羅(碧江)等三個“殖邊公署”,後改為行政委員公署。1928年至1933年,民國政府又将三個公署改為設治局,步步加強對怒江地區的統治,對人民橫加各種苛捐雜稅。

1942年到1944年,日本侵略軍進犯泸水縣,燒殺搶掠。許多怒族群衆參加了“福碧泸練遊擊自衛隊”(即福貢、碧江、泸水及當時保山屬的練地),開赴前線,浴血奮戰,有力地支援了滇西北戰場的全面勝利。

1950年春,怒江全境和平解放,怒族人民的曆史掀開了新的一頁。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和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關懷、支持和幫助下,在怒族廣大群衆的艱苦奮鬥下,怒族地區各方面均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實現了翻天複地的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自治權利的保障不斷加強。怒江解放後,在泸水、碧江、福貢、貢山分别建立了人民政權,首先保證了各族人民政治上的平等地位。黨和人民政府為怒族無償地發放了口糧、種子、生産工具和生活用品,初步解決了群衆的困難,促進了生産的發展。

1954年8月成立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區,包括碧江、福貢、貢山、泸水四個縣,1957年1月改為自治州,将蘭坪縣劃入。

1956年10月1日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成立,使怒族人民得以更廣泛地參加各種政治活動。

1989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頒布了《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自治條例》,1991年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又制定實施了《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自治條例》。怒族人民當家做主的權利有了法律保障。

人口

數量與分布

中國的怒族共有37523人(2010年),主要分布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原碧江縣)、福貢、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以及迪慶藏族自治州的維西縣和西藏自治區的察隅縣等地,與傈僳族、獨龍族、藏族、白族、漢族、納西族等民族交錯雜居。

怒族也是一個跨國而居的民族,在鄰國緬甸的克欽邦北部高黎貢山區及恩梅開江上遊地區也有怒族居住,估計人數約有3萬多。

支系

1、怒蘇支系,約12000人,分布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縣和福貢縣,自稱怒蘇,說怒蘇語,屬于彜語支,分3個方言。

2、柔若支系,約2200人,分布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蘭坪縣,少量分布在泸水縣,說柔若語,屬于彜語支。

3、阿侬支系,約7000人,分布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福貢縣,自稱阿侬,多數已改用傈僳語或漢語,僅有380人說阿侬語,屬于侬語支。

4、獨龍支系,約6500人,分布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縣的丙中洛區,自稱也是阿侬,說獨龍語貢山方言,屬于侬語支。

社會發展

經濟

怒族地區傳統的經濟結構的變化極為顯著,開始向多元化、産業化方向發展。

工業、手工業、商業等已從農業中分離出來。過去“手無寸鐵”,連一根鐵釘也不會制造的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建起了農具廠;整個怒江自治州有了十幾個行業的幾十個工礦企業,也有了自己的企業家。工業從簡單的手工操作方式,發展到已擁有礦業、冶金、森工、能源、機械、飲料、農機制造和副食品加工等民族工業體系。

另外,第三産業也有了很大發展。2005年,怒族聚居的怒江州全州生産總值達24億元,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近150倍,是改革開放初期的43倍。怒族集中聚居區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的經濟發展尤為引人注目。

交通

新中國成立前,崖陡路險,山封江鎖,交通極端閉塞的怒族地區,1949年後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現在已經修通了劍川-蘭坪、瓦窯-碧江、碧江-福貢-貢山的公路。在滾滾的怒江、瀾滄江、獨龍河上,建起了近二十座長虹似的鋼索吊橋,并打通了危岩險道,修整了大量驿道,使“岩羊無路走,猴子也發愁”的峽谷天險,變成了通途。

據統計,僅1951—1961年間,怒江的驿道就發展到2000多公裡,是1949年以前所修驿道的3倍多。1954年怒江還建起了第一個民間運輸管理站,從1956年開始怒江開始修建第一條公路,到1984年怒江共建成了58條公路,通車裡程總長為883.5公裡。

到2003年,怒江州已建成各類公路2861公裡,修築橋梁375座,開挖人馬驿道3300多公裡,實現了縣縣通油路,村村通路率達70%以上。從自治州首府六庫沿怒江而上,10多個新興的小城鎮像一串珍珠,把全長300多公裡的怒江大峽谷點綴得格外美麗迷人。

教育

新中國成立前,怒族地區文化教育非常落後,國民黨設治局統治怒江幾十年,隻培養出一、二十個小學生。

1949年怒江和平解放的時候,政府在怒族地區接管的學校僅一二十所,怒族在校學生隻有71人。新中國成立後,從内地調來教師,撥款創辦學校,初步實現了縣有中學,公社和大部分生産隊有小學的教育體系,約有80%以上的适齡兒童進了學校。

改革開放以來,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怒族的教育又取得輝煌的成就,有了自己的專家、學者、教授、工程師、農藝師、醫生、作家、教師、文藝工作者等等。進入21世紀,怒族教育又取得長足的進展。到2003年,全州各級各類學校1158所,是建州時的18倍,在校生79947名,是1954年的26.7倍。随着國家義務教育階段“三免”和“兩免一補”政策的實施,怒族的基礎教育必将迎來更大的發展.

醫療

怒江的醫療衛生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迅速,已建成一個遍及州縣區鄉的醫療衛生保健網絡。新中國成立前,怒族的生存環境十分惡劣,醫療衛生狀況非常落後,疾病肆虐,痢疾、傷寒、霍亂、天花、十分流行,嚴重影響着怒族人民的身心健康,制約着怒族社會的發展。

1943年,原碧江縣怒族聚居區的知子羅鄉曾因天花流行,全鄉90多戶400多人中就死絕12戶,死去100多人。新中國成立後,在原碧江、福貢、貢山已建立了一個州醫院和三個縣醫院,公社、大隊初步形成了一個醫療衛生網,基本控制了瘟疫疾病的流行。改革開放以來,民族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更為迅猛。多發病和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群衆醫療條件有了較大改善。

社會文化事業

怒族地區的社會文化事業得到全面繁榮發展,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新局面。

20世紀五六十年代,黨和政府便開始在怒族地區積極籌建了文化館、圖書館等文化事業機構,初步建立了州、縣、鄉、村四級文化網絡。改革開放以後,特别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随着“千裡邊疆文化長廊建設工程”、“興邊富民”等工程的實施,怒族地區各類文化機構、隊伍和文化設施不斷發展,文化工作者業務素質不斷提高,文化藝術隊伍不斷壯大,極大地促進了怒族社會文化事業的進步。

文化

語言文字

怒族有自己的語言,怒族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由于長期和傈僳族相處,怒族人民普遍通曉傈僳語。無自己的文字,解放後使用漢語。

服飾

怒族男女服飾多為麻布質地,婦女一般穿敞襟寬胸、衣長到踝的麻布袍,在衣服前後擺的接口處,綴一塊紅色的鑲邊布。年輕少女喜歡在麻布袍的外面加一條圍裙,并在衣服邊上繡上各色花邊。男子一般穿敞襟寬胸、衣長及膝的麻布袍,腰間系一根布帶或繩子,腰以上的前襟往上收,便于裝東西。

怒族男女都注意裝飾,婦女用珊瑚、瑪瑙、料珠、貝殼、銀币等穿成漂亮的頭飾和胸飾,戴在頭上和胸前。耳上戴珊瑚一類的耳環,喜歡用青布或花頭巾包頭。男子蓄長發,用青色布包頭,裹麻布綁腿,喜歡腰佩砍刀,肩挎弩弓和箭包。

飲食習慣

怒族主食為玉米、養子等。貢山北部怒族還從藏族那裡學到種植青稞、燕麥,食青稞面。少數怒族受藏族生活方式影響,有時也吃酥油糌粑。副食除雞、魚、豬、羊、牛肉外,還有獵獲的野味。怒族普遍喜歡吃飯菜合煮的較稠的飯粥,将野味一起煮在裡面,鮮美可口。怒族男女均喜飲酒,并喜歡豪飲。

居住習慣

怒族住房分木闆房及竹篾房兩種,在木樁上鋪設木闆或竹篾席建成。一般都為兩間,外間待客,并設有火塘,火塘上安置鐵三角架或石三角架,供燒飯之用。内間為主人卧室及儲藏糧食,不許外人進入。

婚嫁葬娶

建國前,怒族的婚姻以一夫一妻制為主,少數頭人和富裕戶也有多妻的。各地較普遍流行轉房制。男子婚後,便在父母住房附近另建新屋,與父母分居,并分到少量财産。但小家庭在生産生活上仍然與父母及整個家族保持着共同耕作及相互協助的義務。幼子與父母同住,父母死後,所遺土地、牲畜、房屋主要歸幼子繼承。

世系按父系計算。碧江怒族實行的父子連名制,是計算世系和财産的重要标志。貢山的怒族有重喪的習俗;福貢、碧江怒族的先民行火葬,有氏族墓地。現行土葬

宗教信仰

怒族主要信奉原始宗,認為萬物有靈,凡舉風、雨、日、月、星、辰、山、林、樹、石等都是崇拜的對象。怒族自然崇拜有鬼靈和神靈兩類。福貢一帶信奉的鬼靈是氏族鬼靈、自然鬼靈、災疾鬼靈等三十馀種;貢山怒族信奉的鬼靈有山鬼、水鬼、路鬼等十馀種神靈則有山神、樹神、獵神、水神、莊稼神等十馀種。怒族自然崇拜的祭祀儀式主要被稱為由“尼瑪”或“尼瑪認”的祭司即巫師完成,他們是怒族社會中很有知識的人。

與藏族相鄰的貢山北部的怒族,由于受紅教喇嘛寺的影響,許多人信奉喇嘛教。十九世紀後期,帝國主義把天主教、基督教傳人怒江地區後,也有改信天主教和基督教的。

傳統文化

十五”期間,貢山縣進行了全面科學系統的文化普查,為怒族傳統文化保護打下了基礎。目前,怒族“仙女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怒族“若柔”語言、民歌“哦得得”、舞蹈“達比亞”、“仙女”節也被列入雲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還成立了貢山縣丙中洛鄉怒族傳統文化保護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