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

漢字
悉(讀作xī)是漢字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此字始見于戰國時期文字。本義為詳盡。後引申出熟悉義。字亦見于戰國玺印中,用為姓氏。[1]
  • 拼音:xī
  • 繁體:悉
  • 部首:心
  • 名稱:悉
  • 筆畫:11

字源演變

“悉”字是會意字。此字始見于戰國時期文字(圖1)。秦朝到漢朝文字其上部分像一個米字,下方像一個心髒。秦到漢的變化越來越規整。到《說文》小篆文字(圖3)中。“心”比較抽象,到楷書時期,不規則的“心”字演變的規則很多。楷書以後,沒有很大的變化,直至發展到現代漢語。

”悉“字由“忄”和“釆”字組成,“忄”表示用心,“釆”表示詳細的意思。二者結合表示心中加以辨别、很詳細。“悉”字本義為詳盡。“悉”最早見于戰國時期的詛楚文,其文日:“悉興其衆。”。後引申出熟悉義。字亦見于戰國玺印中,用為姓氏。如《呂氏春秋・尊師》:“神農率悉諸。高誘注:“悉,姓。”。    

詳細釋義

讀音t詞性t釋義t英譯t例句t例詞

xīt形容詞t詳盡tdetailedt悉,詳盡也。——《說文》

悉,盡也。——《爾雅》

占不悉。——《史記·平準書》

時上所問禽獸簿甚悉。——《漢書·張釋之傳》

至孅至悉。——漢·賈誼《論積貯疏》

詞不悉心。——唐·李朝威《柳毅傳》t纖悉;詳悉;悉數

t副詞t全都;全部tall;entiret悉如外人。——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悉以咨之。——諸葛亮《出師表》

悉吾村之衆。——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悉使羸兵負草填之。——《資治通鑒·赤壁之戰》t悉知底裡;悉皆;悉備

t動詞t詳盡地叙述telaborate;expoundt書不能悉意。——漢·司馬遷《報任安書》t

tt詳盡的知道;了解tknow;learnt文亦宜然,随時變改,難可詳悉。——南朝·梁蕭統《文選》序

丞相亮其悉朕意。——《三國志·諸葛亮傳》t欣悉;洞悉;熟悉;來函敬悉;探悉;驚悉;詳悉

tt盡其所有tuse up;try one’s bestt以公之與民已悉矣。——《谷梁傳·宣公十五年》

悉浮以沿江。——宋·司馬光《資治通鑒》t悉銳;悉甲;悉索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二】【釆部】息七切

詳盡也。從心從釆。

古文悉。  

說文解字注

詳盡也。從心釆。

會意。息七切。十二部。

古文悉。

此亦會意。從心囧。囧者,窻牖麗廔闓明也。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字部》

古文:怸。《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又姓。《六書總要》:從心釆,會意。釆,古辨字。取明析之義。與采字不同。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王力系統

s

ǐet

董同龢系統

s

jet

周法高系統

s

jiet

李方桂系統

s

jit

兩漢

西漢

東漢

jiət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質術栉

jiet

北魏後期北齊

質術栉物迄

jiet

齊梁陳北周隋

質術栉物迄

jiet

隋唐

拟音/高本漢系統

s

i̯ĕt

拟音/王力系統

s

ǐět

拟音/董同龢系統

s

jet

拟音/周法高系統

s

iɪt

拟音/李方桂系統

s

jĕt

拟音/陳新雄系統

s

ǐet

韻書集成

字形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拟音

廣韻

入聲

開口呼

全清

息七切

sjet

集韻

入聲

開口呼

次清

息七切

siet

韻略

入聲

息七切

增韻

入聲

息七切

中州音韻

入作上聲

齊微

喪擠切

洪武正韻

入聲

全清

息七切

siət

分韻撮要

陰入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