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漢語漢字
申,漢語一級字,讀作shēn,最早見于甲骨文,其本義是電,引申泛指伸展,又引申指延緩、說明、下級向上級禀報、重複、鬼神(即《說文解字》所謂的“神也”)、十二地支的第九位和十二生肖中的“猴”等。
  • 中文名:申
  • 拼音:shēn
  • 部首:丨
  • 字碼:U:7533;GBK:C9EA
  • 五筆:JHK
  • 倉颉:LWL
  • 鄭碼:KIC
  • 筆順:丨フ一一丨
  • 平水韻:上平十一真

字源演變

申,象形字。在字形上,甲骨文中的“申”字(圖A1、圖A2)由兩邊的線條(拟想的電火發光的線條化)和中間的曲折線條(電光閃射、急折延伸的電鞭的形狀)組成,金文中的“申”字(圖B1、圖B2)在此基礎上上開始異變,把其中的直折線條變為圓轉的弧線,到秦代小篆字形(圖C1、圖C2)時訛變更大,漸漸将折伸的電鞭變成中豎,兩旁的電火也漸漸變成“臼”形。在小篆的基礎上,隸變時把“臼”中間的筆畫連而為“曰”,最終發展為漢代隸書中的“申”字(圖D)和的楷書中的“申”字(圖E)。在字義上,“申”字的本義是“電(閃電)”,引申泛指“伸展,舒展”,又引申指“延緩,延長”、“陳述,說明”、“下級向上級禀報”、“重複,一再”、“鬼神”、“十二地支的第九位,與天幹搭配來紀年、月、日、時”和“十二生肖中的‘猴’”等。

現代釋義

基本釋義

編輯

申shēn ㄕㄣˉ

地支的第九位,屬猴。

用于記時:~時(下午三點至五點)。

陳述,說明:~述。~斥。~辯。~冤。三令五~。~請。~報。

重複,一再:「~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中國上海市的别稱。

姓。

詳細釋義

編輯

申 shēn

〈動〉

(指事。從臼,自持。從丨。身體。與寅同意。本義: 束身)

同本義;約束 [restrain]

申,束身也。——《說文》

約車申轅。——《淮南子•原道》。注:「束也。」

畏忌自申。——《漢書•韋元成傳》。注:「言自約束也。」

勒兵申教令。——《漢書•元帝紀》

朱綠帶申加大帶于上。——《禮記•雜記》

申體防以自持。——曹植《洛神賦》

又如:申束(約束)

舒展。通「伸」。伸展,伸張 [stretch]

形可劫而使诎申。——《荀子•解蔽》

大夫執圭而使,所以申信也。——《禮記•郊特牲》

咎犯申其左臂而诎五指。——《說苑•正谏》

行止屈申,與時息兮。——班超《北征賦》

又如:申張(伸張;擴大);申水(商業用語。舊時兩種價格不同的貨币互相交換時,由一方加價給他方作為補貼稱「申水」);申主(信主,出政而信于民的君主)

表明,表達 [express;make known]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唐·杜甫《兵車行》

又如:申敬(表明敬意);申意(表明、表達意思;緻意);申布(宣布);申白(申明表白;禀明);申好(表示結好);申挺(辨明而從寬處理);申約(申明約令;重申締盟);申獎(表示獎勵);申酌(借杯酒而表達);申緻(送達;送給;表達)

申誡;告誡 [warn]

即三令五申之。——《史記•孫武列傳》

又如:申守(再次警誡加強守備);申救(告誡,鄭重的訓誡);申戒(告誡);申析(申說辨析);申敕(告誡);申诏(申令告誡);申禁(宣布禁止從事某項活動);申儆(儆;訓戒);申憲(繩之以法;依法處理);申警(警戒;儆戒);申嚴(申令嚴格遵守或執行某種法令、措施)

申雪;昭雪 [right a wrong]。如:申恨(訴說怨恨);申宥(施恩寬宥);申救(替人申冤并予以救助);申滌(申雪)

重複地說,重申 [repeat]

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申志(一再表明心志);申命(重申教命;再命);申複(重申訴而使之恢複)

申報,舊時官府行文,下級對上級稱申 [report to superior]

須先具價申禀。——沈括《夢溪筆談》

又如:申解(申報;解送;上報的文書);申狀(上報的文書);申達(下級官府對上級行文表述);申表(上報的奏章);申聞(向上級報告);申破(上報說明);申黜(申報上級予以開除);申文(行文呈報)

通「呻」。欠伸 [groan]

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莊子•刻意》

到,至[arrive]。如:申旦(通宵達旦);申旦達夕(自夜至晨,自晨到夜);申延(延長);申停(延緩執行)

施,用 [apply]。如:申用(采用);申行(推行);申究(追究);申拔(提拔);申威(施展神威);申舒(舒展。膨脹);申憤(伸張義憤);申洩(傾洩;抒發)

詞性變化

申 shēn

〈名〉

地支的第九位 [the ninth of the twelve Earth Branches]

與天幹相配用以紀年。如1944年為甲申年

用以紀月,即農曆七月

用以紀日

用以紀時,即十五時至十七時為申時

申末酉初,虹亘中天,日氣蒸雲,竟天作黃金色。——《三元裡抗英》

又如:申牌(十二時辰之一。指十五時至十七時);申酉戌亥(申:15—17時;酉:17—19時;戌:19—21時;亥:21—1時)

周時國名。姓,傳為伯夷之後。故城在今河南省南陽市 [Shen state]

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申。——《詩·王風》

申 shēn

〈形〉

明, 明白 [clear]

利口傾險,反亂國家,罪無申證,獄不訊鞠。——《後漢書》

申 shēn

〈副〉

重複,一再 [repeatedly;oftentimes;again and again]

伊尹申告于王。——《書·太甲》

又如:申告(反複告誡);申言(再次陳說;重複述說)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第十四下】【申部】

申,神也。七月,陰氣成,體自申束。從臼,自持也。吏臣(臣,一作“㠯(以)”)哺時聽事,?(申)旦政也。凡?之屬皆從?。失人切。

?,古文申。

?,籒文申。

說文解字注

【卷十四】【申部】

申,神也。

注:“神”不可通,當是本作“?”,如“巳,巳也”之例。謂此?酉之篆,即今引申之義也。淺人不得其例,妄改為神,考諸古說,無有合者。《律書》曰:“?者,言陰用事,?則萬物,故曰?。”《律曆志》曰:“?堅于?。”《天文訓》曰:“申者,申之也。”皆以?釋?,為許所本。而今本《淮南》改“?之”作“呻之”。其可㢑一而已。或曰“神”當作“身”,下雲“陰氣成體”。《釋名》、《晉書·樂志》、《玉篇》、《廣韻》皆雲:“?,身也。”許說身字從申省聲,皆其證。此說近是,然恐尚非許意。

七月,陰氣成,體自申束。

注:《韻會》無“體”字。陰氣成,謂三陰成為否卦也。古“屈伸”字作“诎?”,亦叚(假)信。其作“伸”者,俗字。或以羼入許書【人部】耳。《韓子·外儲說》曰:“?之,束之。”今本“?”訛“紳”。?者,引長;束者,約結。《廣韻曰》:“?,伸也,重也。”

從臼,自持也。

注:臼,叉手也。“?”與“䢅”、“要”同意。當是從丨,以象其?;從臼,以象其束。疑有奪文。丨,即餘制切之廠字也。

失人切。

注:十二部。

吏㠯(以)哺時聽事,?旦政也。

注:哺者,日加申時食也;申旦政者,子産所謂“朝以聽政,夕以修令”、公父文伯之母所謂“卿大夫朝考其職,夕序其業,士朝而受業,夕而習複”也。

凡申之屬皆從申。

?,古文申。

注:“虹”、“陳”篆下如此。

?,籒文申。

注:小篆改此作“?”。“?”、“?”字從此。

康熙字典

【午集上】【田部】申

古文:?、?。

《唐韻》、《集韻》:失人切,《韻會》、《正韻》:升人切,并音身。十二支之一。《爾雅·釋天》:太歲在申曰“涒灘”。《釋名》:申,身也。物皆成,其身體各申束之,使備成也。《史記·律書》:七月也。律中夷則,其于十二子為申。申者,言隂用事,申賊萬物。

又重也。《易·巽卦》:重巽以申命。《書·堯典》:申命義叔。傳:申,重也。《後漢·朱晖傳》:願将軍少察愚言,申納諸儒。

又緻也。《禮·郊特牲》:大夫執圭,而使所以申信也。

又舒也。《武王弓銘》:屈申之義,廢興之行,無忘自過。班彪《北征賦》:行止屈申,與時息兮。

又欠伸也。《莊子·刻意篇》:熊經鳥申。

又《博雅》:申申,容也。《論語》:子之燕居,申申如也。朱注:申申,其容舒也。

又姓。《史記·三皇本紀》:神農五百三十年,而軒轅氏興焉,其後有州甫申呂,皆姜姓之後,并為諸侯。

又申屠,複姓。

又國名。《詩·王風》: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申。傳:申,姜姓之國。《左傳·隐元年》:鄭武公娶于申。注:申國,今南陽宛縣。

又州名。《韻會》:春秋時屬楚,秦南陽郡,後魏為郢州,周為申州。

又山名。《山海經》:申山,其上多谷柞,其下多杻橿。

又北二十裡曰上申之山。

又池名。《左傳·文十八年》:夏五月公遊于申池。注:齊南城西門名申門,左右有池。

又矢名。《晉語》:乾時之役,申孫之矢集于桓鈎。注:申孫,矢名。

又草名。《淮南子·人間訓》:申茮,杜茞,美人之所懷服也。注:申茮、杜茞,皆香草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并思晉切,音信。伸也。

又《集韻》:試刃切,音眒。引也。

音韻彙集

字頭

小韻

韻目

韻部

韻母

反切

聲調

聲母

聲符

上古音系

廣韻

失人

平聲

中原音韻

真文

真文齊

陰平

洪武正韻

八真

升人

平聲

八震

思晉

去聲

分韻撮要

第八賓禀嫔畢

陰平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