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裡香

十裡香

芸香科九裡香屬植物
十裡香(學名:Murraya paniculata),(英文名稱:Common jasmine orange、mock orange、Orange Jasmine、Orange jessamine),别稱七裡香、九裡香、月橘、千裡香、萬裡香、滿山香、九秋香、九樹香、千隻眼、千隻眼跌打、千枝葉、臭千隻眼、小萬年青、青木香、四季香、四時橘、石柃、石芬、台灣海桐等,為芸香科九裡香屬植物,種加詞paniculata意為“圓錐花序式的”。
    中文名:十裡香 拉丁學名:Murraya paniculata(L.)Jack. 别名:千裡香,七裡香,萬裡香,九秋香,九樹香,過山香,黃金桂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亞門: 綱:原始花被亞綱Archichlamydeae 亞綱: 超目: 目:芸香目Rutales 亞目:芸香亞目Rutineae 科:芸香科 亞科:柑橘亞科Subfam. Aurantioidae 族: 亞族: 屬:九裡香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十裡香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台灣、福建、廣東、海南及湖南、廣西、貴州、雲南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二名法:Murraya paniculata

簡介

世界上香氣飄溢最遠的花,要數十裡香,是一種白色的野薔薇。有性繁殖系,屬灌木型、中葉類、中生種。原産雲南省昆明市金馬區十裡鋪。是雲南栽培的小葉種之一。芸香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原産中國大陸南部、台灣低海拔200-300米、熱帶亞洲。

樹姿半開張,分枝密,葉長橢圓或披針形,葉色較暗綠,葉面微隆起,葉質中等。芽葉黃綠色,有茸毛,百芽重39.0克。産量較高。結實力較弱。适制綠茶。十裡香是雲南傳統名茶之一,有“一杯十裡香,滿屋都飄香”之美譽。該茶特點是,條索緊細油潤,香氣高鮮,滋味醇爽,與用大葉茶制的滇綠,風格迥異。抗寒性較弱,适合雲南制高檔綠茶的地區種植。以扡插育苗為宜。

用途:觀賞

形态特征

小喬木,高達12米。樹幹及小枝白灰或淡黃灰色,略有光澤,當年生枝綠色,其橫切面呈鈍三角形,底邊近圓弧形。幼苗期的葉為單葉,其後為單小葉及二小葉,成長葉有小葉3-5、稀7片;小葉深綠色,葉面有光澤,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9厘米,寬1.5-4厘米,頂部狹長漸尖,稀短尖,基部短尖,兩側對稱或一側偏斜,邊全緣,波浪狀起伏,側脈每邊4-8條;小葉柄長不足1厘米。花序腋生及頂生,通常有花10朵以内,稀多達50餘朵;萼片卵形,長達2毫米,邊緣有疏毛,宿存;花瓣倒披針形或狹長橢圓形,長達2厘米,盛花時稍反折,散生淡黃色半透明油點;雄蕊10枚,長短相間,花絲白色,線狀,比花柱略短,藥隔中央及頂端極少有油點;花柱綠色,細長,連子房長達12毫米,柱頭甚大,比子房寬或等寬,子房2室。果橙黃至朱紅色,狹長橢圓形,稀卵形,頂部漸狹,長1-2厘米,寬5-14毫米,有甚多幹後凸起但中央窩點狀下陷的油點,種子1-2粒;種皮有棉質毛。花期4-9月,也有秋、冬開花,果期9-12月。

分布生境

産台灣、福建、廣東、海南及湖南、廣西、貴州、雲南四省區的南部。生于低丘陵或海拔高的山地疏林或密林中。石灰岩地區較常見,花崗岩地區也有,有時為小面積範圍内的單優種。東自菲律賓,南達印度尼西亞,西至斯裡蘭卡各地。

本種提示

據以前描述的模式植株,是從中國南方引種的,但該模式标本已失傳。另選采自印度的作代模式。

九裡香與千裡香是兩個很近緣的種。二者的區别在于九裡香的自然分布在離海岸不遠的多屬砂壤地方,喜陽光,耐幹熱,植株較矮小,但在香港鄰近的大嶼島上,有頗高大的老齡樹,其花與葉均較小。千裡香則見于較内陸地區的山地林中,立地較濕潤,頗耐蔭。但也見于季節性幹旱的石灰岩山地,在廣東省陽山縣的石灰岩山地次生林中,有以千裡香為優勢的混交林,樹的胸徑在10厘米以内,在博羅縣羅浮山,有百年以内的老樹,在海南三亞市的甘什嶺密茂林中,有高達12米,距地表約50厘米處的樹幹直徑達35厘米的老樹。在器官形态上,九裡香的小葉是在葉片的中部以上最寬,頂端鈍,有時急尖或近于圓,成熟的果長與寬約略相等,頂急尖或鈍;千裡香小葉的最寬處通常在中部以下,頂端長漸尖,成熟的果長遠過于寬,多呈狹長橢圓形,頂端錐尖。前者多栽種作綠籬,或作盆景,後者尚未見有栽培,而其根多作中草藥用。在良好的環境條件下,後者的花遠較大,花瓣長達2厘米,台灣産的多屬此類。

根、葉用作草藥。味微辛,苦而麻辣。性溫,一說有小毒,通經絡,行氣,活血,散瘀,止痛,鎮驚,消腫,解毒。治感冒、頭痛、胃痛、牙痛、風濕骨痛、跌打腫痛。

根皮松軟,淡黃色,據報道,根的50%酒精浸劑可用作口腔粘膜表皮麻醉劑,用兩面針和千裡香的根50%的酒精浸劑,可減輕局部刺激作用。

根皮含微量吲哚類生物堿yuehchukene,又含skimmianine.花及葉均含15種以上的精油,以γ-elemene(占30%)neriolidol、trans-caryophyllene等,後二者各占11%以上。又含黃酮類化合物:exoticin等。花瓣、果、莖皮等,又含不少于16類的“簡構”香豆素,如coumurrayin等。據動物試驗yuehchukene有強效的抗着床活性。

外觀及栽培

外觀

十裡香是常綠性灌木,全株平滑,株高約5~4米,枝葉繁密,奇數

羽狀複葉,小葉互生7~9枚,互生而沒有葉柄,倒卵形或卵狀橢圓形,葉先端為鈍凹狀,沒有扥葉,基部歪型,葉透光具油點。全年能開花,花期以夏、秋季為主,約5至10月左右。短撒房花序,頂生或腋生,白色花冠鐘形為五瓣,長橢圓形,長約12毫米,徑約10毫米,熟時紅褐色,具芸香料特有的濃郁香氣。花後結果,種子2顆,果實卵形或長橢圓形,未熟果是青綠色,成熟後轉成朱紅果實,可做為藥材,木質細嫩而堅硬,可做為印材。播種或扡插繁殖。屬陽性植物,日照充足枝葉繁茂,蔭蔽處易徒長。

栽培條件

栽培土質以富含有機質之肥沃壤土為佳,排水需良好

生性喜高溫多濕,耐寒抗風,适合生育适溫約攝氏22~30度。

适合庭植、低籬、花槽或大型盆栽。

十裡香是芸香科植物,為常綠性灌木或小喬木,分布于中國南部,花期6~11月,開五瓣的小白花,傘狀花序,頂生或腋生。果實為卵形漿果,熟時由綠變為朱紅色,内有種子二顆、半圓形,種子二至三月間采收。

十裡香栽培土質以富含有機質物排水良好的壤土為佳,生性喜高溫多濕,耐寒抗風,适合生育适溫約攝氏22~30度。十裡香屬陽性植物,日照充足枝葉繁茂,蔭蔽處易徒長。适合庭植、低籬、花槽或大型盆栽。

十裡香一般已播種和扡插法進行繁殖。

栽培方法

選好土壤

用黃壤土加20—30%的沙,或粘壤土加50—60%的沙,PH值5—7為好,忌鹽堿地。

選好地點

十裡香喜歡背風向陽處。在大風、大雨的低窪地中生長不良。據觀察,在背風向陽處的木香蔓長、花多,在通風向陽處的蔓短、花少。

及時排水

十裡香怕澇,土壤含水量40—50%即可旺盛,超過80%即要爛根、死亡。天旱時要及時澆水,天澇時要及時排水。

及時修剪

十裡香花多枝旺、葉濃,要及時修剪。開花後要剪去枝條的1/2—1/4,剪去病、殘枯枝和殘花,以利于積累養分,形成花芽。如果修剪及時,可以陸續開花到7—8月。

繁殖

十裡香繁殖用扡插和高壓繁殖,四季均可進行。冬季用已木質化的枝條,夏季用半木質化的枝條,各為15—20厘米長,扡插在潔淨的沙裡或素土裡。扡插枝可在萘乙酸150—200PPM溶液或在B12中蘸一下,待幹1—2分鐘幹後再插,用塑料袋套住,置蔭處,40—60天即可生根。生根後,移植并加強管理,土壤水分保持在50%左右,先在蔭處放置半月左右,才移到陽光處。壓條一般采用高壓繁殖,于開花前後,選擇充實健壯枝條,在節處下端刻傷,用塑料薄膜圍成袋狀,其内填滿培養土,澆水後将袋口紮緊,隻要保持土壤濕潤,成活率都比較高。

相關圖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