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山公園

北京中山公園

一座帶有紀念性的古典壇廟園林
北京中山公園是一座帶有紀念性的古典壇廟園林,也是一座精美的具有濃厚民族風格的城市園林。位于首都市區中心,北京市中心紫禁城(故宮)南面,天安門西側,與故宮一牆之隔。它原是明清兩代的社稷壇,與太廟(今勞動人民文化宮)一起沿襲周代以來"左祖右社"的禮制建造。中山公園現占地23萬平方米。[1]
  • 中文名:北京中山公園
  • 外文名:
  • 地理位置:
  • 占地面積:
  • 開放時間:
  • 所在地區:首都市區中心,位于天安門西側
  • 淡季門票:3元/人
  • 旺季門票:3元/人
  • 開園時間:6:00
  • 閉園時間:21:00
  • 特色景觀:社稷壇、習禮亭、圓明園中的蘭亭八術
  • 總面積:23萬平方米
  • 所屬國家:中國

概述

北京中山公園位于天安門西側,面積22餘公頃。原為遼、金時的興國寺,元代改名萬壽興國寺。

明成祖朱棣興建北京宮殿時。按照“左祖右社”的制度,改建為社稷壇。這裡是明、清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1914年辟為中央公園。為紀念孫中山先生,1918年改名中山公園。

公園的主體建築為社稷壇,位于軸線中心,壇呈正方形,為漢白玉砌成的三層平台,壇上鋪着由全國各地進貢來的五色土。壇之北的“拜殿”又名享殿或祭殿、是一座宏大的木構建築,面闊5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單檐庑殿頂,白石台基,無天花闆。明露着梁架和鬥拱,繪和玺彩畫。1925年曾在此殿停放孫中山先生靈柩。接受各界人士瞻仰吊唁。1928年改名中山堂。

中山堂于2002年經過經過半年多的大規模整修,于2002年11月重新對遊人開放。整修後的中山堂大廳内新建了一座漢白玉孫中山塑像。雕塑作品是由中國雕塑家學會會長程允賢曆時1年創作的,塑像高2.1米,基座和月台高1.5米。雕塑作品上方匾額寫有孫中山先生的名言“天下為公”。展出有《孫中山與北京》展覽。展覽分為序幕及“世紀偉人”、“三莅北京”、“永恒的紀念”三部分,共展出圖片200餘幅,手書、語錄、圖表等30餘幅,孫中山先生的文稿、衣物、書籍、印章、生活用品等複制品30餘件。展覽首次向外界披露了孫中山先生去逝的詳細病因,展出了反映治療情況的病曆和屍檢報告的複制品。并增設了大屏幕電視、觸摸屏及燈光設備。

社稷壇是呈正方形的三層高台,以漢白玉砌成,象征着“天圓地方”之說,四周短牆也按方向覆蓋四色琉璃瓦。壇四周有三重圍牆,内牆四面各辟一座漢白玉門,名“棂星門”。中間一道名“壇牆”,壇牆與外牆之間,北有拜殿和戢門,西有神庫和神廚、宰牲亭等。社稷壇分拜殿中山堂、壇南區、壇西區、東壇門外、壇北區等建築。壇南區内有長廊、保衛和平坊、柏樹林、南壇門石獅、水榭、四宜軒、唐花塢、蘭亭八柱亭和習禮亭。古社稷壇由壇牆、神廚、神庫、宰牲亭以及位于中軸線上的五色壇、拜殿、戟殿等組成。五色壇台由青白石砌築,台上鋪有五色壇土:南紅、西白、北黑、東青、中黃。封建社會壇土為各地進貢而來,周圍的琉璃矮牆與壇土的顔色方位一緻。壇台中央設有一塊上尖下方的石柱,稱江山石或社主石。五色土壇台的設置象征所謂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自社稷壇改建為公園以後,在保護好古壇廟神韻的前提下,還在局部地區挖湖築橋、堆土疊石、修建亭台樓榭,先後營造了松柏交翠亭、投壺亭、格言亭、迎晖亭、水榭、唐花塢、來今雨軒、長廊、長青園、愉園、杏花村、蕙芳園等,移建了明清時禮部的習禮亭、圓明園中的蘭亭八術、原東單的克林德石牌坊改名為公理戰勝坊即今保衛和平坊以及河北大名古刹中的漢唐石獅。還有清代宮苑中的名石,如青雲片、青蓮朵、繪月、搴芝等,其中青蓮朵曾是南甯宮苑中的名石。

此外,公園還在保護好古樹名木的基礎上,進行了大量的綠化美化,目前園林觀賞樹木已達一百多種,初步形成了以古柏為主體、喬灌花草交相輝映的大花園。唐花塢、蕙芳園常年展出四季應時花卉,其中蘭花、梅花、杜鵑、菊花、月季等專題花展以及全園性的大型花卉展覽深受廣大中外遊客的好評。愉園裡還可以觀賞三十多種名貴品種的金魚;來今雨軒飯莊可以品嘗紅樓菜肴;公園還高有多種現代文化娛樂設施。

今天的中山公園已經成為首都和全國人民喜愛的遊覽、休息和參加各種文化活動的場所。

旅遊路線

從南門入園,過門廳,穿過彩繪長廊,迎面看到藍琉瓦頂的由郭沫若題寫的"保衛和平"石牌坊(原稱“克林德”坊和“公理勝”坊)。北邊是成片的古柏,這些古柏大多是明代所栽。其中有7株挺拔參天,态各異的古柏相傳為遼時種植,迄今已逾千年。還有一株槐樹與柏樹相抱生。稱“槐柏合抱”,至今仍枝繁葉茂,蔚為奇觀。西行到壇門,可看到一對石獅,系北宋遺物,是1918年從河北大名的一座古廟廢墟中發掘的。

公園的主體建築社稷壇位于軸線中心,壇呈正方形,為漢白玉砌成的三層平台。壇之北的“拜殿”又名享殿或祭殿,1925年曾在此殿停放孫中山先生靈柩。1928年改名中山堂。堂後門内兩側原列有72支鍍金銀的鐵戟,故稱戟門。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将鐵戟全部掠走。

社稷壇是呈正方形的三層高台,以漢白玉砌成,象征着“天圓地方”之說,壇上鋪有中黃、東青、南紅、西白、北黑的五色土,四周短牆也按方向覆蓋四色琉璃瓦。壇四周有三重圍牆,内牆四面各辟一座漢白玉門,名“棂星門”。中間一道名“壇牆”,壇牆與外牆之間,北有拜殿和戢門,西有神庫和神廚、宰牲亭等。社稷壇分拜殿中山堂、壇南區、壇西區、東壇門外、壇北區等建築。壇南區内有長廊、保衛和平坊、柏樹林、南壇門石獅、水榭、四宜軒、唐花塢、蘭亭八柱亭和習禮亭。

社稷壇外西南面,有神廚、神庫、宰牲亭等附屬建築。

社稷壇東邊,環境清靜,稱長青園,園内疊假山、搭花棚、築花壇、置盆景。在松柏蒼翠,杉相映中,點綴着松柏交翠亭、投壺亭、來今雨軒等景點;西邊的唐花塢是培育各種名貴花木的溫室花房。

此外,園内還從各地遷移來一些古建築,在唐花塢以西,著名的“蘭亭碑亭”與“蘭亭八柱”,原為圓明園四十景之一,是19l7年遷來的。亭為重檐藍瓦八角攢尖頂,立在中間的石碑上刻有“蘭亭修禊曲水流觞圖”和乾隆帝所寫的有關“蘭亭”的詩作,八根石柱上分别刻着曆代書法家臨摹王羲之的蘭亭帖,是珍貴的石刻文物。1915年從清代禮部衙門移來的習禮亭,原建于鴻胪寺内,是各地初入京的文武官員和外國使臣朝谒皇帝習禮之地。

公園後部植一片柏樹林。筒子河上可劃船,冬天冰封期能滑冰。隔河與故宮相輝映,波光樓影,景色如畫。

旅遊看點

1、集壇廟園林與現代城市園林于一身

2、四季常青,清新靜雅的現代城市園林。

我國共有中山公園35個,其中北京、上海、武漢、珠海等城市都有中山公園。

主要景點

保衛和平坊

原名“克林德碑”,建于一九零一年,一九零零年六月間,我國義和團群衆殺死了德國公使克林德。一九零一年九月,清政府同十一個帝國主義國家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醜條約》,其中規定了“在遇害處所豎立銘志之碑”的賣國條文,不久便在東單建立了克林德碑。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一九一九年将其移建此處,改名“公理戰勝”坊。

一九五二年,在北京召開“亞洲太平洋地區和平友好會議”,決定将此坊改名為“保衛和平”坊。“保衛和平”四個字為郭沫若同志所提。

古柏

公元十世紀,北京曾是遼王朝的陪都“南京”,這裡是當時都城東北郊外的“興國寺”寺址。這幾棵古柏就是遼寺的遺物。其中幹周最大者,達一丈九尺多。

蘭亭八柱亭

原為圓明園遺物。亭中石碑刻有蘭亭修褉圖,一面刻有清乾隆皇帝詩句。

亭中八柱上,分别刻有唐代書法家虞世南、褚遂良、馮承素、柳公權摹寫晉代書法家王羲之蘭亭詩及明代董其昌仿柳公權蘭亭詩,清高宗、乾隆臨董其昌仿柳公權蘭亭詩墨迹。這些碑刻筆法剛勁有力,是我國書法史上的佳作。現八柱上所字迹雖已風化,但有碑帖流傳于世。

社稷壇

社稷壇,俗稱五色土。建于明永樂十九年(一四二一年)。

社稷壇是按《周禮》“左祖右社”的制度建造的,它的内外壇垣與故宮東側的太廟(現勞動人民文化宮)左右對稱。社,代表土神,稷,代表谷神,壇身為漢白玉砌築的三層方台,上鋪的五色土按中黃、東青、南紅、西白、北黑五個方位填實,作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象征,并象征土、木、火、金、水五行(古人認為,五行乃是萬物之本)。土台中央方形石柱,稱為“社主石”或“江山石”,表示皇帝“江山永固”。石柱半埋土中,後來全埋,1950年已移去。

明清兩代皇帝每年二、八月都在這裡舉行祭祀儀式。

唐花塢

始建于一九一五年,一九三六年就原址重建。“唐”本作煻,為用火烘焙之意。“塢”指水邊建築。唐花塢即為鄰水的花卉溫室。重建後的唐花塢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琉璃瓦檐,頂。平面為燕翅形,當中部分做成重檐八方亭形式。整個建築古樸莊重典雅。

唐花塢是公園一年四季陳列各種名貴花卉,舉辦專題花展的地方。

習禮亭

清朝時此亭設在鴻胪寺内,後來移到禮部。是各地文武官吏用來熟悉、演習朝谒皇帝禮節儀式的地方。一九一四年移到本園。

槐柏合抱

這棵槐樹生于柏樹樹幹的裂縫處,兩棵樹合長在一起,天然形成,被稱為“槐柏合抱”。它是我園一處有趣的植物景觀

中山音樂堂中山音樂堂

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是保利紫禁城劇院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第一個管理項目。始建于1942年,經市委、市政府出資翻建後于1999年4月重張開業。中山公園音樂堂占地面積372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1800平方米,是一座大型現代化建築,它的現代氣質和紫禁城的古樸遺風,相得益彰。同時,它又是一座現代化專業音樂廳,其音響效果經中國社會科學院聲學研究所鑒定,聲學指标接近維也納金色大廳。舞台後方安裝有美國奧斯汀管風琴。

此外,還有來今雨軒等。

路線地圖

信息

地址

東城區中華路4号

交通路線

1、2、4、5、10、20、52、57、22、54、120、802、特1路中山公園或天安門站下車,地鐵、9、17、44、48、53、59、66、110、307、803、808、819、922、特4、特7、團結湖專線前門下車。

購票說明

門票價格:成人3元、兒童1.5元

花展聯票:5元/人(含唐花塢、蕙芳園)(郁金香花展或其他大型活動除外)

服務項目

遊園講解;花卉展覽;兒童遊樂場;

水上娛樂;特色餐飲服務(來今雨軒餐廳);

商品、旅遊紀念品服務;攝影留念。

詳細路線

起點:北京站

終點:中山公園

線路1:從北京站出發,乘坐地鐵二号線(西直門-西直門),在建國門換乘地鐵一号線(蘋果園-四惠東),抵達天安門西.約6.35公裡

線路2:從北京站出發,乘坐10(北京站-南菜園),抵達石碑胡同.約4.9公裡

線路3:從北京站出發,乘坐52路(北京西站-平樂園),抵達中山公園.約5.04公裡

線路4:從北京站口出發,乘坐4(靛廠新村-四惠),抵達中山公園.約4.26公裡

起點:北京西站

終點:中山公園

線路1:從北京西站出發,乘坐52路(北京西站-平樂園),抵達中山公園.約11.0公裡

線路2:從北京西站出發,乘坐特1(北京西站-四惠橋建材市場),抵達中山公園.約11.4公裡

線路3:從北京西站出發,乘坐特6(北京西站-韓家川南口),在軍事博物館換乘地鐵一号線(蘋果園-四惠東),抵達天安門西.約8.96公裡

線路4:從北京西站出發,乘坐827(北京西站-善各莊),在軍事博物館換乘地鐵一号線(蘋果園-四惠東),抵達天安門西.約8.74公裡

起點:趙公口長途汽車站

終點:中山公園

線路1:從趙公口出發,乘坐803(宏福苑小區-彩虹城小區),在前門換乘22(牡丹園小區-前門),抵達中山公園.約8.46公裡

線路2:從趙公口出發,乘坐17(前門-雙廟),在前門換乘22(牡丹園小區-前門),抵達中山公園.約7.81公裡

線路3:從趙公口橋出發,乘坐百利寶101(前門-石榴園),在前門換乘22(牡丹園小區-前門),抵達中山公園.約8.22公裡

線路4:從趙公口出發,乘坐826(小紅門東站-頤和園),在前門換乘5(菜戶營-德勝門),抵達南長街.約7.94公裡

申世遺優勢

全國35個中山公園申世遺北京中山公園首選

全國35個中山公園中将先推選出3個至4個率先申報世界文化遺産,而北京中山公園有望成為首選。昨天,在武漢閉幕的“首屆中山公園聯誼會”上,建設部有關負責同志指出,憑借悠久的曆史文化内涵,全國35個中山公園中有條件的3個至4個應先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目前,我國共有中山公園35個,其中北京、上海、武漢、珠海等城市都有中山公園。

北京中山公園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産中有着很大的優勢。據北京中山公園有關負責人介紹,在參與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的中山公園中,北京中山公園有三大優勢。首先,北京中山公園地處首都的中心,位于天安門西側,占地23萬平方米,是—座紀念性的古典壇廟園林,也是—座精美的具有濃厚民族風格的城市園林,中山公園在1988年就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次,與僅一牆之隔的故宮和同是世界遺産的天壇、頤和園一樣,中山公園也有着悠久的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山公園的前身是明、清兩代的社稷壇,初建于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

社稷壇于1914年改建成為公園,初稱中央公園,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将中央公園改名為中山公園。改建後的公園在保護古壇廟神韻的前提下,先後營造了松柏交翠亭、格言亭、蕙芳園、杏花村等景區景點,移建了習禮亭、蘭亭八柱亭、保衛和平坊以及河北大名古刹的宋代石獅。還有清代宮苑中的名石,如青雲片、青蓮朵、繪月等;再次,北京中山公園的自然環境也是首屈一指的,公園環壇生長有大量的古樹,其中柏樹居多。柏樹大多是明代建壇時種植,距今已有570多年的曆史,在衆多的古樹中又以南壇門外7株遼金時代栽植的古柏和“槐柏合抱”最具曆史價值,同時,在保護好古樹的基礎上公園還進行了大量的綠化美化。

據介紹,目前我國有世界曆史文化和自然遺産28處,而其中園林性質的文化遺産14處,北京的長城、故宮、頤和園、天壇都在世界文化遺産之列。

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的過程中,中山公園還将繼續加強建設。據有關負責人介紹,他們還将在文化建園和深入挖掘曆史文化方面多下工夫。

旅遊景點

北京白龍潭風景區

北京龍慶峽風景區

北京慕田峪長城

北京八達嶺長城

北京八大處公園

北京天安門

北京頤和園北京中華世紀壇

北京中華世紀壇

北京圓明園

北京故宮

北京十三陵

北京什刹海

交流影響

精品花展

展期:1-2月

北京中山公園每年元旦、春節期間都要在唐花塢舉辦迎春精品花展,分批展出公園傳統的花卉特色項目——花期控制技術生産的迎春、臘梅、梅花、榆葉梅、碧桃、海棠等20多個品種的春季觀花植物300餘盆。同時集中布置蝴蝶蘭、大花蕙蘭、石斛蘭等不同類型色彩豔麗的熱帶蘭,還有花色鮮豔、品種衆多的觀賞鳳梨、比利時杜鵑等溫室觀花花卉,蕨類、竹芋等觀葉花卉,通過自然式布置和立體裝飾、組合盆栽相結合的布展手法,将中外名花濃縮彙集在展室之中,濃濃春意撲面而來。“三春豔冶,盡在一堂”,讓您提前體味到春天百花盛開、生機勃勃的繁華景象。

蕙芳園“一園一品”蘭展、臘梅

展期:1-2月春節前後

蘭花屬蘭科蘭屬多年生常綠草本花卉,是中國傳統名花,栽培曆史悠久,以香氣清幽、色澤淡雅、花姿端莊秀美、葉态飄逸

見長。古代文人雅士貴其品德,譽之為“花中君子”。北京中山公園自1958年開始引種江浙一帶春蘭、夏蕙,開創了北方大規模養殖蘭花的曆史。蕙芳園建成于1990年,是一處以蘭花為主題的民族式自然園林,每年春節前後都要隆重地舉辦以春蘭為主的中國地生蘭花精品展,展覽期間展出春蘭、春劍、蓮瓣蘭等蘭花名品100餘種200餘盆。同時還展出朱德、鄧小平同志、張學良先生以及國際友人松村謙三先生贈送中山公園的蘭花精品和珍貴資料。

臘梅:臘梅科臘梅屬花灌木,别名:“蠟梅”、“黃梅”、“香梅”等

臘梅是中國園林特色的冬季典型花木,常與松、竹、南天竹等常綠植物配植冬景。在南方花期11月至翌年2月開放,花黃如蠟,清香四溢。

花期:2月中旬-3月中旬

觀賞地點:蕙芳園

三月花展

迎春、山桃、玉蘭、梅花、杏花、連翹、蕙芳園

蕙蘭展、唐花塢杜鵑花展

迎春:木犀科茉莉屬落葉灌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