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文學家白樸創作的雜劇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簡稱《梧桐雨》)是元代文學家白樸創作的雜劇。該劇講述唐明皇寵幸楊貴妃,醉生夢死,不理朝政。在長生殿乞巧盟誓,又在沉香亭觀賞《霓裳羽衣舞》。忽報安祿山叛亂,明皇、楊妃倉皇出逃。至馬嵬驿,軍士嘩變,逼明皇賜楊妃缢死。亂後,明皇退為太上皇,日日哭祭楊妃畫像。一夕夢與楊妃團聚,被夜雨驚醒。雨打梧桐,更添明皇郁悶。該劇被譽為元雜劇四大悲劇之一,元代曆史劇的佼佼者。
  • 中文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 外文名:
  • 别名:梧桐雨(簡稱)
  • 創作年代:元代
  • 文學載體:雜劇
  • 作者:白樸

内容簡介

全劇四折外加一個楔子。由楔子開場,幽州節度使張守琏,派裨将安祿山征讨奚契丹,祿山喪師失機,論罪當斬,但又愛惜他是骁勇好将才,便送他入京請唐明皇決斷。丞相張九齡雖然力勸明皇誅斬安祿山,明皇不聽,又把他給楊貴妃做義子。此時安祿山已暗下伺機作亂的野心。

第一折:唐明皇和楊貴妃在長生殿慶賞七夕,他賜貴妃七寶金钗和百花钿盒以表深情。深夜裡,二人閑步瑤階,共賞秋涼月景,因感于牛女情長,而對天盟誓——“願世世永為夫婦”。

第二折:明皇和貴妃在沉香亭下設宴,四川道專使進貢給貴妃的荔枝正好送到,乘酒興,貴妃在翠盤上演“霓裳羽衣舞”。正酒酣興濃之際,左丞相李林甫人報安祿山叛軍已近長安,力勸明皇幸蜀避兵,以觀後變。

第三折:明皇帶着貴妃、楊國忠、高力士,和太子,在郭子儀、李光弼扈從下離京西行,半途因鄉裡父老之請,太子帶郭、李二将,統領三千人馬回京,主理中原殺賊等國事。但軍兵行到馬嵬驿(陝西省興平縣西),兵士忽然掣劍嗔忿,不肯前行,右龍武将軍陳玄禮報告軍兵要“清除君側奸邪”的意願,明皇無奈,便任由兵士殺了楊國忠;但衆軍依然喧嘩不進,陳玄禮又為兵士請求處死貴妃,以安軍心。明皇憤懑無奈,欲救無從,隻得讓高力士引貴妃到佛堂中缢死,軍兵又率馬踐踏了屍首。明皇撿了貴妃的一條汗巾,哭着上馬前行。

第四折:安史亂平,明皇回京,傳位肅宗,退居西宮養老,日夕苦念貴妃,因此叫畫工畫了貴妃的遺容,以相對哭奠,依然心情抑郁,白發日多人越瘦。這天,越看畫像越傷感,步出沉香亭畔遣悶,卻是“見芙蓉懷媚臉,遇楊柳憶纖腰”,昔日同歡今冷落,更平添懊恨無聊。回到寝宮,昏燈長夜助人愁,秋蟲、玉馬争喧,鬧得他焦燥難熬,苦悶地和衣癱倒床上。忽然貴妃入來請他到長生殿赴宴,這夢境卻被窗外雨打梧桐樹的聲音所驚覺。這一夜,他便對着梧桐、聽着雨聲、想着貴妃,在新秋的涼夜中,追思往事,悲傷目前,獨自垂淚到天明。

創作背景

唐明皇與楊貴妃之事,新、舊《唐書》均有記載。唐代及唐以後的詩詞、野史、筆記、小說以及曲作亦多所述,如唐代白居易的《長恨歌》、陳鴻的《長恨歌傳》、李德裕的《明皇十七事》、鄭處誨的《明皇雜錄》等;五代時王仁裕的《開元天寶遺事》;宋金時樂史的筆記小說《楊太真外傳》,皇都風月主人編的《綠窗新話·楊貴妃私安祿山》、《明皇愛花奴羯鼓》、《楊貴妃舞霓裳曲》等“說話”,戲文《馬踐楊妃》,金院本《洗兒會》、《擊梧桐》等。所有這些,都為白樸創作《梧桐雨》雜劇提供了豐厚的曆史文化基礎。《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劇名來于白居易《長恨歌》“秋雨梧桐葉落時”的詩句。

白樸生逢金元交替之時,與母親在戰亂紛争中走失,可以說是飽經離亂之苦。他從自身經曆出發,依據自己對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的獨到理解,創作出雜劇《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人物介紹

唐玄宗(正末):即李隆基,又稱唐明皇。公元712—756年在位。一代中興之主,開創了“開元盛世”。晚年沉湎于女色,專寵楊貴妃,導緻“安史之亂”。

楊貴妃(旦):本名楊玉環,初為玄宗之子壽王妃,玄宗愛上她後,先讓她當女道士,随即取入宮中,冊封貴妃,受到玄宗專寵,“姊妹弟兄皆列土”。“安史之亂”起,在赴蜀避難途中,被逼無奈,自缢身亡。

安祿山(淨):初為失機邊将,後被升為漁陽節度使。發動“安史之亂”,使整個社會遭受巨大損失。後為下級刺殺身亡。

楊國忠:楊貴妃之兄,專權誤國,在馬嵬坡被憤怒的士卒殺死。

陳玄禮(外):右龍武将軍,“安史之亂”發生後,統領禁軍護駕西行。是誅殺楊國忠、楊貴妃兄妹的組織者。

張九齡(外):丞相。曾勸唐玄宗不要留安祿山,不被采納。

張守矽(沖末):幽州節度使,初為安祿山上級。

高力士:唐玄宗的宦官。

後世影響

正是在《梧桐雨》所取得的創作成就影響下,明清戲曲界出現了一股李、楊愛情創作熱。在明代,有王湘、徐複柞、無名氏的《梧桐雨》同名雜劇,汪道昆的《唐明皇七夕長生殿》雜劇,葉憲祖的《鴛鴦寺冥勘陳玄禮》雜劇,吾邱瑞、單本的《合钗記》同名傳奇,戴應鳌的《钿合記》傳奇,吳世美的《驚鴻記》傳奇等。而屠隆的《彩毫記》與戴子晉的《青蓮記》,主寫李白,也插入了李、楊事。在清代,雜劇傳奇則有鈕格的《磨塵鑒》、孫郁的《天寶曲史》、洪升的《長生殿》、唐英的《長生殿補》、許逸的《蓬壺院》等。

《梧桐雨》有日、英、法、俄等文字譯介到國外。

劇本内容

(沖末扮張守珪引卒子上,詩雲)坐擁貔貅鎮朔方,每臨塞下受降王。太平時世轅門靜,自把雕弓數雁行。某姓張,名守珪,見任幽州節度使。幼讀儒書,兼通韬略,為藩鎮之名臣,受心膂之重寄。且喜近年以來,邊烽息警,軍士休閑。昨日奚契丹部擅殺公主,某差捉生使安祿山率兵征讨,不見來回話。左右,轅門前觑者,等來時報複我知道。(卒雲)理會的。(淨扮安祿山上,雲)自家安祿山是也。積祖以來,為營州雜胡,本姓康工。母阿史德,為突厥觋者,禱于軋荦山戰鬥之神而生某。生時有光照穹廬,野獸皆鳴,遂名為軋荦山。後母改嫁安延偃,乃随安姓,改名安祿山。開元年間,延偃攜某歸國,遂蒙聖恩,分隸張守珪部下。為某通曉六蕃言語,膂力過人,現任捉生讨擊使。昨因奚契丹反叛,差我征讨。自恃勇力深入,不料衆寡不敵,遂緻喪師。今日不免回見主帥,别作道理。早來到府門首也。左右,報複去,道有捉生使安祿山來見。(卒報科)(張守珪雲)着他進來。(安祿山做見科)(張守珪雲)安祿山,征讨勝敗如何?(安祿山雲)賊衆我寡,軍士畏怯,遂至敗北。(張守珪雲)損軍失機,明例不宥。左右,推出去,斬首報來。(卒推出科)(安祿山大叫雲)主帥不欲滅奚契丹耶?奈何殺壯士!(張守珪雲)放他回來。(安祿山回科)(張守珪雲)某也惜你骁勇,但國有定法,某不敢賣法市恩,送你上京,取聖斷,如何?(安祿山雲)謝主帥不殺之恩。(押下)(張守珪雲)安祿山去了也。(詩雲)須知生殺有旗牌,隻為軍中惜将才。不然斬一胡兒首,何用親煩聖斷來。(下)(正末扮唐玄宗駕,旦扮楊貴妃,引高力士、楊國忠、宮娥上)(正末雲)寡人唐玄宗是也。自高祖神堯皇帝起兵晉陽,全仗我太宗皇帝,滅了六十四處煙塵,一十八家擅改年号,立起大唐天下。傳高宗、中宗,不幸有宮闱之變。寡人以臨淄郡王領兵靖難,大哥哥甯王讓位于寡人。即位以來,二十餘年,喜的太平無事。賴有賢相姚元之、宋璟、韓休、張九齡同心緻治,寡人得遂安逸。六宮嫔禦雖多,自武惠妃死後,無當意者。去年八月中秋,夢遊月宮見嫦娥之貌,人間少有。昨壽邸楊妃,絕類嫦娥,已命為女道士;既而取入宮中,策為貴妃,居太真院。寡人自從太真入宮,朝歌暮宴,無有虛日。高力士,你快傳旨排宴,園子弟奏樂,寡人消遣咱。(高力士雲)理會的。(外扮張九齡押安祿山上,詩雲)調和鼎鼐理陰陽,位列鹓班坐省堂。四海承平無一事,朝朝曳履侍君王。老夫張九齡是也,南海人氏。早登甲第,荷聖恩直做到丞相之職。近日,邊帥張守珪解送失機蕃将一人,名安祿山。我見其身軀肥矮,語言利便,有許多異相。

若留此人,必亂天下。我今見聖人,面奏此事。早來到宮門前也。(入見科,雲)臣張九齡見駕。(正末雲)卿來有何事?(張九齡雲)近日邊臣張守珪解送失機蕃将安祿山,例該斬首,未敢擅便,押來請旨。(正末雲)你引那蕃将來我看。(張九齡引安祿山見科,雲)這就是失機蕃将安祿山。(正末雲)一員好将官也。你武藝如何?(安祿山雲)臣左右開弓,一十八般武藝,無有不會;能通六蕃言語。(正末雲)你這等肥胖,此胡腹中何所有?(安祿山雲)惟有赤心耳。(正末雲)丞相,不可殺此人,留他做個白衣将領。(張九齡雲)陛下,此人有異相,留他必有後患。(正末雲)卿勿以王夷甫識石勒,留着怕做甚麼!兀那左右,放了他者。(做放科)(安祿山起,謝雲)謝主公不殺之恩。(做跳舞科)(正末雲)這是甚麼?(安祿山雲)這是胡旋舞。(旦雲)陛下,這人又矬矮,又會旋舞,留着解悶倒好。(正末雲)貴妃,就與你做義子,你領去。(旦雲)多謝聖恩。(同安祿山下)(張九齡雲)國舅,此人有異相,他日必亂唐室,衣冠受禍不小。老夫老矣,國舅恐或見之,奈何?(楊國忠雲)待下官明日再奏,務要屏除為妙。(正末雲)不知後宮中為甚麼這般喧笑?左右,可去看來回話。(宮娥雲)是貴妃娘娘與安祿山做洗兒會哩。(正末雲)既做洗兒會,取金錢百文,賜他做賀禮。就與我宣祿山來,封他官職。(宮娥拿金錢下)(安祿山上,見駕科,雲)謝陛下賞賜,宣臣那廂使用?(正末雲)宣卿來不為别,卿既為貴妃之子,即是朕之子,白衣不好出入宮掖,就加你為平章政事者。(安祿山雲)謝了聖恩。(楊國忠雲)陛下,不可,不可!安祿山乃失律邊将,例當處斬,陛下免其死足矣。今給事宮庭,已為非宜,有何功勳,加為平章政事?況胡人狼子野心,不可留居左右。望陛下聖鑒。(張九齡雲)楊國忠之言,陛下不可不聽。(正末雲)你可也說的是。安祿山,且加你為漁陽節度使,統領蕃漢兵馬,鎮守邊庭,早立軍功,下次升擢。(安祿山雲)感謝聖恩。(正末雲)卿休要怨寡人,這是國家典制,非輕可也呵!(唱)

【仙呂】【端正好】則為你不曾建甚奇功,便教你做元輔,滿朝中都指斥銮輿。眼見的平章政事難停住,寡人待定奪些别官祿。

【幺篇】且着你做節度漁陽去,破強寇永鎮幽都。休得待國家危急才防護;常先事設權謀,收猛将保皇圖。分鐵券,賜丹書,怎肯便辜負了你這功勞簿。(同下)

(安祿山雲)聖人回宮去了也。我出的宮門來。叵耐楊國忠這厮,好生無禮,在聖人前奏準,着我做漁陽節度使,明升暗貶。别的都罷,隻是我與貴妃有些私事,一旦遠離,怎生放的下心。罷、罷、罷!我這一去,到的漁陽,練兵秣馬,别作個道理。正是:畫虎不成君莫笑,安排牙爪好驚人。(下)

第一折

(旦扮貴妃引宮娥上,雲)妾身楊氏,弘農人也。父親楊玄琰,為蜀州司戶。開元二十二年,蒙恩選為壽王妃。開元二十八年八月十五日,乃主上聖節,妾身朝賀。聖上見妾貌類嫦娥,令高力士傳旨度為女道士,住内太真宮,賜号太真。天寶四年,冊封為貴妃,半後服用,寵幸殊甚。将我哥哥楊國忠加為丞相,姊妹三人封做夫人,一門榮顯極矣。近日,邊庭送一蕃将來,名安祿山。此人猾黠,能奉承人意,又能胡旋舞,聖人賜與妾為義子,出入宮掖。不期我哥哥楊國忠看出破綻,奏準天子,封他為漁陽節度使,送上邊庭。妾心中懷想,不能再見,好是煩惱人也。今日是七月七夕,牛女相會,人間乞巧令節。已曾分付宮娥,排設乞巧筵在長生殿,妾身乞巧一番。宮娥,乞巧筵設定不曾?(宮娥雲)已完備多時了。(旦雲)咱乞巧則個。(正末引宮娥挑燈拿砌末上,雲)寡人今日朝回無事,一心隻想着貴妃。已令在長生殿設宴,慶賞七夕。内使,引駕去來。(唱)

【仙呂】【八聲甘州】朝綱倦整,寡人待痛飲昭陽,爛醉華清。卻是吾當有幸,一個太真妃傾國傾城。珊瑚枕上兩意足,翡翠簾前百媚生。夜同寝,晝同行,恰似鸾鳳和鳴。

(帶雲)寡人自從得了楊妃,真所謂朝朝寒食,夜夜元宵也。(唱)

【混江龍】晚來乘興,一襟爽氣酒初醒。松開了龍袍羅扣,偏斜了鳳帶紅鞓。侍女齊扶碧玉辇,宮娥雙挑绛紗燈。順風聽,一派箫韶令。(内作吹打喧笑科)(正末雲)是那裡這等喧笑?(宮娥雲)是太真娘娘在長生殿乞巧排宴哩。(正末雲)衆宮娥,不要走的響,待寡人自看去。(唱)多咱是胭嬌簇擁,粉黛施呈。

【油葫蘆】報接駕的宮娥且慢行,親自聽,上瑤階,那步近前楹。悄悄蹙蹙款把紗窗映,撲撲簌簌風飐珠簾影。我恰待行,打個呓掙。怪玉籠中鹦鹉知人性,不住的語偏明。

(内作鹦鹉叫,雲)萬歲來了,接駕。(旦驚雲)聖上來了!(做接駕科)(正末唱)

【天下樂】則見展翅忙呼萬歲聲,驚的那娉婷将銮駕迎。一個暈龐兒畫不就,描不成。行的一步步嬌,生的一件件撐,一聲聲似柳外莺。

(雲)卿在此做甚麼?(旦雲)今逢七夕,妾身設瓜果之會,問天孫乞巧哩。(正末看科,雲)排設的是好也。(唱)

【醉中天】龍麝焚金鼎,花萼插銀瓶。小小金盆種五生,供養着鵲橋會丹青幀,把一個米來大蜘蛛兒抱定。攙奪盡六宮龐幸,更待怎生般智巧心靈。

(正末與旦砌末科,雲)這金钗一對,钿盒一枚,賜與卿者。(旦接科,雲)謝了聖恩也。(正末唱)

【金盞兒】我着绛紗蒙,翠盤盛。兩般禮物堪人敬,趁着這新秋節令賜卿卿。七寶金钗盟厚意,百花钿盒表深情。這金钗兒教你高聳聳頭上頂,這钿盒兒把你另巍巍手中擎。

(旦雲)陛下,這秋光可人,妾待與聖駕亭下閑步一番。(正末做同行科,唱)

【憶王孫】瑤階月色晃疏棂,銀燭秋光冷畫屏。消遣此時此夜景,有禾步閑庭,苔浸的淩波羅襪冷。

(雲)這秋景與四時不同。(旦雲)怎見的與四時不同?(正末雲)你聽我說。(唱)

【勝葫蘆】露下天高夜氣清,風掠得羽衣輕,香惹丁東環佩聲。碧天澄淨,銀河光瑩,隻疑是身在玉蓬瀛。

(旦雲)今夕牛郎織女相會之期,一年隻是得見一遭,怎生便又分離也?(正末唱)

【金盞兒】他此夕把雲路鳳車乘,銀漢鵲橋平。不甫能今夜成歡慶,枕邊忽聽曉雞鳴。卻早離愁情脈脈,别淚雨泠泠。五更長歎息,則是一夜短恩情。

(旦雲)他是天宮星宿,經年不見,不知也曾相憶否?(正末雲)他可怎生不想來(唱)

【醉扶歸】暗想那織女分,牛郎命,雖不老,是長生。他阻隔銀河信杳冥,經年度歲成孤另。你試向天宮打聽,他決害了些相思病。

(旦雲)妾身得侍陛下,寵幸極矣;但恐容貌日衰,不得似織女長久也!(正末唱)

【後庭花】偏不是上列着星宿名,下臨着塵世生。把天上姻緣重,将人間恩愛輕。各辦着真誠,天心必應,量他每何足稱。

(旦雲)妾想牛郎織女,年年相見,天長地久;隻是如此,世人怎得似他情長也(正末唱)

【金盞兒】咱日日醉霞觥,夜夜宿銀屏;他一年一日,見把佳期等。若論着多多為勝,咱也合赢。我為君王猶妄想,你做皇後尚嫌輕。可知道鬥牛星畔客,回首問前程。

(旦雲)妾蒙主上恩寵無比,但恐春老花殘,主上恩移寵衰,使妾有龍陽泣魚之悲,班姬題扇之怨,奈何!(正末雲)妃子,你說那裡話!(旦雲)陛下,請示私約,以堅終始。(正末雲)咱和你去那處說話去。(做行科,唱)

【醉中天】我把你半亸的肩兒憑,他把個百媚臉兒擎。正是金阙西廂叩玉扃,悄悄回廊靜。靠着這招彩鳳、舞青鸾、金井梧桐樹影,雖無人竊聽,也索悄聲兒海誓山盟。

(雲)妃子,朕與卿盡今生偕老;百年以後,世世永為夫婦。神明鑒護者!(旦雲)誰是盟證?(正末唱)

【賺煞尾】長如一雙钿盒盛,休似兩股金钗另,願世世姻緣注定。在天呵做鴛鴦比并,在地呵做連理枝生。月澄澄銀漢無聲,說盡千秋萬古情。咱各辦着志誠,你道誰為顯證,有今夜度天河相見女牛星。(同下)

作者簡介

白樸(1226年-約1306年),原名恒,字仁甫,後改名樸,字太素,号蘭谷,祖籍河曲隩州(今山西曲沃)。元代著名雜劇作家、詩人。金天興元年(1232),蒙古軍圍攻汴粱,父白華随金哀宗出奔。城破,母死于難,白樸姐弟被元好問攜之歸真定(今河北正定),并受其教養。漂泊南北。晚居金陵,放浪形骸,寄情詞曲。詞有《天籁集》。以雜劇著稱,悲喜劇皆擅長,為元曲四大家之一。所作有十六種,今存《梧桐雨》和《牆頭馬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