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

曾志

中央組織部原副部長
曾志(1911年4月4日—1998年6月21日),女,原名曾昭學,衡永郴桂道郴州直隸州宜章縣(今湖南省宜章縣)人。傑出的無産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産黨組織戰線傑出的領導者,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共中央組織部原副部長。1998年6月21日,我黨組織戰線傑出的領導者,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央組織部原副部長曾志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1998年6月21日21時3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1]
    别名:原名曾昭學 出生地:衡永郴桂道宜章縣(今湖南省宜章縣) 主要成就:1949年任廣州市市委書記1977年任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 中文名:曾志 民族:漢族 畢業院校:衡陽省立第三女子師範學校、衡陽農民運動講習所 代表作品:《一個革命的幸存者》-曾志回憶錄《曾志的故事》-女革命家叢書 職業:無産階級革命家 信仰:共産主義 配偶:夏明震、蔡協民、陶鑄

人物生平

曾志,女,原名昭學。宣統三年四月四日(1911年5月2日),生于衡永郴桂道宜章縣完成團城廂鎮汪家沖(今屬湖南省宜章縣城關鎮)。

民國13年(1924)秋,考入衡陽省立第三女子師範學校。在校積極參加反對舊禮教、反對男女不平等、反對官僚軍閥活動。15年(1926)8月,考入衡陽農民運動講習所,報名時改名“曾志”。同學問:“為什麼要改名?”

她回答說:“我就是要為我們女性争志氣!”同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産黨。為了成為一個徹底的革命者,曾志給母親寫信,并在彭鏡秋的幫助下,堅決解除了父母包辦的婚約。

1927年春,曾志從講習所畢業,擔任中共衡陽地委組織部幹事,與中共衡陽地委組織部部長夏明震結婚。同年,到湖南郴州開展地下工作,夏明震任中共郴縣縣委書記,曾志任秘書長。

次年1月,曾志參加湘南起義。同年3月,夏明震在郴縣“反白事件”中犧牲。不久,曾志調任工農革命軍第七師黨委辦公室秘書,與黨代表蔡協民結婚,并一起上井岡山。先後任紅四軍後方總醫院黨支部書記、紅四軍組織科幹事、紅四軍前委工農運動委員會民運股股長、婦女組組長。

參加了著名的黃洋界保衛戰。紅四軍返回瑞金,部分幹部存在軍隊應獨立于政黨之外的單純軍事思想,毛澤東受到排斥,離開前委領導崗位,這時,擁護毛澤東的曾志,也受到排擠。

1929年,離開井岡山,被派往福建工作。先後擔任共青團閩委組織部部長,福安中心縣委委員,閩東特委組織部部長,福霞縣委書記。

1934年5月,蔡協民被叛徒出賣犧牲。在福建廈門,她和陶鑄以夫妻名義一起開展革命工作,随着感情加深結合成夫妻。

1935年春,敵人大舉向閩東進攻,組織安排她離開閩東,到廣東白區治病。1937年,先後任中共湖北臨時省委婦委書記、湯池農村合作訓練班黨支部書記兼教員。

1938年10月,任荊門、當陽、遠安中心縣委書記。同年,閩東特委委員範式人向中共中央長江局發電報,稱曾志是“從閩東逃跑出來的”。延安整風時期,曾志因“閩東問題”受到1年零4個月監禁審查,最後沒有下結論,成為曆史懸案。她以堅強的黨性、寬闊的革命胸懷和堅強的革命意志,背着曆史包袱走過抗日戰争。

1939年12月,赴延安馬列學院學習。

1940年秋,任中央婦委秘書長。抗日戰争勝利後,先後任沈陽市委委員、鐵西區委書記、遼吉省委委員、遼吉一地委副書記、五地委副書記、沈陽市委常委、職工部部長、沈陽市工會、婦聯籌備處主任。

1949年5月後,先後任武漢市軍管會物質接管部副部長,中南國政委員會委員,中南局工業部副部長兼廣州電業局局長、黨委書記,廣州市委書記,廣東省委委員、常委、書記處修補書記等職。

1957年1月21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同意廣東省委經過兩年調查和審查後作出的正式結論:“曾志曆史清楚,政治上無問題”。

1966年5月,陶鑄調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常務書記,時任廣州市委副書記的曾志因病請假到北京療養。“文化大革命”開始後,陶鑄與江青反革命集團進行堅決鬥争。中央專案組對曾志所謂的“閩東問題”又進行長時間的“審查”。

1969年,在陶鑄最後一段艱難歲月中,曾志始終支持、照顧丈夫。陶鑄生前作《贈曾志》以示感激:“重上戰場我亦難,感君情厚逼雲端。無情白發催寒暑,蒙垢餘生抑苦酸。病馬也知嘶枥晚,枯萎更覺怯霜殘。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

1977年12月,曾志恢複工作,任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協助胡耀邦開展平反冤假錯案和考察培養經濟、科技戰線幹部和人才等重要工作。

1980年,她按照“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原則考察選拔200餘名優秀中青年高級幹部。

1982年9月,在中央十二大會議上,當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并任中顧委臨時黨委副書記。

1983年7月離休。同年10月,她重返革命舊地閩東,了解到閩東尚未擺脫貧困,且未定為老蘇區、老根據地時,向中央書面報告,1984年,問題得到解決。

1987年12回湖南郴州參加湘南起義60周年紀念活動。

1992年,曾志當選為中共十四大代表。1994年10月,回湖南宜章參加鄧中夏誕辰100周年紀念活動。

1998年6月21日21時39分,曾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人際關系

第一任丈夫夏明震

第二任丈夫蔡協民

第三任丈夫陶鑄

石來發(托撫養石禮保副連長故名,後改名蔡石紅)

陶斯亮(與陶鑄之女)。

人物轶事

巾帼英傑

凡看過央視熱播電視連續劇《延安頌》的人,一定不會忘記劇中這樣一組鏡頭:一位年輕漂亮、性格潑辣的紅軍女幹部,剛剛克服重重困難來到延安,就急着來拜見毛澤東主席,她來到毛主席住處時,毛主席正在院子裡擺弄爐子燒水,她望着毛主席的背影沒吱聲,笑眯眯地踮着腳,輕輕繞到毛主席背後,猛然拍了一下毛主席的肩膀,朗聲叫道:“老毛!”毛主席一回頭,立即驚喜異常,馬上拉住她的手問長問短……就這一聲“老毛”,足見這位年輕女同志與毛主席的關系非同一般。

這組鏡頭真實再現了當年的曆史畫面。那位敢于直呼毛主席“老毛”、讓毛主席視為親人的女幹部,就是15歲投身革命,參加了黨領導的衡陽暴動,接着跟随毛澤東舉紅旗上井岡,成為我黨革命鬥争早期為數不多的女幹部之一的曾志同志。

逝世慰問

曾志同志病重期間和逝世後,江澤民、李鵬、朱镕基、李瑞環、胡錦濤、尉健行、李岚清、丁關根、李長春、李鐵映、吳邦國、遲浩田、張萬年、羅幹、賈慶林、溫家寶、曾慶紅、吳儀、宋平、宋任窮、司馬義·艾買提、王兆國趙樸初、陳俊生、胡啟立、毛緻用和江華、肖克、習仲勳、葉飛、王鶴壽、陳慕華等同志,前往醫院看望或以不同方式向其家屬表示慰問。

根據曾志同志生前遺願,喪事從簡,不舉行送别活動。遺體已于6月26日在北京火化。

社會評價

曾志為黨和人民艱苦奮鬥了一生,将畢生精力無私地奉獻給了中國人民的革命和建設事業,她的高尚品德和優秀情操,赢得了廣大幹部群衆的尊敬和稱贊。

她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曆經各種艱難困苦,但對共産主義的信念始終如一,依然毫不動搖。土地革命戰争期間,她的第一任丈夫夏明震和第二任丈夫蔡協民先後為革命英勇犧牲,3個小孩或忍痛送人或為籌集黨的活動經費而被迫賣掉,為革命事業付出了巨大犧牲。

1935年春,因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她孤身一人輾轉在汕頭、衡陽、宜章、廣州、上海等地尋找組織關系,打雜做工,經過20個月的艱難尋覓才在上海與黨取得了聯系。

延安整風時,她被誣陷為“怕死鬼”受到審查,始終抱定實事求是的态度,不講一句假話,直到甄别平反。“文革”中丈夫陶鑄蒙冤被迫害緻死,她也遭到批判并被遣送到粵北農村勞動。面對這種常人不能忍受的的磨難,她以頑強的毅力挺了過來。

粉碎“四人幫”後,她擔任中央組織部副部長,積極投入撥亂反正的鬥争,為落實幹部政策和平反冤假錯案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她晚年對兒女坦露心迹:“隻要為了黨的利益和需要,我可以舍棄一切,包括生命。因為我不僅是一個女人,更是一名戰士”,“我對我選擇的信仰至死不渝,我對我走過的路無怨無悔”。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