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普學曆

大普學曆

文革時期對大學普通班學曆的稱呼
要說明的是工農兵學員在當時曆史背景下,年輕人中不是佼佼者,是沒有資格獲這稱呼的。他們的主體是老三屆、新三屆、是工礦、農村、部隊中的優秀者。那時進大學靠選拔,而非今天的高考,選拔标準:工作表現好,且有相對高的文化程度,外加地方考試成績。當然後來也包括個别開後門者。
    中文名:大普學曆 外文名: 發生地點: 主要人員: 是什麼:大學普通班 時期:文革期間 适用對象:工農兵學員

時期

在文革期間進入大學學習,大學在讀或者是大學畢業的,上面統一學曆為大普。

大普即大學普通班。在文革期間招收有1--2年制的進修班(相當于現在的大專) 和三年制的普通班(相當于現在的本科)。

對象

大普的适用對象是工農兵學員工農兵學員-是特殊年代的特殊稱呼,現在45歲以下的少有人知道它的内涵了。當時進大學的文化要求确實低于政治條件,在祖國山河一片紅的年代,政治挂帥,唯成分論不足為奇。個别出身有問題的,按“可以教育好子女”,也能獲得這個當時被人羨慕的稱呼,但比例絕對低于現在考博。

相關著作

王金昌的《大普學曆》是寫工農兵學員的。工農兵學員,對于今天的80後、90後們來說也許是一個陌生的詞語,但其中蘊含着相當豐富的曆史内容。n工農兵學員指的是文革期間執行的一種新的教育制度下的大學生,因為這種教育制度采取的是推薦制,通過行政部門從工農兵中推薦上大學的學員,所以這些大學生統稱為工農兵學員。我們還會想到一些文革特定時代的人物稱謂:紅衛兵、赤腳醫生、知識青年、五七幹校下放幹部,等等。文革結束了,這些人物稱謂随着一個時代的結束也終結了曆史使命,隻有在曆史叙述中才會用上這些人物稱謂。王金昌的《大普學曆》是以工農兵學員的視角來寫工農兵學員在文革前後的經曆。在我的印象裡,《大普學曆》第一次讓工農兵學員站到了舞台的中心區。n王金昌是以忠實于曆史真相的态度來寫這本書的。曆史叙述要麼是建立在“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曆史倫理觀的基礎上,要麼就反其道而行之,以颠覆的方式重寫曆史。王金昌的可貴之處就在于,他與這兩種狀況都沒關系,他的曆史叙述建立在他的曆史記憶的基礎之上。因此他不對故事情節做太大的虛構,不為了故事結構的完整性而犧牲曆史的真實性。他盡量保持生活原型的原生态,這也就帶來一個結構上的特點:多線索的并行獨立的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