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

而立

漢語詞彙
而立,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er li,指年至三十,學有成就。後來用“而立”指人30歲。
    中文名: 外文名: 适用領域: 所屬學科: 名稱:而立 拼音:ERLI 出處:論語·為政 釋義:年至三十,學有成就 近義詞:三十而立

釋義

而立: 指年至三十,學有成就。後來用“而立”指人三十歲。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裡的“立”指的是“立德、立言、立身”。

通俗解釋

通俗來講就是三十歲後就要有自己的學術體系了,有自己的威望了。

語出《論語·為政》“三十而立”。以後稱三十歲為“而立”之年。《聊齋志異-長清僧》:“友人或至其鄉,敬造之,見其人默然誠笃,年僅而立。”

這是孔子本人的人生寫照。這一過程,是一個人随着年齡的增長,思想境界逐漸提高的過程。就思想境界來講,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15-40歲是學習領會階段;50-60歲是安心立命階段,也就是不受環境左右的階段;70歲是主觀意識和做人的規則融合為一體的階段。孔子的人生曆程,道出了人要立志修煉才能完善自己的道理。我們從孔子的一生中可以領悟到:第一,人的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鍛煉,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地遵守道德規範,而不是勉強去做。這兩點對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代理

馮友蘭先生認為,而立應是能循禮而行,禮可以代表“義”,即克己去私。子曰:“不知禮,無以立也。”能立即能循禮而行。而立代表着人的行為已經不再隻為自身,而是為他人着想。

濟南方言,形容詞,非常出色的意思。如,昨天朋友的婚禮杠而立來! 

相關知識

而立是古代年齡稱謂。古人的年齡稱謂來源不一,大多根據不同年齡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襲前人所言而成為固定稱謂的。古代年齡稱謂,這是因為古代中國,并沒有使用數字來計算年齡,而是根據各個年齡段給予不同的稱謂,來區分年齡的。古人的年齡稱謂來源不一,大多根據不同年齡的生理特征而命名,年齡稱謂大多是記載在書籍之中,然後被沿用至今。現在常說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則來自于《論語·為政篇》的記載:“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距。”

三十而立——人在三十歲時就應該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與發展方向。 

四十不惑——人到了四十歲就沒有什麼可以顧慮、疑惑的了。(有一種沒有選擇和後退的心理) 

五十知命——五十歲就不得不認命了,已經無法抗拒了。 

六十花甲——六十在陰曆來算,已經天支地幹一個輪回了,要認老了。 

七十古稀——七十就已經是糟老頭了,人生快到頭了。

古代各年齡段的稱謂

1.赤子:初生的嬰兒。孔穎達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2.襁褓:亦作“襁保”、“強葆”,本意是指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如《後漢書·桓郁傳》:“昔成王幼小,越在襁保。”後借指未滿周歲的嬰兒。 

3.孩提:指二三歲的幼兒。《孟子·盡心上》:“孩提之童。”趙岐注:“孩提,二三歲之間,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亦作“孩抱”。 

4.龆龀:兒童換齒。《韓詩外傳》:“男八月生齒,八歲而龆齒;女七月生齒,七歲而龆齒。”即指七八歲的兒童。 

5.垂髫:指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古時童子未冠者頭發下垂,因此以“垂髫”指童年或兒童。陶潛《桃花源記》:“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6.幼學:十歲。《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鄭玄注:“名曰幼,時始可學也。”後因稱十歲為“幼學之年”。 

7.總角:指八九歲至十三歲的少年兒童。《禮記·内則》:“拂髦,總角。” 鄭玄注:“總角,收發結之。”後因稱童年時代為“總角”。 

8.豆蔻:本是植物名,代指十三四歲的少女。杜牧《贈别》詩:“娉娉袅袅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後因謂女子十三四歲為“豆蔻年華”。 

9.及笄:女子十五歲。《禮記·内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10.束發:男子十五歲。古代男孩成童時束發為髻,因以為成童的代稱。《大戴禮記·保傅》:“束發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 

11.破瓜: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字以紀年,謂十六歲。詩文中多用于女子。 

12. 弱冠:男子二十歲。《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故用以指男子二十歲左右的年齡。 

13.而立:三十歲。《論語·為政》:“三十而立。”後因稱三十歲為“而立”之年。 

14.不惑:四十歲。《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後用作四十歲的代稱。 

15.知命:五十歲。《論語·為政》:“五十而知天命。”意謂到五十歲才懂得天命。後人因以“知命”為五十歲的代稱。 

16.耳順:六十歲。《論語·為政》:“六十而耳順。”何晏集解引鄭玄曰:“耳聞其言,而知其微旨。”後以“耳順”為六十歲的代稱。 

17.古稀:七十歲。杜甫《曲江》:“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後因用“古稀”為七十歲的代稱。 

18.耋:七十至八十歲。毛傳:“耋,老也。八十曰耋。”《左傳·僖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加勞,賜一級,無下拜。” 

19.耄:八十至九十歲。《禮記·曲禮上》:“八十、九十曰耄。” 

20.期頤:一百歲。《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孫稀集解:“百年者飲食、居處、動作,無所不待于養。方氏悫曰:‘人生以百年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後因稱百歲為“期頤”。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