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在那兒

我不在那兒

2007年托德·海恩斯執導執導的電影
《我不在那兒》是由克裡斯蒂安貝爾、凱特布蘭切特等主演,托德海恩斯執導,韋恩斯坦國際影業公司發行的一部音樂傳記片。影片中分别有六位演員扮演鮑勃迪倫,演繹鮑勃在不同時代的生活故事和音樂經曆。該片獲得第64屆威尼斯電影評委會大獎,凱特布蘭切特憑借該片反串表演獲得最佳女演員獎。該電影已于2007年9月3日意大利上映。[1]
    主标題:傑克·羅林斯 副标題1: 演員 克裡斯蒂安·貝爾 副标題2: 副标題3:電影中兩個截然不同的時期飾演迪倫——迪倫主張音樂時期,以及歌手皈依宗教階段探索福音音樂,塑造了一位重新找到自己、傳遞福音的民謠偶像的形象。 主标題:裘德·奎恩Jude 副标題1: 演員 凱特·布蘭切特 副标題2: 副标題3:裘德·奎恩改變美國民謠,民謠轉型到電子搖滾,在1965年民謠音樂節上演奏搖滾風格的樂曲,遭到民謠樂迷的強烈反對,塑造了一位搖滾巨星。 主标題:Robbie Clark 副标題1: 演員 希斯·萊傑 副标題2: 副标題3:演員,在參演某影片時,他邂逅了法國女畫家,兩人一見鐘情,并喜結連理。但婚後的生活無法鎖住他自由的心。此後,他頻繁出入名流聚會,特立獨行與媒體對抗。 主标題:Arthur 副标題1: 演員 本·威士肖 副标題2: 副标題3:十九世紀的法國現代詩人,迪倫十分癡迷他,并在其作品中體現。該角色塑造了癡迷于19世紀法國詩人蘭波的一個風流倜傥的創作歌手迪倫。 主标題:Billy the Kid 副标題1: 演員 理查·基爾 副标題2: 副标題3:美國曆史上的傳奇罪犯之一,他有一種“西方嬉皮士”的味道,象征了迪倫從公衆眼中消失的那段時期。 主标題:伍迪(Woody Guthrie) 副标題1: 演員馬庫斯·卡爾·弗蘭克林 副标題2: 副标題3:十一歲的鮑勃·迪倫,因為失去父母而整日酗酒,醒來時發現陷入了賭局,成為中國老闆手下的歌手,後四處流浪。 中文名:我不在那兒 外文名:Im not there 其他譯名:自由馳騁、我不在、我不在那裡 類型:音樂 出品公司: 制片地區: 拍攝地點: 發行公司:BIM Distribuzione 導演:托德·海恩斯 編劇: 制片人: 主演:克裡斯蒂安·貝爾、凱特·布蘭切特 片長:135 票房: 對白語言:英語 色彩: 電影分級:美國R級 imdb編碼: 主要獎項: 在線播放平台:

劇情簡介

在這部關于鮑勃迪倫生平的傳記電影中,将分别由六位演員扮演鮑勃迪倫,分别演繹鮑勃在不同時代的生活故事和音樂經曆。該片講述了鮑勃迪倫早期作為民謠歌手艱苦奮鬥的生活,和1960年代初成形的美國民歌界的英雄和知識分子,具有争議的搖滾轉型、摩托車意外事故還有後來從公衆視線裡銷聲匿迹的隐退,近年來工作重心不放在錄制唱片而是舉行巡回演唱會上,如名為“永不停止的巡演”(The Never Ending Tour)等等。

在一本由英國作家霍華德蘇尼斯撰寫的鮑勃迪倫非官方自傳中,大部分是關于迪倫的童年時代和家庭生活。書中為我們進一步了解他的作品提供了更多信息,特别是與他的妻子蘇拉(夏洛特甘斯布飾)。除此之外,霍華德蘇尼斯還爆料了這位老牌搖滾歌手的一件秘密绯聞,他與自己的一位伴唱歌手從1986年開始有了一段不為人知的婚姻。每一段故事都表現了迪倫活潑善變的性格特征中的一個方面,影片也采取不同的方式來拍攝每個故事,分别用不同的主題與之相匹配:Woody (馬庫斯卡爾富蘭克林飾)一個11歲的黑皮膚男孩,總是在奔跑中;Robbie(本威士肖飾)一個風流倜傥的創作歌手,總是在路上;Jude (凱特布蘭切特飾)年輕的雌雄同體的搖滾巨星;John/Jack (克裡斯汀貝爾飾)一位重新找到自己、傳遞福音的民謠偶像;Billy (理查基爾飾)大名鼎鼎的不法之徒,一個活着的奇迹但正在漸漸老去。

主創團隊

演員

飾演

克裡斯蒂安貝爾 

Jack Rollins / pastor John

凱特布蘭切特 

Jude Quinn

希斯萊傑 

Robbie Clark

本威士肖 

Arthur Rimbaud-蘭波

理查基爾 

Billy the Kid

馬庫斯卡爾弗蘭克林 

Woody Guthrie

克裡斯克裡斯托佛森 

Narrator (voice)

拉裡戴 

Government Agent

朱麗安摩爾 

Alice Fabian

裡奇海文思 

Old Man ArVIn

Don Francks 

Hobo Joe

Roc LaFortune 

Hobo Moe

皮特弗雷德曼 

Morris Bernstein / Barker

演員表

導演

托德海恩斯

副導演(助理)

Fabrice Barrilliet、Anabelle Berkani

編劇

托德海因斯Todd Haynes、奧倫穆弗門Oren Moverman

攝影

愛德華拉奇曼Edward Lachman

剪輯

Jay Rabinowitz

選角導演

Laura Rosenthal

藝術指導

Judy Becker

美術設計

Pierre Perrault

服裝設計

約翰A杜恩 John A. Dunn

視覺特效

Louis Morin

布景師

Ann Smart - (decorator)、Louise Tremblay

職員表

以上參考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以上參考資料來源

音樂原聲

音樂曲目

I'm Not There

Can't Leave Her Behind

All Along the Watchtower

Ring Them Bells

Goin' to Acapulco

Just Like a Woman

Tombstone Blues

Mama, You've Been on My Mind/A Fraction of Last Thoughts on Woody Guthr

Ballad of a Thin Man

I Wanna Be Your Lover

Stuck Inside of Mobile with the Memphis Blues Again

You Ain't Goin' Nowhere

Pressing On

Can You Please Crawl out Your Window?

Fouth Time Around

Just Like Tom Thumb's Blues

Dark Eyes

Wicked Messenger

Highway 61 Revisited

Cold Irons Bound

One More Cup of Coffee

Times They Are a Changin'

Lonesome Death of Hattie Carroll

Maggie's Farm

Billy, Pt. 1

When the Ship Comes In

Simple Twist of Fate

Moonshiner

Man in the Long Black Coat

I Dreamed I Saw St. Augustine

Señor (Tales of Yankee Power)

Knockin' on Heaven's Door

As I Went out One Morning

I'm Not There

獲獎記錄

獎項

類型

獲獎結果

第28屆(2008年)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女配角

凱特布蘭切特

提名

第64屆(2007年)威尼斯電影節

評審團特别獎

托德海因斯

獲獎

沃爾皮杯-最佳女演員

凱特布蘭切特

獲獎

電影未來獎-最佳電影

托德海因斯

獲獎

金獅獎

托德海因斯

提名

第65屆(2008年)美國金球獎

最佳女配角

凱特布蘭切特

獲獎

第61屆(2008年)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最佳女配角

凱特布蘭切特

提名

制作發行

制作公司

1.   Killer Films 美國

2.   John Wells Productions 美國

3.   John Goldwyn Productions

4.   最後階段娛樂公司 美國

5.   Film & Entertainment VIP Medienfonds 4 GmbH & Co. KG (I)

6.   Grey Water Park Productions 美國

7.   Rising Star 美國

8.   Wells Productions

9.   Dreamachine

發行公司

1.   韋恩斯坦國際影業公司 美國

2.   BIM Distribuzione 意大利

3.   A-Film Distribution 荷蘭

4.   Pachamama Cine

5.   Palace Pictures 捷克

6.   Paramount Pictures

7.   Tobis Film GmbH & Co. KG 德國

8.   A-Film Home Entertainment 荷蘭

9.   Barbar Film 土耳其

10.   CatchPlay

11.   Discovery Film & Video Distribution

12.   Europa Filmes 巴西

13.   Granite Rock Films

14.   Prorom Media-Trade 德國

15.   Scanbox Finland 芬蘭

16.   Giangiacomo Feltrinelli Editore

17.   Front Row Filmed Entertainment

18.   Acme Film

19.   Kitokio kino klubas

20.   Dreamachine

幕後花絮

鮑勃迪倫1941年5月24日生于美國明尼蘇達州德盧斯城,不管對一個健康的66歲男人進行人生回顧是否合适,鮑勃迪倫現在已經成為熱衷于傳記題材導演的目标。幾年前,馬丁斯科塞斯就曾經用4個小時的真實史料制作的記錄片《家園迷途》(No Direction Home: Bob Dylan,2005)編寫了鮑勃•迪倫的一生。

在影片最後播放的結束曲是音速青年樂隊(Sonic Youth)翻唱的迪倫經典老歌“我不在那兒”I’m Not There,出自鮑勃迪倫地下唱片系列之一。

《我不在那兒》還未正式上映之前,就有一小段電影膠片在網絡上洩漏出去,正是凱特布蘭切特飾演鮑勃迪倫在路上遇見詩人愛倫金斯堡的幾分鐘畫面。

2007年7月26日,第64屆威尼斯電影節主辦方公布了參加競賽單元的22部各國影片名單,美國導演托德海因斯執導的關于詩人歌手、民謠搖滾大師鮑勃迪倫生平和音樂的影片《我不在那裡》名列其中。

這部電影原來的片名是“我不在那兒,一部關于迪倫諸多猜想的電影”。

《我不在那兒》的電影原聲請來了超過30位歌手和音樂人來制作鮑勃迪倫新版本的音樂。電影原聲唱片預計在今年十一月21日發行,并不是所有的原聲最終都能用在影片當中,正因為如此制片方希望還能從中再增加兩張原聲帶的唱片。

同性戀者托德海因斯以往的電影作品中還有幾部直接涉及同性戀題材,其中包括獲四項奧斯卡提名的《遠離天堂》(Far from Heaven,2002年)、獲柏林電影節同性戀題材單元泰迪熊獎的《毒藥》(Poison,1991年)、獲戛納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獎的《天鵝絨金礦》(Velvet Goldmine,1998年)等。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意大利

2007年9月3日

加拿大

2007年9月12日

英國

2007年9月27日

巴西

2007年9月29日

希臘

2007年9月

美國

2007年10月4日

墨西哥

2007年10月11日

奧地利

2007年10月24日

克羅地亞

2007年10月27日

巴西

2007年10月30日

挪威

2007年11月19日

丹麥

2007年11月23日

中國台灣

2007年11月25日

加拿大

2007年11月28日

法國

2007年12月5日

芬蘭

2007年12月14日

比利時

2007年12月19日

英國

2007年12月21日

澳大利亞

2007年12月26日

以色列

2008年1月3日

冰島

2008年1月4日

挪威

2008年1月18日

瑞典

2008年1月29日

奧地利

2008年2月1日

希臘

2008年2月7日

葡萄牙

2008年2月7日

瑞典

2008年2月8日

德國

2008年2月18日

德國

2008年2月28日

荷蘭

2008年3月13日

巴西

2008年3月21日

英國

2008年4月1日

土耳其

2008年4月5日

墨西哥

2008年4月11日

阿根廷

2008年4月17日

日本

2008年4月26日

希臘

2008年4月30日

新西蘭

2008年5月8日

土耳其

2008年5月16日

韓國

2008年5月29日

愛沙尼亞

2008年5月30日

羅馬尼亞

2008年6月2日

巴西

2008年6月17日

阿根廷

2008年6月19日

俄羅斯

2008年6月25日

匈牙利

2008年6月26日

捷克

2008年7月5日

斯洛文尼亞

2008年7月10日

科威特

2008年8月14日

俄羅斯

2008年8月28日

捷克

2008年11月17日

印度尼西亞

2008年12月5日

幕後制作

電影的名稱來源于鮑勃·迪倫的一首并不算出名的情歌,出自《地下室磁帶》,這是一張極具試驗性的私自出版專輯,發行于1960年代末期。大意是他打算離開他愛的姑娘獨自上路。根據托德·海因斯的介紹,這首歌曲也出現在電影中,由音速青年樂團演唱。海因斯在評價迪倫的原專輯時表示,他有一張不太完美的唱片,感覺非常原始自然,但它依舊又是華美的。這是一首傷感、像謎一樣神秘的歌曲,在他演唱的時候完全沉浸在歌詞的氛圍之中。甚至在他的有些歌詞中是不太連貫的,這更增加了整件作品悲劇性的神秘色彩。

影片評價

六人相片的切換鏡頭在片首片末均有出現,就像在玩魔方,給你顯露每一個側面;也像在彈吉他,給你奏響每一根琴弦。正是這樣的表述可以近乎做到面面俱到,也正是這樣的風格,才可以如此傳神,沒有照本宣科,隻有随心所欲,托德·海因斯擰動了魔方,呈現出的是鮑勃·迪倫萬花筒般的人生。(狼灰評)

作為一部傳記影片,這部電影最奇怪的地方就在這裡,托德.海因斯用六個不同的演員來所造六個不同的迪倫。這種手法香港導演杜琪峰在《神探》裡也用過,但他強調的似乎是人格分裂,杜琪峰要借劉青雲的神探之眼,找到藏在人們心中的一隻隻“鬼”,托德.海因斯在此卻試圖用這種方法畫出一位偉大的民謠詩人的心路曆程和人生軌迹。(柏拉不圖1001858評)

凱特一直都有模有樣地學着迪倫,那相似度令人驚歎。可是當她坐在車裡,摘下墨鏡,無法再用身體模拟,隻有這張臉時,她畢竟隻是凱特。那是在影片的結尾,迪倫說着音樂的意義,它是信仰,它是保姆,它令人不再迷茫。最後,她頑皮地看着鏡頭,意味深長的眼神,那是一個女人,在飾演了一個男性之後的嘲弄,好像在說,瞧,這就是迪倫,其實這也是我。完美的一個收尾。與角色靈肉合一,但不妨也給它加個小小的調皮的韻腳。在現實與靈界自由穿梭,那就是演員這個工作的令人着迷之處。這個迪倫是迪倫的,也是凱特的。 (wlhui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