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

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

中共江蘇省委領導下的人民團體
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JSAST),簡稱江蘇省科協,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CAST)的地方組織,是中共江蘇省委領導下的人民團體,是江蘇省科技工作者的群衆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系科學技術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是推動科學技術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江蘇省科協的前身是“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江蘇分會”(簡稱江蘇科聯)和“江蘇省科學技術普及協會”(簡稱江蘇科普)。1959年9月,江蘇科聯和江蘇科普合并成立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1]現發展成為擁有和聯系着146個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工程技術及其相關學科組建的省級學會、協會、研究會,86個高等院校科協、13個設區市科協、96個縣(市、區)科協,2935個企業科協。截止2017年底,江蘇省科協所屬省級學會擁有個人會員48.51萬名、團體會員10554個;企業科協擁有個人會員12.7萬名,荟萃了全省理、工、農、醫及交叉學科中優秀科技專家、學者和工作在科研、開發、生産第一線的廣大科技工作者。
    中文名: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 外文名: 别名: 隸屬: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地位:江蘇省科技工作者的群衆組織 類型:科學技術協會

發展曆程

江蘇省科學技術團體具有悠久的曆史和愛國進步的光榮傳統。一百多年前,在列強入侵、山河破碎的清朝末年,在一些革命先行者的鼓動和組織下,江蘇地區掀起了一股興辦自然科學學會的熱潮。1895年7月成立的上海算學會是江蘇地區最早的科技團體,也是我國近代最早的科技團體之一。此後,又先後出現了蘇州蘇學會、江甯測量學會等30多個學會。辛亥革命後,集會講學的風氣不斷發展,“五四”運動又推動了科學與民主思潮在我國的傳播,“科學救國”的思想風行一時。

從辛亥革命到新中國建立之前,由于一大批在海内外有着廣泛影響的科學家、社會活動家雲集南京,江蘇地區先後建立了160多個科學技術團體,其中有一些科學技術團體在全國影響較大,如中國科學社、中國科學工作者協會等,标志着真正意義上的現代科技團體在我國興起,為我國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和人才培養作出了開創性貢獻。然而,由于政治腐敗、社會黑暗,這些團體大多沒有得到健康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科學技術事業得到了空前發展,科技團體也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1949年,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會議籌備委員會南京區分會成立。1951年1月和1953年4月又先後成立了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南京分會籌委會和江蘇省科學技術普及協會籌委會。

1955年3月,南京科聯、江蘇科普舉行第一次代表大會,選舉産生了領導機構,标志着南京科聯(1957年1月更名為江蘇科聯)、江蘇科普正式成立。從此,在江蘇省科技團體史上誕生了兩個在黨領導下的新型科技群衆團體,開始了江蘇社會主義科技群團發展的新篇章。

1958年9月召開的科聯、科普全國代表大會決定,“全國科聯”和“全國科普”合并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協會”(簡稱“中國科協”)。1959年9月2日,“江蘇科聯”、“江蘇科普”聯合召開三次全委擴大會議。

根據中國科協“一大”精神,會議決定:省科聯與省科普合并,成立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并把這次會議作為江蘇省科協第一次代表大會。江蘇省科協的成立,标志着全省各方面科技工作者的廣泛團結,使他們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的熱情空前高漲。然而,由于“左傾”思想的束縛,廣大科技人員和科協組織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特别是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使科協工作和科技工作者遭到嚴重摧殘,全省科協工作被迫中斷達12年之久。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和國家把科技進步擺上了越來越突出的戰略位置,廣大科技工作者迎來了科學的春天,我省科協工作也進入了健康、穩定發展的新時期。1978年2月,中共江蘇省委恢複了省科協組織。

1981年4月,省科協召開了具有曆史意義的第二次代表大會。大會制訂了《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章程》,第一次系統地明确了江蘇省科協組織的性質、宗旨和任務;此後,省科協又分别召開了第3—7次代表大會,選舉産生了新的領導機構,團結帶領全省科技工作者,圍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中心獻計獻策、出力流汗,為江蘇人民的今天和明天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科協主要任務

n

n一、開展學術交流,活躍學術思想,促進學術繁榮與學科發展,促進學科間的聯系滲透,促進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交叉融合,推動自主創新。n

n二、組織科學技術工作者為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全面提升區域創新能力作貢獻。n

n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和《江蘇省科學技術普及條例》,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推廣先進技術。開展青少年科學技術教育活動,提高全民科學素質。n

n四、反映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建議、意見和訴求,維護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合法權益。n

n五、發揮科學共同體引領作用,促進科技類社團組織發展。n

n六、推動建立和完善科學研究誠信監督機制,促進科學道德建設和學風建設,捍衛科學尊嚴。n

n七、組織科學技術工作者參與科學技術發展規劃、政策法規制定和有關事務的政治協商、科學決策、民主監督工作。n

n八、表彰獎勵和宣傳優秀科學技術工作者,舉薦科學技術人才。n

n九、開展科學論證、咨詢服務,提出政策建議,促進科學技術成果的轉化;圍繞服務改革需要,承接科技評估、工程技術領域職業資格認定、技術标準研制、政府科技獎勵推薦等科技類公共服務職能。nn

十、開展民間國際科技交流活動,促進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發展同國外科學技術團體和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友好交往。nn

十一、開展繼續教育和培訓工作。nn

十二、興辦符合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宗旨的社會公益性事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