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四姐妹

張氏四姐妹

蘇州樂益女子中學校長張冀牗的四個女兒

張氏四姐妹,也稱張氏四蘭,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蘇州樂益女子中學校長張冀牗的四個女兒。張氏原籍安徽合肥,家居蘇州。因酷愛昆曲,特請家庭曲師為子女們拍曲,而最有成就的是四個女兒(子張定和亦擅曲)。其中大姐張元和,即與小生名角顧傳玠戀愛而結為伉俪(現旅居美國);二姐張允和,是著名語言文字學家周有光的夫人;三姐張兆和,是著名作家沈從文的夫人;四姐張充和(小妹),是美國耶魯大學著名漢學家傅漢思教授的夫人。姐妹四人情系昆壇,畢生為昆曲事業而奔走,不遺餘力。[1]

    中文名:張氏四姐妹 外文名: 别名: 民族: 籍貫:安徽合肥 畢業院校: 職業: 主要成就: 又稱:張氏四蘭 時期:二十世紀二十年代 原籍:安徽合肥 事業貢獻:昆曲 具體人物: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張充和

簡介

民國“張家四姐妹”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張充和,并稱為“張氏四蘭”,是至今仍備受推崇的合肥名媛。姐妹四人各自書寫了精彩的人生,而種種精彩又彙聚成一首動聽的歌至今萦繞在敬她們、愛她們的人們心中。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評價的:“九如巷張家的四個才女,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

人物經曆

系出名門

“張家四姐妹”的曾祖父是淮軍将領張樹聲。曾任徐海兵備道、直隸按察使、山西布政使、江蘇巡撫兼署兩江總督、貴州巡撫、廣西巡撫、漕運總督、兩廣總督、署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是合肥中最為顯赫的人物。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1月9日廬州軍政分府成立,當“革命”将要革到自己頭上,四姐妹的父親張吉友舉家悄然出走。輾轉到蘇州、到北京。離開合肥時,張吉友和妻子陸英的三個女兒隻有5歲、3歲和2歲,分别是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後來又生了一個女兒張充和。

張元和

張元和1907年11月26日出生,一直由祖母帶大,張元和十歲時與家人遷居蘇州,後來結識了著名昆曲表演藝術家顧傳玠,二人遂結為夫婦。1949年夫婦雙雙去往台灣。1965年,顧傳玠因肝病逝世,1972年張元和移居美國。晚年的張元和與女兒女婿生活在美國紐約,半個多世紀以來她雖身處異鄉,仍忘不了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她在國外創辦曲社,緻力于弘揚昆曲,繼續培養昆曲人才,并常與曲友一起登台義演,他們的曲社經常受到美國各大學的邀請,深受歡迎。在80多歲的高齡時還客串出演了電影《喜福會》。2003年9月27日病逝于美國,享年96歲。

性格

她是四姐妹中的蘭花,孤高淡雅,幽然飄香。她從不袒露自己的感情,除了丈夫和兒子,對别人也沒有太多的感情。

張允和

張允和1909年7月25日出生,著名的“張家四姐妹”(“合肥四姊妹”)中的“二姐”,中國語言文字專家、漢語拼音的締造者之一周有光先生的夫人。張允和畢業于上海光華大學曆史系,曾為高中曆史老師、人民教育出版社曆史教材編輯,1952年“打老虎”運動後離職。1956~1964年任北京昆曲研習社聯絡小組組長,工作屬義務性質,故允和自稱“家庭婦女”。晚年緻力于寫作,著有《最後的閨秀》、《昆曲日記》等書,并續辦家庭刊物《水》雜志。2002年8月14日,張允和安然去世,享年93歲。

性格

二姐允和性格頗似關公,個性剛烈。她是四姐妹中的杜鵑花,熱烈洋溢,激情奔放。當年輕的周有光膽怯地說:“我很窮,怕不能給你幸福”時,允合回來一封十頁的長信,堅定地告訴他:“幸福是要自己去創造的。”她是兄弟姊妹中結婚最早的,她和周有光情深意笃,長相厮守,攜手走過了幸福而漫長的人生。 在張家姊妹中,允和是最頑皮的,人送外号“皮大王”。她性格開朗活潑,腿勤、手急、眼快、話多。

張兆和

張兆和,1910年9月15日出生,現代作家。沈從文先生的妻子。1932年畢業于中國公學大學部外語系。畢業後任中學教師,1949年就讀于華北大學二部。1941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說集《湖畔》、《從文家書》等。曾任北京師範大學附中、師大二附中教師和《人民文學》編輯。2003年2月16日去逝。

婚煙

1929年,沈從文受胡适之邀,到上海中國公學主講現代文學。其間,他愛上了18歲的女學生張兆和。不善言辭的沈從文開始給張兆和寫情書,一共寫了數百封,張兆和一直不予理睬。及至校園内傳得沸沸揚揚,張兆和便攜著一大包情書去向校長胡适求助,希望他出面勸阻沈從文,胡校長答:他非常頑固地愛你。兆和馬上回他一句:我很頑固地不愛他。胡适說:我也是安徽人,我跟你爸爸說說,做個媒。兆和連忙說:不要去講,這個老師好像不應該這樣。

沈從文寫給當時中國公學的“校花”張兆和不少情書,其中有一段“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隻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成為文壇佳話。1933年9月9日,張兆和與沈從文在當時的北平中央公園宣布結婚,但并沒有舉行任何儀式。新居是北平西城達子營的一個小院子。婚後幸福的生活,使得沈從文的優秀作品大量出爐。沈從文的書信中還有這樣一句話:“我不僅愛你的靈魂,我也要你的肉體” 。

她和沈從文的愛情故事許久以來一直為人所津津樂道。然而,迥異的出身,不同的經曆,使得他們在很長一段時間内難以找到情感的契合點。婚後的兆和,生活上說不出快樂或不快樂,她常常失望。

1995年,沈從文去世後,張兆和這樣寫道:“從文同我相處,這一生,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後來逐漸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壓,是在編選他遺稿的現在。”……太晚了!為什麼在他有生之年,不能發掘他,理解他,從各方面去幫助他,反而有那麼多矛盾得不到解決!悔之晚矣!”

性格

兆和隐忍善良,是四姐妹中的梅花,她暗香清逸,氣韻蘊籍。

張充和

張充和1914年5月17日出生上海,9歲時,師從朱谟欽,學古文、書法。1934年,入讀北京大學中文系。1930年代起,活躍于文壇,曾于報刊發表詩歌、散文、小說。抗戰爆發,前往重慶,供職教育部音樂委員會,從事古典音樂和昆曲曲譜研究,師從書法家沈尹默。勝利後,在北京大學教授昆曲及書法。嫁“老實、靠得住”的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并赴美定居,在美國加州大學圖書館工作。1962年傅漢思受耶魯大學東亞系聘為教授,張充和則于同校美術學院講授中國書法,1985年退休。

2015年6月17日下午一時,民國閨秀、“最後的才女”張充和在美國去世,享年102歲。合肥四姐妹成為絕響。

性格

充和才華橫溢,是四姐妹中的菊花。她甯靜從容,馨香緻遠。她從小熟讀詩書,長于昆曲,通音律,能度曲,工詩詞。

昆曲貢獻

提及姐妹四人,很多評價都集中在昆曲上,比如有人便稱“姐妹四人情系昆壇,畢生為昆曲事業而奔走,不遺餘力”。那麼,姐妹四人緣何都對昆曲情有獨鐘呢?

四姐妹的母親陸英是個戲迷,元和和妹妹耳濡目染漸漸也成了小戲迷,常在家中自娛自樂。父親見孩子們喜歡戲劇,便特意請來了當時在全福班唱旦角的尤彩雲教她們唱昆曲練身段,從此張家姐妹便與昆曲結下了不解之緣。”昆曲不僅豐富了張元和少女時代的學習生活,而且還貫穿了她的戀愛婚姻和一輩子的生活。而張允和和張充和則分别被稱為著名昆曲研究家、昆曲藝術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