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防禦機制

心理防禦機制

心理學術語
心理防禦機制是指個體面臨挫折或沖突的緊張情境時,在其内部心理活動中具有的自覺或不自覺地解脫煩惱,減輕内心不安,以恢複心理平衡與穩定的一種适應性傾向。[1]
    中文名:心理防禦機制 外文名: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 定義: 提出者:弗洛伊德 類 型:十六種 意 義:激發主體的主觀能動性 屬 性:心理學名詞

定義

自我受到超我、本我和外部世界三方面的脅迫,如果它難以承受其壓力,則會産生焦慮反應。然而焦慮的産生,促使自我發展了一種機能,即用一定方式調解沖突,緩和三種危險對自身的威脅。既要使現實能夠允許,又要使超我能夠接受,也要使本我有滿足感,這樣一種機能就是心理防禦機制。

可以把防衛機制的類型分為十六種,屬五大類。

概述

個體在生活中習得的某些應付挫折的反應方式,其目的在于減輕心理矛盾,消除焦慮,更好地适應環境。

S.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最早提出防禦機制的概念。他認為這是一種無意識的心理反應,用以防止為社會規範所限制的不能接受或不能直接表達的本能沖動,并使“自我”與“超我”和外界現實協調起來。精神分析學派認為,人的精神生活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組成的人格結構的功能産生的。

“本我”是本能沖動的根源,它受“自我”和“超我”的控制。“超我”代表社會道德标準,限制本能沖動的出現。“自我”在本能沖動、社會對本能沖動的限制以及現實需求三者之間起中介作用。這些力量之間的協調,由“自我”完成。1894年,弗洛伊德在《防禦神經精神病》一書中指出,最普遍的無意識心理反應是壓抑作用。當一個人的某種觀念、情感或沖動不能被意識接受時,就被壓抑到無意識之中,以便使這個人不再因這些内容而産生心理矛盾。

弗洛伊德認為壓抑作用可以說明許多心理防禦機制。1926年他在《焦慮問題》一書中又提出,除了壓抑作用外,還有必要闡明某些防禦機制,并認為這些機制的主要功能是處理一般由性沖動或攻擊沖動所産生的焦慮和罪惡感。精神分析學派認為,神經症的發病機制或主要症狀是某種防禦機制的結果,通過這些機制把不能被社會所接受的觀念、情感或沖動從意識中排除出去,或轉變為精神症狀。雖然大多數心理學家不同意用某些心理防禦機制來解釋心理現象,但也承認有些心理防禦反應是普遍存在的,它們在解決心理矛盾或緩解精神緊張中起一定作用

性質分類

心理防禦機制按其性質可分為:①建設性防禦機制(如升華作用);②攻擊性防禦機制(如移位作用);③逃避性防禦機制(如壓抑和倒退);④替代性防禦機制(如補償作用);⑤掩飾性或僞裝性防禦機制(如文飾作用和深思熟慮)。

重要性

①投射作用,即把自己不能承認的觀念、情感或沖動投射給别人或歸因于外界事物的作用。

②升華作用,即把被壓抑的無意識沖動,通過某種途徑或方式轉變為人們可接受的或為社會所贊許的活動。例如,有強烈攻擊性沖動的人會通過施行手術或指揮戰鬥,把這種沖動發洩出來,從而使自已成為有用外科醫師或軍事指揮官。

③文飾作用,指一個人為掩飾易被他人取笑的行為去尋找理由為自已辯護;或巧妙地證明事實上他不能忍受的感情和行為是他所能忍受的。例如,學生考試不及格時就說教師評分不公或試題太偏等。

④倒退作用,指一個人采取倒退到童年的或低于現實水平的行為來取得别人的同情和關懷,從而逃避緊張或不滿的情境。例如,運動員在遇到自己力所不及的困難訓練時,就産生頭痛、手足麻木等症狀。

⑤移位作用,指在一種情境下是危險的情感或行動轉移到另一個較為安全的情境下釋放出來。例如,對上級的憤怒和不滿情緒,在家中對親人發洩出來。

⑥反向作用,指一個人采取的行為引起焦慮和罪惡感的沖動相對立。例如,對丈夫前妻留下的孩子懷有敵意的繼母,往往特别溺愛孩子,企圖證明她沒有敵視孩子;再如,過分熱情或自我吹噓的行為是對被壓抑在無意識中的那種不好與人交往或自卑的強烈沖動的一種反應。

⑦消極作用,或稱“解脫”,指把某種難以接受的或已經發生過且無法挽回的事件象征性地或重複地以相反形式做出來,借以解除内心不安和焦慮。強迫性神經症的強迫計數或某種儀式動作即是一種解脫焦慮的表現。

⑧脫離作用,指把一種不能為意識接受的沖動、觀念或動作部分地從其原來的感覺和記憶中脫離出來,以便消除與原來意識境界有關的緊張情緒。例如,人死了,不說“死”這個字,而用“長眠”這類易于被感覺接受的詞來代替。

⑨深思熟慮,指個人以理智的态度,或考慮一些極抽象的事去應付情緒性情境,也就是說,用推理來抵禦面前面臨的矛盾以及由它引起的緊張情緒。例如,某人喪母時用“生死是自然現象”、“人都是要死的”等大道理來擺脫自己的悲痛心情。

⑩補償作用,指個人因心身某個方面有缺陷不能達到某種目标時,有意識地采取其他能夠獲取成功的活動來代償某種能力缺陷而彌補因失敗造成的自卑感。補償作用是以一種活動代替另一種活動,類似“替代作用”。例如,某女子因身體發育有缺陷而努力學習,以卓越成績赢得别人的尊崇。

逃避機制

概述

這是一種消極性的防衛,以逃避性和消極性的方法去減輕自己在挫折或沖突時感受的痛苦。這就像鴕鳥把頭埋在沙堆裡,當作看不見一樣。這類防衛機制有以下四種形式:

壓抑(repression)

壓抑是各種防衛機制中最基本的方法。此機制是指個體将一些自我所不能接受或具有威脅性、痛苦的經驗及沖動,在不知不覺中從個體的意識中排除抑制到潛意識裡去作用。是一種:“動機性的遺忘”(motivated forgetting),個體在面對不愉快的情緒時,不知不覺有目的地遺忘(purposeful forgetting),與因時間久而自然忘卻(natural forgetting)的情形不一樣。

壓抑作用,表面上看起來已把事情忘記了,而事實上它仍然在潛意識中,在某些時候影響行為,以緻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做出一些自己也不明白的事情。當然不是每一次的壓抑都會導緻失去記憶,隻有個人主觀認定極端可怕的經曆,才會導緻失去記憶。精神分析學派主張将潛意識意識化,以了解影響行為的因素。不過有些事情還是“忘記了最好”。若一定要找回那“失去的記憶”,通常也會找回那“失去的哀傷”。

否定(denial)

否定是一種比較原始而簡單的防衛機制,其方法是借着扭曲個體在創傷情境下的想法、情感及感覺來逃避心理上的痛苦,或将不愉快的事件“否定”,當作它根本沒有發生,來獲取心理上暫時的安慰。“否定”與“壓抑”極為相似。唯“否定”不是有目地的忘卻,而是把不愉快的事情加以“否定”。

許多人面對絕症,或親人的死亡,就常會本能地說“這不是真的”,用“否定”來逃避巨大的傷痛。其他如“眼不見為淨”、“掩耳盜鈴”,都是否定作用的表現。

心理學家Lazarus在對即将動手術的病人所作的研究中發現,使用否認并堅持一些錯覺的人,會比那些堅持知道手術一切實情,精确估算愈後情形的人複原的好。因此,Lazarus認為“否認”(拒絕面對現實)和錯覺(對現象有錯誤的信念)對某些人在某些情況下是有益健康的。但Lazarus也指出,否認與錯覺并不是适用于每一種情況(例如,有些婦女拒絕承認她們的乳房有硬塊,可能是癌症的預兆而太遲去就醫)。不過在無能為力的情況時,否認與錯覺仍不失為有效的适應方式。

退化(regression)

退回是指個體在遭遇到挫折時,表現出其年齡所不應有之幼稚行為反應。是一種反成熟的倒退現象。例如,已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兒童,因母親生了弟妹或家中突遭變故,而表現出尿床、吸吮拇指、好哭、極端依賴等嬰幼兒時期的行為。

根據勒溫等人的研究,認為二至五歲的兒童遭遇挫折而表現退回行為(regressive behavior),平均要比實際年齡倒退一年或一年半。退回行為不僅見于小孩,有時也發生于成人。但如常常“退化”,使用較原始而幼稚的方法來應付困難,而已利用自己的退化行為來争取别人的同情與照顧,用以避免面對現實的問題與痛苦,其退化就不僅是一種現象,而是一種心理症狀了。

潛抑

在佛洛伊德精神分析中描述為心理防禦機制的一種表現,是指個體把意識中對立的或不能接受的沖動、欲望、想法、情感或痛苦經曆,不知不覺地壓制到潛意識中去,以至于當事人不能察覺或回憶,以避免痛苦。

比如“俄狄浦斯情結”、偷窺沖動等與意識層面(包括社會道德等約束和信條)決然沖突的心理力量,不被意識接受無法進入意識層面活動,但他們仍然在潛意識層面有力活躍着,隻不過是已經不能被意識覺察而已。

自騙機制

概述

此類防衛機制含有自欺欺人的成分,也是一種消極性的行為反應。它含有反向作用,走向另一極端,邪派的會扮成極正派的,去瞞過自己和别人。合理化作用的,總會為自己找出些理由來自辯。抵消作用的,同合理化作用相似,但不單獨用理論來自衛,而是加上具體的運用。隔離、理想化及分裂等作用也是運用技巧的方法來欺騙自己或别人。以上六種,也是人們常運用的防衛方法。

反向(reaction formation)

當個體的欲望和動機,不為自己的意識或社會所接受時,唯恐自己會做出,乃将其壓抑至潛意識,并再以相反的行為表現在外顯行為上稱為反向。換言之,使用反向者,其所表現的外在行為,與其内在的動機是成反比的。在性質上,反向行為也是一種壓抑過程。通常使用“反向”者,本身對于自己在使用此機制一無所知,而非“口蜜腹劍”、“笑裡藏刀”,或“假仙”刻意而為。

反向行為,如使用适當,可幫助人在生活上之适應;但如過度使用,不斷壓抑自己心中的欲望或動機,且以相反的行為表現出來,輕者不敢面對自己,而活得很辛苦、很孤獨,過度使用将形成嚴重心理困擾。在很多精神病患者身上,常可見此種防衛機制被過度使用。

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合理化,又稱文飾作用。是個體無意識地用似乎合理的解釋來為難以接受的情感,行為,動機辯護,以使其可以接受。這個理論有很著名的兩個案例,一個是酸葡萄心理----醜化失敗的動機。一個是甜檸檬心理-----美化被滿足的動機。

當個體的動機未能實現或行為不能符合社會規範時,盡量搜集一些合乎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給自己的作為一個合理的解釋,以掩飾自己的過失,以減免焦慮的痛苦和維護自尊免受傷害,此種方法稱為“合理化”,換句話說,“合理化”就是制造“合理”的理由來解釋并遮掩自我的傷害。事實上,在人生的不同遭遇中,除了面對錯誤外,當遇到無法接受的挫折時,短暫的采用這種方法以減除内心的痛苦,避免心靈的崩潰,并無可厚非,有句話說:“得意時是儒家,失意時是道家”,就是一種适應生活的哲學。

更何況在找尋合理”的理由時,也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不過,個人如常使用此機制,借各種托詞以維護自尊,則不免有文過飾非,欺騙别人也欺騙自己之嫌,終非解決問題之道。很多強迫型精神官能症(obsessive neurosis)和幻想型精神病(paranoid psychosis)患者就常使用此種方法來處理其心理問題。

一般,“合理化”可分為三種方式:

酸葡萄心理學

(1)酸葡萄(sour grapes)

當自己所追求的東西因自己能力不夠而無法取得時,就加以貶抑和打擊,稱為酸葡萄。此機制是引申自伊索寓言(Aesop,sfab1e)裡的一段故事,從前有一隻狐狸走進葡萄園中,看到架上長滿了成熟葡萄,它想吃,但因架子太高,跳了數次都摘不到,而無法吃到葡萄,它就說那些葡萄是酸的,它不想吃了。其實葡萄是甜的,它因吃不到,而說葡萄是酸的。

酸葡萄心理産生原因:

1、生活中不乏那隻狐狸的境遇與心态,當受到挫折時,就找理由醜化得不到的東西。比如某學生沒有考上自己夢寐以求的名牌大學,而考取了一所一般大學,就在心裡說,沒考上名牌大學也好,那裡競争激烈,說不定學習要拼命才能跟上趟,而在一般大學學習,說不定輕輕松松地讀書就可名列前茅。又如一名普通幹部在競争部門經理一職中落選了,心裡有失落感,悶悶不樂,後來忽然一想:職務越高,職責越重,當個平民百姓可以逍遙自在,還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鑽研業務。這一來他情緒很快恢複常态,不再煩惱。

2、“酸葡萄心理”是因為自己真正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産生挫折感時,為了解除内心不安,編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緊張,減輕壓力,使自己從不滿、不安等消極心理狀态中解脫出來,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3、“百年人生,逆境十之八九”。心理防衛功能的确能夠幫助更好地适應生活、适應社會,然而沉溺其間對心理生活卻有顯著的副作用。比如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總是尋酸葡萄心理和甜檸檬心理找理由為其受到的侮辱或遇到的不公待遇開脫,這就活得太窩囊,可悲可歎了。

4、心理學把個體所追求的目标受到阻礙而無法實現時,以貶低原有目标來沖淡内心欲望,減輕焦慮情緒的行為稱之為“酸葡萄心理”。生活中常常可以見到這類行為,當個體所追求的目标受到阻礙而無法實現時,為了保護自己的價值不受外界威脅,維護心理的平衡,當事人會強調自己既得的利益,淡化原來目标的結果,以減輕失望和痛苦。這種心理反應被稱為“甜檸檬心理”。

5、考試失利就說早工作早掙錢,真考上了經濟上就虧大了。酸葡萄心理和甜檸檬心理都是在個體遭受挫折,無法達到目标,不能滿足願望,為減輕痛苦和緊張,保護自尊而采取的心理防禦作用,為自己找理由辯護,自圓其說。

6、從心理健康的角度看有一定意義,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起到緩解消極情緒的作用。但真正應付挫折不能隻停留在自圓其說。當情緒穩定後,應該冷靜的、客觀的分析達不到目标的原因,重新選擇目标,或改進努力方式。

(2)甜檸檬(sweet lemon)

與酸葡萄相反的,另一種自衛機制是甜檸檬,此方法是指企圖說服自己和别人,自己所做成或擁有的已是最佳的抉擇。上述伊索寓言裡所說的那隻狐狸,後來走到檸檬樹旁,因肚子餓了,就摘擰檬充饑,而且邊吃邊說檸檬是甜的,其實擰檬味道是酸澀的。引申到面對生活中所發生的一些不如意的事,有時也會像這隻狐狸一樣,努力去強調事情美好的一面,以減少内心的失望和病苦。

如,娶了姿色平平的妻子,說她有内在美;嫁給木呐寡言的丈夫,說他忠厚老實;孩子資質平庸,說他“傻人有傻福”。這種“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知足常樂”的心态,有時适當地運用,能協助接受現實,但這種方法,如過分使用,會妨礙去追求生活的進步。

(3)推诿(projection)

此種自衛機制是指将個人的缺點或失敗,推诿于其他理由,找人擔帶其過錯,個人心靈之平靜。

儀式抵消(ritual and undoing)

無論人有意或無意犯錯,都會感到不安,尤其是當事情牽連他人,令他人無辜受傷害和損失時,的确會很内疚和自責,倘若用象征式的事情和行動來嘗試抵消已經發生的不愉快事件,以減輕心理上的罪惡感,這種方式,稱為儀式與抵消。例如:一位有了外遇的丈夫,買轎車、送鑽戒給妻子來消除心中的罪惡感,并且以這個行動來證明他是個盡責的丈夫;又如:一位工作繁忙無暇陪孩子的父親,提供孩子最好的物質來消除心中愧疚感,并目似這個行動來證明他是照顧孩子的。另外新年時節,打破東西說“歲歲平安”也是一樣,都是采用“儀式與抵消”的防衛機制。

有些心理疾病,是由此機制的過度使用而造成。有一因自衛不慎殺死人的中年婦人,患有強迫洗手症(每天洗手二十多次,且每次洗手時間長達二十多分鐘,其手部皮膚近乎潰爛)。後經心理治療,發現其強迫洗手症是來自幹她的不慎殺人所引發的罪惡感。她認為她的雙手沾滿血腥,是污穢肮髒的,因此,她無法控制自己不斷想洗手的念頭與行為(事實上她想洗去的是自己的内疚),她以洗手來減輕内心的罪惡感。

隔離(isolation)

所謂“隔離”是把部分的事實從意識境界中加以隔離,不讓自己意識到,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最常被隔離的是與事實相關的個人感覺部分,因為此種感覺易引起焦慮與不安。如人死了,不說死掉而用“仙逝”、“長眠”、“歸天”,或“去蘇州賣鴨蛋”,個體在感覺上就不會因“死”的感覺而悲傷或有不祥的感覺。

理想化(idealization)

在理想化過程中,當事人往往對某些人或某些事與物作了過高的評價。這種高估的态度,很容易将事實的真相扭曲和美化,以緻脫離了現實。例如:方老師常常在朋友面前稱贊自己的女朋友盈盈如何貌若天仙,以緻大家都渴望早日可以見見他口中的美人。在上周日大夥兒一同去旅行時,方老師手拖着一位又矮又瘦,相貌極為平凡的女士出現了。當他熱烈地向衆人介紹那女士就是盈盈時,每個人都失望了。在這事件中,方老師是将自己的女朋友理想化了。

分裂

精神分裂者大腦和正常人大腦的區别

有些人在生活中的行為表現,時常出現矛盾與不協調的情況。且有時在同一時期,在不同的環境或生活範疇,會有十分相反的行為出現。在心理分析中,我們可以說他們是将意識割裂為二,在采用分裂防衛機制。例如:富甲一方的田先生不但是一位社會知名的慈善家,他的妻子和三位早已成材的兒女,都常常在朋友面前稱贊他是一位難得的慈父,品德情操,都令他們景仰。但是,在他的工作中,他對自己的下屬卻十分苛刻,冷酷無情,為此人人都批評他是刻薄成家的。至于在商場上,他更加是投機取巧,唯利是圖,也絕無道義可言。田先生井非虛僞,隻是他在生活,采取了分裂保衛機制。

攻擊機制

概述

人心裡産生不愉快時,但又不能向對象直接發洩,便會利用轉移作用,向其他對象以直接或間接的攻擊方式發洩,或把自己的不是轉嫁到别人身上,并判斷他人的對錯。這類防衛機制有兩種方式——轉移和投射。

轉移(displacement)

轉移是指原先對某些對象的情感、欲望或态度,因某種原因,(如不合社會規範或具有危險性或不為自我意識所允許等)無法向其對象直接表現,而把它轉移到一個較安全、較為大家所接受的對象身上,以減輕自己心理上的焦慮。

轉移有多種,有替代性對象(或目标)的轉移、替代性方法的轉移、情緒的轉移。在精神分析治療學派中,治療者和當事人間的關系是一種移情關系(transference),此移情關系是精神分析治療學派的核心。意指當事人将過去潛意識中的正向情感、負向情感和幻想轉移到治療者身上,此種移情關系也是轉移作用的一種。而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也有轉移的情形産生。事實上,轉移使用得當,對社會及對個人都有益。總之,轉移,應用得當,對己、對人、對社會都會有幫助,否則易造成傷害。

投射(projection)

精神分析學者認為投射是個體自我對抗超我時,為減除内心罪惡感所使用的一種防衛方式。所謂“投射”是指把自己的性格、态度、動機或欲望,“投射”到别人身上。

弗洛伊德于1894年提此概念,用以分析及了解“說者的内心世界”。著名的羅沙克人格測驗就是以墨汁投射圖來分析人的内心所思所想,其他投法如,主題統覺測驗、文章完成測驗、繪圖挫折測驗等皆屬之。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投射”的情形也很普遍,亦是人際交往的一種方法。不過在防衛機先讓,“投射”含有一種特殊的涵義,即個體将自己的某種罪惡念頭,或有某種惡習,反向指斥别人有這種念頭或惡習;或者把自己所不能接受的性格、特征、态度、意念和欲望轉移到别人身上,指責别人這種性格的惡劣及批評别人這種态度和意念的不當。

代替機制

概述

代替性防衛機制是用另一樣事物去代替自己的缺陷,以減輕缺陷的痛苦。這種代替物有時是一種幻想,因為現實上得不到實體的滿足,他便以幻想在想像世界中得到滿足,有時用另一種物件去補償他因缺陷而受到的挫折。這類防衛機制分幻想型和補償型兩種。

幻想(fantasy)

當人無法處理現實生活中的困難,或是無法忍受一些情緒的困擾時,将自己暫時離開現實,在幻想的世界中得到内心的平靜和達到在現實生活中無法經曆的滿足,稱為“幻想”。一般而言,凡性情孤僻有退卻傾向者,平常又少有自我表達機會,易以幻想解除其焦慮與痛苦。

幻想可以是一種使生活愉快的活動(很多文學、藝術創作都源自幻想中),也可能有破壞性的力量(當幻想取代了實際的行動時)。幻想可以說是一種思維上的退化。因為在幻想世界中,可以不必按照現實原則(reality principle)與邏輯思維來處理問題。可依個體的需求,天馬行空,自行編撰。

幻想使人暫時脫離現實,使個人情緒獲得緩和,但幻想并不能解決現實問題,人必須鼓起勇氣面對現實,并克服困難,才能解決問題。否則經常沉灑于幻想中,而使“現實”與“幻想”混淆不清時,會顯現出歇斯底裡(hysterical neurosis)與誇大妄想(grandeur delusion)般的症狀。

補償(compensation)

“補償”一詞,首先出現于阿德勒的心理學中。阿德勒認為每個人天生都有一些自卑感(inferiority)(來自小時候,自覺别人永遠比自己高大強壯,所産生的自卑),而此種自卑感覺使個體産生“追求卓越”(striving for superiority)的需要,而為滿足個人“追求卓越”的需求,個體乃借“補償”方式來力求克服個人的缺陷。

當個體因本身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緻使目的不能達成時,改以其他方式來彌補這些缺陷,以減輕其焦慮,建立其自尊心,稱為補償。就作用而言,補償可分為消極性的補償與積極性的補償。所謂消極性的補償,是指個體所使用來彌補缺陷的方法,對個體本身沒有帶來幫助,有時甚或帶來更大的傷害。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會使用補償方法來克服缺陷,唯一差别在有人因生理上缺陷(如姿色平庸的女學生),有人因心理上缺陷(如怕别人懷疑她沒有女人味的女老師),有人因社會性缺陷(如事業失敗的人),有人因過錯上的缺陷(如造成二次大戰浩劫的人其心理之内疚),而使用各種不同的補償方式。

建設機制

概述

在防衛機制中較好的一類,是向好的方面去做補償,是屬于建設性的,它可分為認同和升華兩種類型。

認同(identification)

在人生中,每個人都有一些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完成,而其中主要的一項就是完成“認同”的曆程。“認同”始于兒童至青少年期成為主要發展任務。兒童用來學習社會團體态度與習慣,青少年用來找尋自我、肯定自我。因此心理學家們一緻認為“認同”是協助人格發展的重要方法。但精神分析學派的說法,“認同”雖是兒童學習性别角色所必須,如使用不當也可能成為一種防衛反應。“認同”意指個體向比自己地位或成就高的人的認同,以消除個體在現實生活中因無法獲得成功或滿足時,而産生的挫折所帶來的焦慮。就定義來說,認同可借由心理上分享他人的成功,以為個人帶來不易得到的滿足或增強個人的自信。

升華(sublimation)

升華一詞是弗洛伊德最早使用的,他認為将一些本能的行動如饑餓、性欲或攻擊的内驅力轉移到一些自己或社會所接納的範圍時,就是“升華”。《少年維特的煩惱》作者歌德,失戀時創作了此一書,他們都是悲惱中之堅強者,将自己的“憂情”升華,為後世開創一個壯觀偉麗的文史境界。弗洛伊德之女,安娜·弗洛伊德(Freud,A。)于1936年發表《自我與心理防衛機制》一書,并于書中将防衛分成十種類型。她認為其中九種防衛常見于神經質的成人與正常的兒童,唯“升華”不管在成人或兒童,都是正常健康的。

升華是一種很有建設性的心理作用,也是維護心理健康的必需品,如果沒有它将一些本能沖動或生活挫折中的不滿怨憤轉化為有益世人的行動,這世界将增加許多不幸的人。

心理防禦

首字加聯想記憶法

首字:“退壓反轉投,問(文)是否幻反升”

聯想:籃球中,傳說中麥蒂的13秒中的退投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