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有性

吳有性

明末清初傳染病學家
吳有性(1582年-1652年),字又可,号淡齋,江蘇吳縣人,明代著名醫家,其著作《溫疫論》一書,開中醫探讨傳染病學研究之先河。[1]1642年,大明崇祯15年,全國瘟疫橫行,十戶九死。南北直隸、山東、浙江等地大疫,五六月間益盛,“一巷百餘家,無一家僅免,一門數十口,無一僅存者”。醫生們都用傷寒法治療,毫無效果。吳又可親曆了每次疫情,積累了豐富的資料,推究病源,潛心研究,依據治驗所得,撰寫成了全新的《溫疫論》一書,開我國傳染病學研究之先河。1644年清軍入關,清廷為鞏固統治,攝政王多爾衮頒布“剃發令”。吳又可因拒絕剃發而被處死,妻子攜子投河殉情。他以畢生的治疫經驗和體會,大膽提出“疠氣”緻病之學說,在世界醫傳染病學史上也是一個偉大的創舉,因此赢得後人的廣泛尊重。
  • 本名:吳有性
  • 所處時代:明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江蘇吳縣東山
  • 主要作品:《溫疫論》
  • 主要成就:認為溫疫不同于一般的外感疾病、創立了溫疫學說

人物生平

吳有性(1582年—1644年),字又可,漢族,江蘇吳縣東山人。明末清初傳染病學家。1642年,大明崇祯15年,全國瘟疫橫行,十戶九死。南北直隸、山東、浙江等地大疫,五六月間益盛,“一巷百餘家,無一家僅免,一門數十口,無一僅存者”。醫生們都用傷寒法治療,毫無效果。吳又可親曆了每次疫情,積累了豐富的資料,推究病源,潛心研究,依據治驗所得,撰寫成了全新的《溫疫論》一書,開我國傳染病學研究之先河。他以畢生的治疫經驗和體會,大膽提出“疠氣”緻病之學說,在世界醫傳染病學史上也是一個偉大的創舉,因此赢得後人的廣泛尊重。

在闖軍侵襲、瘟疫橫行的背景下,明朝舉國陷入混亂恐慌之中,百姓民不聊生。吳氏生活時代正值明末戰亂,饑荒流行,緻使疫病流行。1644年清軍入關,清廷為鞏固統治,攝政王多爾衮頒布“剃發令”。吳又可因拒絕剃發而被處死,妻子攜子投河殉情。

在明末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山東、河南、河北、浙江等地溫疫流行,患者甚多,甚至延及全國。由于醫家當時用一般治療外感病的方法,或用治療傷寒的方法治療,或妄用峻攻祛邪之劑,往往無效,甚至導緻病情遷延,進一步向危重階段發展,緻使枉死者不可勝數。

鑒于以上情況,吳有性潛心鑽研,認真總結,提出了一套新的認識,強調這種病屬溫疫,非風非寒,非暑非濕,非六淫之邪外侵,而是由于天地間存在有一種異氣感人而至,與傷寒病絕然不同。不論從病因、病機到診斷、治療均有區别,使其與傷寒病分開另論,為溫病學說的形成與發展作出了貢獻。著有《溫疫論》

吳有性在該書中所列瘟疫病種有發頤、大頭瘟、蝦膜瘟、瓜瓤瘟、疙瘩瘟,以及瘧疾、痢疾等急性傳染病,他明确指出這些病都不是六淫之邪所緻,而是四時不正之氣所為。其症狀與傷寒相似而實際迥異,古書從未分别,吳氏一一加以分辨論述闡明,并論著制方。其中著名的劑方有達原飲、三消飲等,示人以疏利分消之法。在治療上,他提出了一整套祛邪達原理論,臨床治療收到很好的效果。

還有他的“疠氣”之說,首先肯定它是一種物質,“物者氣之化也,氣者物之變也”,從而否定了疫病之由是“非其時而有其氣”的舊觀點。他還指出疠氣是多種多樣的,有特适性的,更有偏中性的。在當時醫療條件下,吳有性能有如此科學見解,實屬難能可貴。

吳縣在崇祯十四年、十五年連續兩年大災之後又大疫,是“宋建炎金兵慘掠後,未有此奇荒”。該志卷26《祥異二》稱:“十四年辛巳正月二十日至三月,多大風,揚沙昏蔽天日……五六月,亢旱無雨,蝗來,米價每石貴至三兩有奇。秋初,蝗,複生蝻,禾稼食盡。複生五色大蟲,齧菽,米益騰貴。自四月至冬,比戶疫痢。知縣牛若麟市藥設局,延醫診視,療者什三,死者什七。推官倪長圩與若麟日收露屍,給槥瘗土以萬計。”又雲:“十五年壬午春,米貴石至三兩三錢,麥石二兩三錢,民益艱食,流離竄徙,老稚抛棄道旁,城鄉房舍半空傾倒,死屍枕藉……五月十四日,縣西南境大雨雹。嗣後淫潦不止,又大疫。若麟設局施藥,得療者半。”

關于當年大疫的嚴重性,我們可以從乾隆《吳江縣志》卷37《别錄》的一則記載得到佐證:“諸生王玉錫,字來宣,當崇祯十四年,邑中大疫,死者阖門相枕藉,無遺類,偶觸其氣必死。玉錫之師陳君山父子妻孥五人一夜死,親鄰不敢窺其門,玉錫獨毅然直入,曰:‘師弟謂何忍坐視耶?’乃率數丐者至屍所,一一棺殓之,止有一襁褓子幾死,略有微息,親抱出乳藥得生……”。

面對史無前例的災荒,吳有性出于醫者本性,悲天憫人,協助官府設局診視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因為瘟疫爆發實在面廣量大——“比戶疫痢”,病情又不同于其擅長的傷寒,因而還是出現了“療者什三,死者什七”“死屍枕藉”的結局。但是吳有性在大疫面前并不是無所作為,而是在不斷的臨床診療中摸索最有效的處方,于是就有了《瘟疫論》的誕生。

主要作品

《瘟疫論》

主要影響

揭示瘟疫病原

根據其發病突然,具有流行性的特點,指出這是由于天地間存在着—種異氣,又稱作厲氣、疫疠之氣所緻。他認為,雖然《傷寒論》中提出時行之氣有傳染之說,但據實際情況,有時行之氣末必有疫,故而時行之說不可使人信服。人之是否得疫病,是由于厲氣所緻。厲氣是雜氣中之一,每年都存在。疫氣的存在盛衰多少,與地區、四時與歲運有關。感受疫疠之氣之後,可使老少俱病。這就從病因學方面将溫疫與一般外感病區别開來,并與傷寒病加以區分。吳氏突破了六氣緻病的傳統觀點,提出了新的傳染病病原觀點。這些,已被現代醫學、微生物學所證實,這是吳氏對溫病學的一大貢獻。

總結瘟疫侵犯

總結瘟疫侵犯途徑、傳染方式和流行特點,溫疫邪氣侵犯人體的途徑不同,當是從口鼻而入,其侵犯部位既不在表,也不在裡,而是由口鼻侵入,停留在半表半裡之間,此處稱為膜原。這裡的膜原,是說明溫疫之邪在人體之内,外可連于表,内可入于裡的特點。指出溫疫之病所以用治外感病的方法治療不得痊愈,就是因為此病邪的部位不同于一般外感病的在表或在裡,而是在于半表半裡的膜原,這個部位是一般藥物所不能到達的。

由于其既連表又連裡,邪氣盛時則可出表或入裡,這時才可根據邪氣潰散的趨勢,因勢利導予以治療。吳氏将溫疫病的傳變從表裡兩大方面進行總結,歸納出九種傳變方式,稱為“九傳”。即但表不裡、表而再表,但裡不表、裡而再裡、表裡分傳、表裡分傳再分傳、表勝于裡、裡勝于表、先表後裡、先裡後表等。

探尋治療藥物

創立了達原飲一方以治療溫疫。達到使邪氣盡快從膜原潰散,以利于表裡分消的目的。方中槟榔能消能磨,為疏利氣機之品,可以除伏邪,又可治嶺南瘴氣;厚樸亦屬疏利氣機之品,可以破戾氣之所結;草果辛烈氣雄,可以辛散以除伏邪蟠踞。三味藥物相合協力,以使氣機疏利,直達巢穴,促使邪氣潰散,速離膜原。方中又用知母以滋陰,蓋溫疫之邪性屬溫熱,易傷津液之故。熱傷營血,故加芍藥以和血,再加黃芩以清燥熱之餘,用甘草以調和諸藥。

藥雖七味,卻能調暢氣機,透達膜原,故為治療溫疫之邪的主方。由于溫疫之邪從膜原既可入裡,又可出表,故而經常兼見表裡症狀,吳氏又創立三消飲,以治療溫疫之邪出入表裡,表證、裡證、半表半裡之證兼見者。三消飲即達原飲再加大黃、羌活、葛根、柴胡、生、大而成。

若溫疫之邪已經散漫則又要根據邪氣所在部位予以不同治療。若見脈長而洪散,大汗大渴,周身發熱,則說明邪氣已離膜原,而裡熱散漫,其病機已與傷寒病陽明氣分證一緻,故仍可用白虎湯辛涼解散。若邪氣透于胸膈,而見滿悶心煩喜嘔,欲吐不吐,雖吐而不得大吐,腹中不滿,欲飲不能飲,欲食不能食,說明膜原之邪已外潰于胸膈,邪氣在上,可選用瓜蒂散湧吐疫邪。若溫疫之邪入于裡,見有可下之證,就可以使用下法。吳氏十分重視下法的應用,并認為下法的應用範圍很廣。

吳氏指出,若舌苔由白轉黃、黑苔、或舌芒刺、舌裂、舌短、舌硬、舌卷、舌砂苔、唇燥裂、唇焦、唇口起皮、鼻孔如煙煤、口臭、口燥渴、目赤、咽幹、呼吸氣如噴火、小便紅赤或涓滴作痛、大便極臭、揚手擲足、脈沉而數、潮熱、善太息、心下滿、心下高起如塊等四十症,均屬可下之證。由于溫疫之邪由口鼻而入,先入其裡。若裡氣結滞,使氣機閉塞不通,則膜原之邪不能透達,表氣亦不能解,故而攻裡尤重于解表。

創立溫疫學說

創立了溫疫學說,領先西方世界200年。形成了一個比較系統的溫病辨證論治綱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學術見解,充實了祖國醫學溫熱病學的内容。他的邪氣侵犯途徑對葉天士的溫熱學說有一定的啟示。其學術思想使溫疫學說獨立體系,對祖國醫學的貢獻是應當充分肯定的。

史料記載

《吳縣志》

在明末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山東、河南、河北、浙江等地溫疫流行,患者甚多,甚至延及全家。由于醫家當時用一般治療外感病的方法,或用治療傷寒的方法治療,或妄用峻攻祛邪之劑,往往無效,甚至導緻病情遷延,進一步向危重階段發展,緻使枉死者不可勝數。

曆史評價

大夫曰:“孤子語孝,躄者語杖,貧者語仁,賤者語治。議不在己者易稱,從旁議者易是,其當局則亂。故公孫弘布被,倪寬練袍,衣若仆妾,食若庸夫。淮南逆于内,蠻、夷暴于外,盜賊不為禁,奢侈不為節;若疫歲之巫,徒能鼓口耳,何散不足之能治乎?”

人際關系

族人、吳立、吳壽

搭檔、葉天士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