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

傳統節日

中華民族悠久曆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内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曆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曆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涵蓋了人文哲學、天文星象等方面内容,蘊含着深邃豐厚的文化内涵。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清晰地記錄着中華民族先民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内容,也積澱着博大精深的曆史文化内涵。中國的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元宵節、龍擡頭、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除夕等節日。
  • 中文名:傳統節日
  • 外文名: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 别名:中華傳統節日
  • 節日時間:
  •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 流行地區:中國及世界上一些國家與地區
  • 節日起源: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象、曆法等
  • 節日活動:
  • 節日飲食:
  • 節日意義:傳承與弘揚傳統文化
  • 設定地點:中國
  • 設立機構:
  • 設定時間:

節日起源

曆法節氣

中國自古以農為本,以農立國。早在7000多年前,原始農業已經出現了南北分野,北方以栗為主,南方以稻為主。農業生産有很強的的季節性特點:春播、夏耕、秋收、東藏,周而複始,年複一年。從遠古時代起,中國先民就已掌握了反映農業生産特點的曆法知識。相傳,古代有黃帝、颛顼、夏、殷、周、魯六家曆法,殷墟甲骨文中已經有了曆法紀年。《尚書·堯典》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節氣的劃分,戰國時代發展為24節氣。

原始崇拜

原始崇拜是指在太古時代,原始人類對于自然力的敬畏心理。随着原始崇拜觀念的産生,于是人們就有了種種禁忌和祭祀行為,而這些行為是按一定時節來安排的。這樣,原始崇拜和歲時節令相結合,于是就有了節日。

節日風俗的發展變化

從秦漢到六朝時期,在國家統一的基礎上,漢民族的主要傳統節日基本形成。在唐朝以後,節日的文化風俗越來越豐富。盡管節日還保留着宗教迷信的色彩,但喜慶歡樂的成分卻加強了,每個節日都有了自己的文化娛樂活動和飲食習俗。n中國疆土遼闊,随着時間的推移,不同地區的節日風俗都有着一定的差異,因而也形成了全國各地豐富多彩的節日民俗活動。nn

各種節日

春節

農曆正月初一,人們見面互相祝賀“新春大吉”,孩童向長者道“恭喜發财”,“添福添壽”,長者回贈吉祥語,并賜給“利市(紅包)”。初二(或初四)開年,婦女走娘家探年,親友間也登門拜年。未經開年,嚴禁殺生,不幹農活,不随地倒水,不吵架,不打人罵人,不哭泣,不說晦氣話,祈望新的一年萬事勝意。初七為人日,忌打人罵人。初十為挂燈日,新添男孩的人家請挂燈酒,親戚朋友登門慶賀。

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五(又稱“上元節”,即陰曆正月十五日。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在古書中,這一天稱為“上元”,其夜稱“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這一名稱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元宵有張燈、看燈的習俗,民間又習稱為“燈節”。此外還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燈謎等風俗。我國古代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關系,每月十五,人們迎來了一年之中第一個月滿之夜,這一天理所當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漢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後來古人把正月十五稱“上元”,七月十五稱“中元”,十月十五稱“下元”。最遲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舉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視。到後來,中元、下元的慶典逐漸廢除,而上元經久不衰。

清明n清明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屬于禮敬祖先、弘揚孝道、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清明節凝聚着民族精神,傳承了中華文明的祭祀文化,抒發人們尊祖敬宗、繼志述事的道德情懷。清明節曆史悠久,源于上古時代的春祭活動,春秋二祭,古已有之。上古幹支曆法的制定為節日産生提供了前決條件,祖先信仰與祭祀文化是清明節形成的重要因素。

端午節

端午是我傳統的節日,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浴蘭節、女兒節、詩人節、龍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端午節時間,版本不一:民間因地方風俗不同,對端午節時間有不同的定義,有小端午與大端午之分,傳統意義中的農曆五月過好五便是小端午,農曆五月十五日是大端午。據說屈原故鄉湖北秭歸有三個端午節:“頭端陽”農曆五月初五,“大端陽”五月十五,“末端陽”五月二十五。

乞巧節

農曆七月初七,青年婦女精心描鏽衣飾,或以粉團掐成喜鵲、玉兔、仙桃、蓮花等形狀,相互鬥巧比美,故亦稱鬥巧節。

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家家戶戶殺雞買肉聚餐吃團圓飯,農家還慣于此日蒸芋頭糕或糍粑。晚上以月餅、糖、果合家賞月。

重陽節

農曆九月初九,素有“重陽登高”的習慣。風流逸士相約登高,賦詩遣懷。

除夕

農曆十二月三十日(月小二十九日),家家戶戶貼春聯,殺雞祭祖,合家團聚吃團圓飯。年長者以彩錢分賜小孩,名為“壓歲錢”。除夕之夜,缸水盈,米桶滿,飯菜剩,預兆來年豐衣足食,年年有餘。興趣濃者燈火長明,通宵達旦迎春守歲。午夜零時,家家戶戶敞開大門鳴放鞭炮,以示迎春接福。

節日習俗

春節

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在中國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

剪紙在中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

年畫-春節挂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托着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守歲-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于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别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冬至節

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諸如馄饨、餃子、湯圓、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為年節食品。曾較為時興的“冬至亞歲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獻冬至盤、供冬至團、馄饨拜冬等。

較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的風俗,馄饨名号繁多,江浙等大多數地方稱馄饨,而廣東則稱雲吞,湖北稱包面,江西稱清湯,四川稱抄手,新疆稱曲曲等等。

吃湯圓也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制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着“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北方還有不少地方,在冬至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因為冬至過後天氣進入最冷的時期,中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有功效,民間至今有冬至有進補的習俗。

端午節

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争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迹。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賦予了不同的寓意。

端午食粽-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重陽節

賞菊并飲菊花酒-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于晉朝大詩人陶淵明。

插茱萸和簪菊花-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