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法律專業出版機構
法律出版社成立于1954年,是司法部直屬的法律專業出版機構。享有“社會科學類全國一級出版社”、“全國百佳圖書出版單位”、全國首批“數字出版轉型示範單位”和“中央國家機關文明單位”等榮譽稱号。法律社秉承“為人民傳播法律”的辦社宗旨,曆經60多年的發展,形成了以圖書出版為主,兼及期刊出版、電子出版、數字出版、教育培訓和法律服務等多種業務。出版物内容涵蓋法律文本、法學理論、法學教育、法學學術、法律實務、法律普及以及法律文化、人文曆史、政治财經等領域,綜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國法律出版行業首列。法律社年出版新書1500餘種,有多種出版物獲得了國家級和省部級獎勵。法律社堅持引進來、走出去的國際化戰略,引進和輸出版權項目數百種,成為中外法律信息資源相互交流的平台。法律出版社的出版主旨是:為人民傳播法律。[1]
  • 公司名稱:法律出版社
  • 外文名:Law Press·China
  • 所屬行業:新聞和出版業
  • 法定代表人:
  • 總部地點:
  • 經營範圍:圖書出版為主,兼及期刊出版、電子出版、數字出版、教育培訓和法律服務等。
  • 公司類型:
  • 公司口号:
  • 年營業額:
  • 員工數:

簡介

成立于1954年的法律出版社,具有深厚的曆史積澱。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重視法制。1950年有了新中國第一部婚姻法,1954年新中國第一部憲法誕生。同年,在新中國法制建設的主要奠基人董必武同志的親自倡導下,法律出版社開始籌建,1954年12月24日,法律出版社成立,由司法部領導和管理

法律出版社每年出版新書逾1500種,産品包括法律法規、法學教材、學術專著、法律實務、案例、法律詞典、司法考試等,出版形式包括圖書、活頁、刊物、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及網絡産品,是中國法律院校師生、法律研究機構、法律職業者汲取法律知識、查詢法律信息的首選。法律出版社十分注重對外交流與合作,與英國、美國、德國、法國、日本等國家和香港、台灣等地區的數十家出版機構保持廣泛的合作和貿易往來,引進和輸出版權項目數百種,成為中外法律信息資源相互交流的平台。

曆史發展

建社初期

建社初期,法律出版社主要是出版少量的法律法規,出版急需的政法幹部培訓教材,翻譯出版一大批蘇聯的法律制度和法學著作,組織翻譯出版了奧本海的《國際法》、孟德斯鸠《法意》、盧梭《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等西方法學名著。

動蕩漂泊

上世紀50年代中期,社會開始清算和批判舊法學的影響,法律在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的地位開始動搖。1959年司法部撤銷,法律出版社進入動蕩和飄泊時期。1961年7月,法律出版社正式并入人民出版社。法律出版社與人民出版社合并後,社名社号一直保留,人民出版社出版法律書時用法律出版社的牌子和代号。一直到文革前,法律出版社的名義還在使用。

重啟複建

1979年是黨的十屆三中會召開後的第二年,中央作出了關于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指導方針,經司法部請示,黨中央和中央政法委的批準,1980年5月司法部開始籌備法律出版社的複建工作。1980年6月2日國家出版局正式發文批複,同意複建法律出版社。

發展進程

法律出版社自1980年複建以來,經曆了艱苦創業、恢複發展和高速增長若幹個發展階段,2001年根據司法部的決定,法制音像出版社正式并入法律出版社,進一步完善在法律出版社的出版結構。

到2001年末,經過20年的發展實踐,法律出版社年出新書400種左右,年出版修訂重印版圖書400種左右的規模,初步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培養鍛煉出了一支懂出版、會經營的專業隊伍,積累了一些改革創新的經驗和理念。

2002年法律出版社開始實施五年發展戰略,力争用5年左右時間,将法律社建設成為中國法律信息産業的第一品牌,中國最大的多媒體法律資訊提供商,在國内具有較強競争力和經濟實力,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的中國法律出版集團。

截止2021年,法律社年出版新書1500餘種,有多種出版物獲得了國家級和省部級獎勵。引進和輸出版權項目數百種,成為中外法律信息資源相互交流的平台。

職能部門

總編室

總編室是社内各部門間的橋梁,對外聯系的窗口。承擔着對内、對外的兩部分職能。時刻發揮着出版社中樞神經的作用。

對内承擔着選題管理、發稿、書号管理、出版合同管理、書稿檔案管理、樣書管理等業務流程方面的重要工作。管理國家出版基金和國家規劃項目的申報和實施,組織協調重大選題審查備案以及評獎薦書等相關工作。負責整個出版社的版權貿易、知識産權管理以及合同審查、法務咨詢、糾紛應對等服務和保障工作。同時搭建可信賴的交流平台,及時梳理總結編務資訊,編發《編務月報》和各種業務信息與要求,為編輯出版工作提供有價值的指導與參考。

對外搭建及維護出版社門戶網站,确保出版社信息快速、準确發布。及時了解行業主管部門和其他出版社的信息,協調和維護出版社的業務關系,為出版社的決策提供信息支持。在版權保護方面,切實維護出版社和作者合法權益,嚴厲打擊盜版侵權行為。

總編室一直緻力成為社領導進行有效的管理控制、制定正确、可行的決策和社戰略計劃的最優平台。

人力資源部

負責法律出版社勞動人事管理、績效考核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财務部

财務部現有職員10人,負責法律出版社及社屬、社管企業的财務核算和财務管理工作。包括法律出版社、法制音像出版社、中天法律電子出版社、《法律與生活》雜志社、北京豐台區中天培訓學校、《人民調解》雜志社、平準天地文化中心、北京中律天成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的财務管理、财務核算及稅務稽征、業績考核工作。監督協調中國法律圖書有限公司、北京法訊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的财務工作。

期刊出版分社

《法律與生活》雜志社、《人民調解》雜志社。主要負責社屬期刊雜志的出版工作,目前主要負責《法律與生活》、《人民調解》、《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法規公告》的編輯、出版、發行、廣告經營和綜合開發業務。

老幹部處

負責組織出版社離退休人員學習活動;落實離退休人員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關照和慰問年老體弱和特殊困難的老同志;組織開展适老同志特點的活動。

重點期刊

《法律與生活》

創刊于1984年,是司法部主管、法律出版社有限公司主辦、《法律與生活》雜志社編輯出版的中央級法治期刊。n

辦刊宗旨n

為人民傳播法律,輔政為民,好看實用。n

欄目設置

熱點、案件、新知、技能四大闆塊,包括封面故事、頭條人物、法官看法、檢察手記、調解筆記等欄目。

所獲榮譽

中國期刊方陣“雙獎期刊”(新聞廣電出版總局)、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單位(中宣部、司法部)、公益大使(中國期刊協會)、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榮譽稱号(全國婦聯)

《人民調解》

《人民調解》(月刊)雜志創刊于1985年,由司法部主管、法律出版社主辦、中華全國人民調解員協會協辦。是中華全國人民調解員協會會刊,宣傳人民調解、司法所建設、安置幫教和社區矯正等工作的重要渠道和主要載體,是司法部基層司法行政工作的指導性刊物。目前,期刊發行量30萬冊。現有編輯、記者、發行、廣告等員工10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