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摩擦

中美貿易摩擦

中美經濟關系中的問題
中美貿易摩擦是中美經濟關系中的重要問題。貿易摩擦主要發生在兩個方面:一是中國具有比較優勢的出口領域;二是中國沒有優勢的進口和技術知識領域。前者基本上是競争性的,而後者是市場不完全起作用的,它們對兩國經濟福利和長期發展的影響是不同的。[1]中美兩國在鋼鐵、輪胎和汽車進出口問題上時有矛盾,2011年12月,中方對美國汽車實施雙反稅法案。
  • 中文名:中美貿易摩擦
  • 外文名:Trade friction
  • 地理位置:
  • 所處時代:
  • 占地面積:
  • 保護級别:
  • 開放時間:
  • 類别:中美經濟關系中的重要問題
  • 兩個方面:一是中國具有比較優勢的出口領域

産生原因

經濟原因

趙瑾曾提出,引起中美雙方貿易摩擦的原因和類型歸納為五種:因一方某些進口激增或者進口限制引起的微觀經濟摩擦;雙方貿易不平衡導緻的宏觀經濟摩擦;與國際投資有關的投資摩擦;因雙方貿易制度不同引發的摩擦;因為技術性貿易壁壘引起的技術摩擦。實際上,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貿易摩擦在所難免。我國是發展中的大國,市場經濟制度還不完善,政治制度、文化傳統和美國都有很大的差異,出現一些貿易摩擦屬于正常現象。

中美建交特别是中國的“入世”促進了兩國經濟貿易往來,但長期存在于兩國貿易關系中的一些問題,例如彙率問題、貿易不平等問題等,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随着兩國經濟融合進一步加深,雙方在制度還會發生很多的碰撞,産生各種問題。

近年來,随着中美經貿關系的快速發展,雙邊貿易摩擦也呈現日益加劇的趨勢。貿易不平衡、紡織品特保、對華反傾銷等問題構成了中美貿易摩擦的主要内容。中美兩國經濟利益的争奪、美國國内貿易保護主義的回流以及美國對中國的戰略遏制等是雙邊貿易摩擦日益增多的主要原因。貿易摩擦對中美經貿關系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消極影響。

中美貿易摩擦主要是以微觀經濟摩擦為主,但還會擴大到其他領域。2003年的人民币彙率問題已經是宏觀經濟摩擦,而且一直持續到現在。正如“入世”并沒有減少中美貿易摩擦一樣,“入市”也難以保證中國會面臨少的多的限制。未來的中美貿易可能擴展到包括勞動标準、補貼、衛生檢驗标準、安全問題、貿易不平等、與投資和貿易有關的制度安排等多領域。

政治原因

1、公平貿易取代自由貿易。美國在戰後到20實際70年代這段時間的主調是自由貿易。70年代以後因為巨額貿易赤字等問題開始轉向公平貿易政策,其基本觀點是認為美國市場開放度遠遠高于别國。而最終美國從中增強了自己的競争力,而且常常借此來以經濟手段來制裁其他國家,這就導緻别的國家不服,從而貿易摩擦就産生了。

2、偏重雙重标準和單邊标準注意。這種雙重标準和單邊主義行動,很容易招緻其他國家的報複行動,貿易摩擦餓就在所難免了。

3、利益集團對貿易政策有重要影響。各種利益集團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标和利益積極影響美國立法和其他政策決策,對直接或間接關系到其成員的公共關系決策施加影響。在美國的特有制度下,我們經常會看到,對于有利于的美國的事情,美國政界睜隻眼閉隻眼,而對于不利于美國的事情,哪怕僅僅影響到了一小部分人的利益,也立刻會有反對的意見。

4、國會管理貿易。美國的憲法規定,國會有管理同外國貿易的商務合同,并制定和征收關稅。美國的行政部門更具國際視野卻不能制定對外貿易政策,更注重本地區利益的議員卻可以對外貿易政策,因此貿易保護主義的主義經常得到體現。

5、代言制度。在美國的民主制度下,議員和政府官員往往是某種利益的代言人。在選舉的制度下,個人影響力和知名度對于前途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美國的政界人士不是本人擁有巨額的财産就是能得到他人的資助。官員當選後,資助的要求就可以得到體現,因此就很容易就很容易因為某些官員的一些利益而導緻貿易摩擦!

處理對策

政府

政府方面,應把握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趨勢,及時調整經濟與貿易發展戰略,按照科學發展觀所要求的增長模式,在處理外需和内需的關系上,采取更加均衡的戰略。政府要積極參與國際談判,在貿易壁壘制定的标準和規則方面,中國要有一席之地。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融入WTO多邊貿易體制和區域經濟一體化中,我們應加快制度的調整和創新,盡快建立符合WTO規則的、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消除可能誘發國際貿易摩擦的制度因素。建立貿易摩擦預警機制,政府有關部門應實時跟蹤一些産品的出口貿易情況,防止可能爆發的貿易摩擦。

企業

中國加入WTO已經六年,中國企業應進一步熟悉WTO争端的解決機制并熟練掌握WTO争端解決機制規則,為抑制貿易戰、打赢貿易戰做好準備。具體而言,發生貿易争端時,解決貿易争端、平息貿易摩擦的辦法之一就是拿起世界貿易組織争端機制這個武器,争取以磋商方式解決争端。而大力實施品牌戰略,提高企業競争力,從提高産品檔次,形成産品的個性化競争優勢入手,打造産品國際品牌,這是解決貿易摩擦的根本途徑。積極實施走出去的戰略,不僅可以使東道國對進口的保護措施失去原有的威力,而且還可以打開新的市場,将發生貿易摩擦的風險降至最低。

利益關系

利用利益關系解決貿易摩擦。當今世界,存在着一條公認的真理:沒有永恒的敵人,也沒有永恒的朋友,永恒的東西是利益。美國跨國公司加快了對華投資的發展,以利用中國廉價的智力資源勞力資源。對華經貿中的巨大的商業利益對美國一些行業和公司具有生死攸關的重要意義。這種日益發展的對華利益集團将是中國可充分利用的經濟資源和政治資源。

實際案例

2009年,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請,對中國産乘用車輪胎發起特保調查。随後,美國際貿易委員會以中國輪胎擾亂美國市場為由,建議美國在現行進口關稅的基礎上,對中國輸美乘用車與輕型卡車輪胎連續三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從價特别關稅。

2011年12月14日,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稱,将對原産于美國的排氣量在2.5升以上的進口小轎車和越野車征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實施期限2年,自2011年12月15日起到2013年12月14日止。

2012年9月底,奧巴馬簽署了22年來第一個禁止外國投資的總統命令,否決三一重工的關聯公司在美國的風電投資。

2012年10月8日,美國衆議院發布調查報告,以國家安全為由,阻止中國兩家通信設備制造商華為和中興進入美國系統設備領域。

2012年10月10日,美國商務部終裁判定,中國向美國出口的晶體矽光伏電池及組件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

2012年10月13日,美國太陽能公司Solyndra向中國最大的三家光伏制造企業尚德、英利和天合提起“反壟斷”訴訟。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