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

大夫

职业的名称
大夫,多义词。大夫这个称谓,是古代的一个官职,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设卿、大夫、士三级。秦汉以后,有谏议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官职。至唐宋尚有谏议大夫之官,至明清废。至宋代,大夫和医生开始产生联系。[2]
  • 中文名:大夫
  • 外文名:
  • 别名:
  • 英文名:doctor
  • 现代指:医生
  • 古代指:官名

词语概念

基本信息

大夫,多义词。大夫这个称谓,是古代的一个官职,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设卿、大夫、士三级。秦汉以后,有谏议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官职。至唐宋尚有谏议大夫之官,至明清废。至宋代,大夫和医生开始产生联系。

◎ 大夫 dàfū:现代汉语读音,实为dàifu

引证解释

关于大夫表示医生的这个说法又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宋杂剧线刻画里的医生形象今天,给人看病的人被称为“大夫”,可是在古代,“大夫”并不指称医生,而是官职的名称。我们从《周礼》中可以找到“大夫”的较早记载:西周时期的官员爵位分为卿、大夫、士三级,共同辅佐国君统治国家。“大夫”由此成为一般任官职者的俗称,后来经常用士大夫代称入仕之人。秦汉之后,名叫“大夫”的官员逐渐增多。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号称三公;除此之外,还有太中大夫、中大夫(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为光禄大夫)、谏大夫等职务,这些官员以议论政事为职,虽不专任行政事务,俸禄却较为丰厚。隋唐之后,“大夫”成为高级阶官的称号,而且名称更为繁多:有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银青光禄大夫、正议大夫、通议大夫、太中大夫等等。

到了宋朝,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发展迅速,负责管理医疗行政的官员不断增多,“大夫”和医生开始有了联系。当时翰林医官院的医官分为七级,每级皆有几种官职,共有二十二种,如:和安大夫、成和大夫、成安大夫、成全大夫、保安大夫等等。这些大夫多为医官,所以人们也就开始称呼医生为“大夫”了。如《夷坚志》乙编卷七就有“张二大夫”的称呼。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