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脫落

视网膜脱落

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
视网膜脱落是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两皮层之间有一潜在间隙,分离后间隙内所潴留的液体称为视网膜下液[1]。按病因可分为孔源性、牵拉性和渗出性视网膜脱落。视网膜脱落的部分无法正常工作,导致大脑接受从眼部来的图像不完整或全部缺失。[2]
  • 中文名:视网膜脱离
  • 外文名:
  • 别名:
  • 英文名:Retinal detachment
  • 季节分布:四季
  • 就诊科室:五官科

基本概述

视网膜是眼球壁最里面的一层眼底组织,视网膜脱落导致眼睛成像无法正常显示在视网膜上,从而也无法正常的通过视觉神经传导给大脑,出现视物不清、飞蚊现象、突然的闪光等预兆。应警惕视网膜脱落的早期症状,及时进行详尽的眼底检查和治疗。

发病因素

①中高度近视眼:近视眼易于产生玻璃体变性及后脱离。视网膜变性如格子样变性、铺路石样变性等更可能在近视眼中见到。近视眼周边视网膜的脆弱性,又有玻璃体视网膜牵引,很容易导致视网膜脱落。

②无晶体眼:白内障手术伴有玻璃体并发症的人特别容易发生视网膜脱落。发生在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后者可能与填补原晶体空间的玻璃体运动有关。玻璃体腔的大,增加了玻璃体摆动的空间,使其对视网膜的牵引力增强。

③年龄:老年人玻璃体大多变性、液化,常伴有各种视网膜变性,因而容易发生视网膜脱落。

④视网膜变性:有些视网膜变性,如格子样变性、霜样变性、铺路石样变性,特别容易形成视网膜裂孔。

⑤外伤:在挫伤中,撞击运动的瞬间可使眼球暂时变形,此时玻璃体基底部与球壁分开,容易产生视网膜锯齿缘离断。穿孔性外伤可直接造成视网膜脱落,而后期玻璃体增殖可导致牵引性脱落。

早期症状

(1)最早出现飞蚊与闪光现象。

(2)周边部的视网膜脱离,开始出现视物变形的情况。

(3)后极部的视网膜脱离,会出现视力急剧下降。

(4)部分患者会出现视野缺损。

临床表现

当视网膜发生部分脱离时,病人在脱离对侧的视野中出现云雾状阴影。如果发生黄斑区脱离时,中心视力大为下降。脱离之前往往有先兆症状,在眼球运动时出现闪光。由于玻璃体混浊,视野内常有黑影飘动。视力减退的程度取决于脱离的部位、范围、玻璃体混浊程度和变性等因素。如果视网膜全脱离,视力减至光感或完全丧失。在视力减退前也常有视物变形,眼球运动时有物象震颤的感觉。由于眼内液更多地通过色素上皮进入脉络膜致使眼压偏低。脱离范围广和时间愈久,眼压愈低。偶也有眼压偏高的病例。

脱离较久的视网膜后面可见白色沉着小点。当视网膜复位,视网膜下液吸收,眼压可恢复。

检查

在充分散瞳下,以间接检眼镜结合巩膜压陷或用裂隙灯和接触镜可检查出现网膜周边的情况。眼底检查可见脱离区的视网膜失去了正常的红色反光而呈灰色或青灰色,轻微震颤,表面有暗红色的血管爬行。隆起的视网膜宛如山岗起伏,隆起度而范围广者可遮蔽视盘,并有皱襞。扁平的脱离,如果不详细检查常易漏诊。黄斑区脱离时,黄斑中心凹呈一红点,与附近灰白色脱离的视网膜形成鲜明对比。在视网膜脱离中常可发现裂孔。

寻找裂孔和手术封闭裂孔是治疗本病的关键。裂孔呈红色,周围视网膜呈灰白色,多见于颞上,其次是颞下,鼻侧最少见。锯齿缘部的裂孔,多在颞下或下方,裂孔也可发生于黄斑区或尚未脱离的视网膜,裂孔的大小及数目不等。可为圆形或马蹄形裂孔,也有条纹状、锯齿缘离断和形状不规则的。脱离的视网膜有时隆起度很高可将裂孔遮蔽,检查时可令病人改变头部卧位。也可包扎双眼,卧床1~2日,待隆起度减低时再检查。

治疗

视网膜裂孔的治疗

激光治疗

视网膜裂孔可被经瞳孔的激光的热效应(类似于点焊)封闭。瘢痕起到封闭裂孔的作用。

冷冻治疗

将冷冻笔的探头置于眼球外部,进行冷冻裂孔部位,同激光原理一样,通过瘢痕组织达到封闭裂孔的效果。这些治疗仅对视网膜裂孔有效。

视网膜脱落的治疗

除常规运用激素促进网膜下液吸收外,以利水方为基础方。观察病人住院期间(术后7至15天)恢复情况。

治疗评价

1、网膜下液吸收情况:3天内吸收为明显有效,一周内吸收为有效,一周至半月内吸收为效差,出院前未吸收为无效。

2、患者视力改善情况:术后进步3排以上为明显有效,进步1-2排为有效,无进步为无效。

3、对抗激素副作用:无任何症状为明显有效,出现症状在2天内消退为有效,3天以上缓慢好转或无好转为无效。

预防

1、用眼不要过度疲劳。

2、不提重物。

3、不做剧烈活动。

4、预防近视眼的发生。

5、患近视眼的病人应定期到医院检查,尤其是眼底不好的近视患者。

6、防止眼外伤。

7、最好每半年一次定期眼部检查。

激光-视网膜裂孔可被经瞳孔的激光的热效应(类似于点焊)封闭。瘢痕起到封闭裂孔的作用。

冷冻-将冷冻笔的探头置于眼球外部,进行冷冻裂孔部位,同激光原理一样,通过瘢痕组织达到封闭裂孔的效果。

上这些治疗仅对视网膜裂孔有效。

视网膜脱离需要更为复杂的治疗,可行环扎或外加压或者玻璃体切割手术。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