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分半書

六分半书

书法字体
“分书”即隶书,又称为“八分书”。板桥的分书,是以隶掺入行楷,从而使书体介于隶楷之间,且隶多于楷,故而称为“六分半书”,意即减八分之意。再加上他以画兰竹之笔法入书,因而就形成了郑板桥匠心独运、别具一格的独有书体,这种书体被后人称作“板桥体”。[1]
  • 中文名:六分半书
  • 外文名:
  • 别名:
  • 类型:书法
  • 时间:清代
  • 特点:亦楷亦隶,隶多于楷
  • 创作者:郑燮(郑板桥)

艺术特色

多种书体与艺术技法的有机渗透

“六分半书”最突出的特点是各种艺术技法相渗透的通融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各种书体的相互渗透;二是书、诗、画艺术的相互渗透。就各种书体艺术的相互渗透而言,板桥成功地处理了“熔铸”与“创新”的关系。他在《署中示舍弟墨》诗中说:“字学汉魏,崔、蔡、钟繇;古碑断碣,刻意搜求。”可见他是从汉魏碑碣入手的,尤其是对崔瑗、蔡邕,钟繇的书法进行了刻苦学习和研究。而板桥却能在继承古代优秀书法传统的基础上,敢于突破前人枷锁,打出自己的旗帜。

他的成功在于,既是建立在传统范式的基础上,又能巧妙熔真、草、隶、篆为一炉。自述云:“板桥既无涪翁之劲拔,又鄙松雪之滑熟,徒矜奇异,创为真隶相参之法,而杂以行草。”

这种“真隶相参之法”,即以分隶参入行楷之中,同时又书以行草笔势。郑板桥“真隶相参”的分六半书,成熟于五十岁以后。他五十岁时临《兰亭序》,杂以种种“笔”和“体”,“书以己意”,并称之为“破格书”,“时称板桥体”,即“自号六分半书”。

这里的“六分半书”只能意会,不能从比数上作简单的理解。“六分半书”的字多在横里用力,这正是黄山谷家法。结体多带扁,转折处喜用蹲笔,按得较重,有力透纸背之感,有时看山去象苏东坡,而较东坡疲硬活泼。在布白上,他承袭徐青藤的“乱石铺街”,不是一行行垂直而下,而是有偏有正,有大有小,有宽有窄,甚至东倒西歪,但看上去却是一气呵成,并不显得东倒西歪,这形式大有“显落银河”之妙。

就章法而言,由于“板桥体”多是题画书法,章法错落有致,时出天趣,一行之中,常以纵横、斜正、大小、粗细的方法取得行款上的变化。至于诗与书画的相融,这是板桥书风的一大特点。

他的题画诗,借自然之美比喻人,托自然之物以讽人,表现了深刻的社会内容。从“衙斋卧听萧兼,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高洁人格与其桀骜不驯之气,一扫明清以来玩弄墨技巧,对陈腐诗句强作图解的师古之风,充分显示了“神理俱足”的革新精神。

具有风流雅谑的特征

“板桥体”的又一特点是富有幽默情趣。在传统书法艺术与伦理观念的夹缝中,有一块人迹罕至的地盘,即幽默。“一官归去来”的郑板桥,精神重负显然是沉重的,只有幽默才是减轻这重负的最好办法。

中国书法在草创时期,总是庄重、典雅与纯真稚气、幽默任性兼而有之。然而当书法贵族化倾向日益占统治地位之时,不苟言笑,四平八稳的面目成了书法的正宗。改变这种审美定势的始作俑者是张旭、杯素,而郑板桥则是真正将幽默引入书法的艺术大师。“板桥体”的幽默是一种对自己的艺术追求,“做趣味思想”的幽默。

我们从他的《画竹题记》里,看到的是板棋逢对手一种喜剧气氛。而那幅《七言诗轴》乍看起来,各体混杂,又杂以变了形的异体字,使人一时不知如何进行审美判决。然而就在这不知不觉的判决中,人们却能获得另一种幽默美感,即一种对传统进行了如此显示趣味思想的漫画式的模仿,一种对庄严与谐调的嘲笑。

对于欣赏者来说,“板桥体”的幽默味,最直接的是从他随心所欲,随意变形,随势变形的形质特征看出来的。那令人忍俊不禁的滑稽形态,在隶书主旋律下突然将象形成分更浓的篆籀体揉合其中,可谓庄重与滑稽并存,完善与破损与共。

总之,就“板桥体”的艺术外在形式而言,主要通过诗、书、画三者的融合和篆、隶、真、行、楷诸种书体的渗透,来实现形质、法度的“奇而不诡于正”。就“板桥体”的艺术精神而言,则是以风流雅谑为特点的幽默恢谐。这是板桥体丰富的书法文化内涵之所在。

郑板桥

简介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郑板桥的书法创作,多以题画诗的形式流传于后世,此类作品以诗、书、画合璧的形式出现,书法艺术与诗、画融为一体,又显示出独特的美。他另有一些为官时无意于书而写的判词,也别具一种书法意趣。倒是他有意创作的有些书法作品,用了不少异体字和自造的字,章法布局虽刻意经营,也不免稍嫌涣散。不过。从整体上看,郑燮实不失为清代乃至整个书法史上的一位怪才和奇才。他的“板桥体”是书法史上的一颗永放光彩的明珠。

评价

郑銮在《跋郑燮临兰亭序》中说:“公少习怀素,笔势奇妙,惜不可多见。”

金冬心在《画竹记》中说:“狂草古籀一字一笔,兼众妙之长。”

清代诗人蒋士铨曾作诗称赞曰:“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见姿致。下笔别自成一家,书画不愿常人夸。颓唐偃仰各有志,常人尽笑板桥怪。”

现代画家傅抱石评价郑板桥的书法时说:“他的字,是把真、草、隶、篆四书体而以真隶为主的综合起来的一种新书体,而且是用作画的方法去写。这不但在当时是一种大胆的惊人变化,就是几千年来也从未见过像他这样自我创造形成一派的。”

历史疑点

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的清代书画家郑燮,号板桥,其书法艺术在中国书画史上独树一帜。一般认为,“板桥体”是郑燮创造的一种书法艺术。然而在临朐沂山发现的明代《东藩代祀》碑刻却向这种说法提出了质疑。

沂山东镇碑林堪称中国书法艺术的宝库,拥有历朝历代的各种碑刻,其中日前发现的《东藩代祀》碑虽然不大,但此碑独特的书法艺术尤为引人注目,由于其字体、章法、排列与郑板桥“六分半”书体相似:一个是杂糅,真草隶篆都有;其二,这个碑有郑板桥书法那种“金线穿钱”、“乱石铺街”等风格,很多人都认为是曾在潍坊做过官的清代郑板桥书写,然而细看落款却是明代内阁大学士寿光人刘羽书写。

刘羽是明代,郑板桥是清代。清代形成的“板桥体”却刻于明代碑石之上显然有悖常理。

据了解,官至宰相的刘羽不仅在政坛上功勋卓著,而且在文学书法方面造诣很深,然而由于他富有创造性的书法艺术与当时流行的千人一面的“馆阁体”大相径庭,其独树一帜的“刘羽体”鲜为人知,墨迹流传下来的很少。有专家认为:刘羽在先,板桥在后,“板桥体”可能应称为“刘羽体”。

相关词条

相关搜索

其它词条